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 市场调活 金融输血

金华婺城三招破解农产品销售难

孙武斌、周垚

2020年01月23日08:58  来源:金华新闻网
 
原标题:婺城三招破解农产品销售难

金华婺城农优特产品丰富,如何破解农产品销售难?该区一方面为农产品销售搭好台,致力拓展新型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联合互动,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另一方面,为农产品生产销售提供金融支持,确保输血,强化“造血”,有效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政府搭台 农产品出村进城“赶大集”

“经过多方沟通协调,我们得到相关部门、街道和婺城乡贤的大力支持,在市区新华街婺城区科创中心又搭建了琅琊特色农产品街区,为村民开拓了一条销售通道。”琅琊镇党委书记吴祝芳说,推进琅琊镇多种名特优新农产品走进市民的菜篮子,既为广大市民提供种类多、品质优、价格实的好食材,又增加了村民收入,实现城乡共赢。

三年前,琅琊镇就联合邮政金华分公司等单位,实施农村电商“万斤农产品进城”项目,实现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城乡互联销售。

山后金村是琅琊冷水茭白主产地,同时也是省农业厅认定的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每年都为周边市场输送大量茭白。因这里出产的茭白肉质细嫩甜美,琅琊冷水茭白在市场上打出了名气并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去年,为把农产品更快地送到千家万户,同时为农民打造一条更通畅的销售渠道,琅琊镇与金华邮政联合,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将琅琊山后金冷水茭白推向全省各地,短短几天就实现线上预订配送3649箱、1.46万余斤,为农产品进城、农民增收做了有益尝试。

“互联网+农业”产销模式的良好开端,为该镇继续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促进琅琊镇经济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服务城市奠定了基础,入驻婺城区科创中心就是新尝试。

“婺城区科创中心这个平台真不错,既能让市民‘零距离’接触琅琊特色农产品,也能让我们的产品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拓展销路。”方俊伟是绿色农产品“方安康”品牌负责人,他的50亩种植基地就在琅琊镇后金村。这次特色农产品街区开街,他带着招牌产品芦笋前来参展。

据了解,去年以来,琅琊镇通过构建“1+X”平台展销,以党建搭平台、文化聚人气、农产当主角,构建产销一体化的展销模式,成功举办“水竹蓬畲族文化节”、首届婺城区“卢文台治水”文化节、第三届中国山水四项公开赛、“相约琅琊·2019年农产品展销会”等多个活动,全年累计销售农副产品超2000万元。

市场调活 “集市经济”撬动乡村振兴

1月17日上午,琅琊镇中山路上“一玖”传统食品展位前,市民排队购买的队伍折了几道弯。当天,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前来感受琅琊大集市的热闹劲儿。

“新鲜‘富硒米’晶莹剔透,营养丰富。”陈建新是琅琊镇泉口村粮食专业合作社社员,去年种了200余亩稻田。集市第一天,他家的“富硒米”就销售了几千元。“这样的大集市给我们农民提供了销售平台,让琅琊农产品有了更大舞台、更好销路。”陈建新说。

现场受欢迎的还有桑葚酒、山茶油、火腿、玉米饼等。

1月19日,在罗店镇综合文化站广场,一场文化暖冬大集市活动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村民,主办方用当地特色农副产品为当地村民送上浓浓的新春祝福。

一条长长的年货小街摆满各具特色的“婺城年味”,有冻米糖、麦芽糖、酥饼、年糕等。

“我们罗店祥团馒头是本地老字号,闻起来香、吃起来口感好。”经营了30年纯手工馒头老店的方祥团摊位前挤满了市民。“我们的手艺是从师傅那里学来的,多年来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方祥团介绍,很多市民开车来买馒头,有时一天能卖出4万多个。“希望大集市能长期办下去。”

“婺城琅琊、罗店、沙畈、塔石等乡镇的农产品以‘优质’享誉金华,但很多农民苦于缺少销路,好产品走不进大市场。”婺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郭梓军表示,举办大集市旨在为农民兄弟提供“家服务”,为各地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搭建桥梁。“今后,我们将指导有条件的乡镇探索常态化举办大集市,力争让‘集市经济’惠及更多人。”

金融输血 为农业发展提档加速

1月22日,金华市白龙山茶场负责人赵建平悬着的心总算落地——公司通过婺城区农信担保公司的实地核查评估,解决了茶场的贷款问题。

“我们正为明年春茶采摘做准备,需要大量资金周转,但因没有固定资产抵押,没有银行愿意贷款。”赵建平说。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婺城区农合联找上门,实地核查评估企业的资产、产品和经营状况后,为他们提供担保贷款200万元。

因缺乏有效抵押物无法向银行借贷,导致生产经营资金短缺,是目前不少涉农企业发展的瓶颈。婺城区农合联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情况后,决定将“有规模、有经验、有效益、无不良”作为担保的评判重点,通过下属婺城区农信担保公司“无抵质押担保”,与金华市成泰银行合作,为涉农群体和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农合联的最大作用在‘联’字上。”婺城区农合联执委会副主任方渭基说,婺城区围绕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在打通融资渠道的基础上,积极组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区域特色产业联结,摸索出一条婺城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婺城区是著名的产茶基地,共有37个茶品牌,2万余亩茶场,但各类茶场参差不齐、分散各地,行业内又各自为战,不仅经济效益不高,能叫得上号的茶品牌少之又少。如何让婺城茶产业适应现有市场环境,让茶农享受到市场红利?婺城区农合联动起脑筋。

“我们抓住产业特色,成立茶叶分会,把分散的茶场整合到一起,并以‘婺江丝雨’品牌为龙头,抓品种、抓标准、抓质量、抓营销,为婺城茶产业打响了品牌,打开了市场。”方渭基说。

除了农合联茶叶分会,婺城还成立了粮食、苗木花卉、辣椒等5家农合联产业分会,把各乡镇的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组织起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实现抱团发展。目前,婺城区已成功组建区级农合联1家、乡镇农合联12家,吸纳农合联会员525个,其中单位会员413个、个人会员112名,农合联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通过产业联结,婺城共整合土地资源4.76万亩,惠及涉农企业和个体户320家,实现产值6.33亿元。

(责编:张帆、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