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年多时间,浙江兰溪一群文史工作者访遍兰溪山山水水,翻遍各类文史书籍,对123处诗路人文、75种物产、123位名人、57处民俗典故进行一一考证,全景式展示兰溪诗路风情,细致佐证地方风物志之种种。
春节前,在兰溪市女埠渡渎村枫山故里,兰溪第一部诗路文化主题书《兰溪棹歌——兰溪诗路文化寻踪》首发。
一部难得一见的“诗体史志”
“风生微瀔漾轻波,掠岸渔舟动棹歌。爱煞溪山凝碧处,断云归鸟晚来多。”
“马公滩外少人家,潦净波澄露白沙。秋晚东风顶上望,一江红叶艳于花。”
2018年起,有一本书突然在兰溪文史爱好者中流传开来,然后文学爱好者、文化人士乃至乡贤、教授、学生等等,一传十,十传百,当地以众筹的方式,一年内数次重印,反响热烈。
究竟是一本什么书,让兰溪人如此痴迷?《兰溪棹歌》!
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书名。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七绝《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成为兰溪最早的形象宣传广告语,如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时隔千年之后,清代徽商汪启淑(1728—1799)将寓居兰溪两年所创作的100首诗,结集为《兰溪棹歌》印行于市,其中涉及大量的地方风土、人情物态、名胜古迹和轶闻掌故,故被誉为兰溪史上首部“文化诗典”,是一部难得一见的“诗体史志”。
“棹歌”原是船夫在行船过程中唱的渔歌,因为歌词简短直白、易于传唱,后演化为与水乡有关的诗词,并形成一种独特的诗歌创作方法,汪启淑《兰溪棹歌》与朱彝尊《鸳湖棹歌》成为棹歌体的经典之作。
据介绍,汪启淑是安徽歙县人,早年在浙江经营盐业,发家致富。常居杭州,年轻时喜爱读书作诗,酷爱藏书、收藏印章。乾隆十八年(1753)秋开始,汪启淑寓居兰溪近两年,日游灵山秀水,夜吟清风明月,走遍兰溪的名山庙观,访遍兰溪的名人胜迹,创作了一大批诗词书画。离开兰溪后,因对兰溪山水念念不忘,遂将《兰溪棹歌》自刻印行。
至于汪启淑怎么会到兰溪,暂时无法确切考证。有说养病的,有说做生意的,有说到民间搜集典籍的,而据“于葺志余成《兰溪棹歌》”来判断,很可能是兰溪官方邀请他来指导修志的。
正如汪启淑的好友、礼部侍郎沈德潜作序所说,《兰溪棹歌》不但歌颂了兰溪“山川之明丽,人物之俊良,民风民俗之淳朴”,还记录了兰溪一些“古迹由兴而废,由废而兴”的兴衰历程,“物产之昔有今无,而昔无今多”的演变过程,以期达到“前人所载缺者补之,伪谬者订正之”弥补志书之不足的目的。
一部众人拾柴的“诗路寻踪”
据考证,《兰溪棹歌》100首诗,计2800个字,加上诗人原注,总共不到一万字,却涉及农业、经济、人文、地理、历史、民俗等方方面面,蔚为大观,让人读之又读,悟之又悟,不忍释卷。
在《兰溪棹歌——兰溪诗路文化寻踪》一书中,我们看到了一大群兰溪文史爱好者的集结,像胡汝明、陈星、徐国平等。他们术业有专攻,各取100首《兰溪棹歌》中之若干,考证、走访、辑思,合力成就“兰溪诗路文化寻踪”。
《兰溪棹歌》中,100首棹歌引出105篇“寻踪”文章,共18万多字、100多张照片,最后还附有一份《兰溪棹歌》涉及史物对照一览表,诗史互证,清晰明白。
兰溪市政协副主席陈兴兵在寻踪版《兰溪棹歌》序言中写道:“因为《兰溪棹歌》,我们知道了范浚慎独斋前的树曾经那么老,城南的吊脚楼曾经那么漂亮,二酉山房的藏书曾经那么多,马鞍徐的酒曾经那么香,兰江边的乌桕树曾经那么红;因为《兰溪棹歌》,我们重新认识了范浚、章枫山、金履祥、胡应麟、赵志皋等一批儒学雅士,结识了爱民如子的知县汪国楠、爱拍马屁的主薄朱恂、充满智慧的知县盛王赞、视生如子的教谕李璧、血战黄湓的大将唐元章等等;因为《兰溪棹歌》,我们了解到兰溪350年前的一些风土民情、名人典故,中秋、寒食、元宵以及六月六等节日兰溪人是怎么过的,包括民间遇旱求雨、遇荒食土、遇难保节等感人的、智慧的、忠孝的故事都一一展现,让我们对兰溪的人文历史、民风民俗有了新的考证与认识。”
最早发起《兰溪棹歌》众筹重版的兰溪市文史与文献研究会,组织会员利用节假日进行深入调查、考证,广泛发动会员在茶余饭后进行认真研读、交流,并积极撰稿。会长蔡予新表示,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个引子,为兰溪旅游全域化推进提供更完备的依据,为兰溪农业与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