11年里他只吃过一次除夕团圆饭,是因为脚崴了
一晚上要打两三百个电话,有时候累到抽筋

在杭州铁路“十字路口” 他孤独值守

吴崇远

2020年01月22日09:22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在杭州铁路“十字路口” 他孤独值守

在杭州市区沈家路的边上,有一间不起眼的平房,每天24小时亮着灯。这里离市中心不远,却又没有闹市区的样子:没有热闹的居民区,没有繁华的商铺,只有眼前呼啸而过的火车相伴。

几乎没人知道,这座小屋的前方,是华东地区罕见的铁路“十字路口”。这里汇聚了杭州地区三条铁路,通往四个方向,平均每天近百趟列车通过。

和过去的11年一样,今年春运,36岁的湖南汉子向亮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来往的列车“点灯”开路。

这一个人的春运,就像他在城市华灯中一个人生活,简单,又有些孤独。

但是,他必须得留下。

三条铁路四个方向

这里是华东罕见的铁路十字路口

向亮工作的地方,叫做“杭州北线路所”。它不是火车站,没有高铁列车停靠,更没有旅客上下,但地位却举足轻重。

杭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连接沪杭、宁杭、杭长、杭甬高铁以及沪昆、宣杭、笕杭、沪昆绕行等多条铁路干线。杭州北线路所,就是市区一个重要的铁路分岔点。这里汇聚了宁杭高铁联络线、宣杭线、艮山门所-杭北所联络线三条铁路,往来的列车可以通往杭州北、德清、艮山门站、艮山门线路所(笕桥、杭州东方向)四个方向,和距离它不远的艮山门线路所一起,堪称杭州地区的铁路“十字路口”。

“杭州北线路所在业内被称之为‘单双线线路所’,在华东地区也十分罕见。”蒋江旺对着一张杭州地图说,这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乔司站艮山门线路所站长,为记者讲述了杭州北线路所的历史。

“2012年,宁杭高铁和杭州东站即将建成,考虑到当时宁杭高铁主线预留了一条通往城站的‘匝道’,因此铁路部门就在这里修建了杭州北线路所,让城站出发的高铁可以从这里驶入匝道去湖州方向,而绿皮车则可以通过北线路所走另一条路,去宣杭铁路杭州北方向。”

蒋站长打了个比喻。“就像一辆车在马路上行驶,开到路口红绿灯时,往往会有左转、直行、右转车道,我们的线路所就和马路口一样,需要为不同方向的列车开放前进信号,而且一点马虎都犯不得。”

为50多趟返乡列车通宵“点灯”

他打电话打到手抽筋

1月20日晚8点多,记者走进杭州北线路所内,向亮独自坐在空旷的行车室内,手指口呼,指挥着来往的列车,就是一位“列车交警”。

他轻轻点击鼠标,大屏幕上的线路占用状况显示为白色——代表这段铁路可以通行。对于高铁司机来说就是亮起了“绿灯”,后方的列车可以通过了。随后,向亮手中的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向即将驶来的高铁列车发出指令。

“G7394次杭州北线路所通过,去高铁方向!”

两分钟后,窗外一阵呼啸声。向亮舒了一口气,他知道,满载返乡旅客的高铁已经正点驶过了。

“有几次我做梦梦到工作时信号开放错了,惊醒,一身冷汗……”向亮个头不高,身板笔直,双手紧握,说话有些拘谨。

线路所每天有近百趟列车不停驶过,值班人员也需要24小时在岗。这一天向亮值的是夜班,从前一天晚上6点一直到次日早上8点,整整14小时,需要通宵接发50多趟列车。

接车有一套繁琐的操作流程,仅仅是让一趟列车通过,线路所值班员就要拨打四五个电话。“比如列车从相邻车站开出来,我会接到预告电话,为列车开放信号后,也需要通知司机和车站,一晚上下来,可能要打两三百个电话,同时还要‘手指、眼看、口呼’这样反复确认,有时候累到手都要抽筋,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列车运行的绝对安全。”

有时,他也会遇到各类突发状况。“去年春运期间,杭州下了一场大雪,要知道改变列车运行方向的设备是道岔,最怕的就是被积雪冻住,那个时候我们就要联合多部门抓紧时间扫雪,一旦积雪导致道岔‘失灵’,后续列车就无法通行了。”

在线路所工作,需要绝对集中注意力,工作人员不能带手机,不能上网聊天,身处一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天地。

唯有下了白班后,他会回到艮山门的铁路宿舍中,拿出那只略显陈旧的手机,和往常一样拨通妻子的微信视频,看看三岁的女儿是不是又长大了。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说实话我这三年只回去过三次,每次也呆不了几天时间……”

一旁的蒋站长接过了话,他说,向亮经历了11年春运,但只回湖南老家吃过一次除夕团圆饭,“还是因为那一年他意外脚崴了,必须回家休养才成行,除此之外每一年春节,他都坚守在杭州,直到节后才请假回家几天。”

向亮说,今年除夕,他也会和往常一样,在小小的线路所一个人过年。“会有孤单,也有遗憾,但只要望着列车从我眼前安全、正点通过,那我们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责编:张帆、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