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精准监督确保每笔防疫物资用在“刀刃上”

2020年02月13日16:56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新年伊始,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悄然来袭。面对疫情,从中央到地方,大家众志成城,共同守护着这个健康家园。防疫物资管理是否有序依规?防疫物资投放一线是否及时到位?相关制度建立后是否真正执行了?

连日来,嘉兴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干部积极投身战“疫”一线,紧盯防疫物资管理关键环节、重点工作,突出精准有序监督,确保每笔防疫物资都能用在“刀刃上”。

加强专班管好防疫物资

完善制度才是能管长远

“防疫物资方面,嘉兴市有统一社会捐赠入口。社会捐赠属于非定向物资的,即进入市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领导小组下设的物资保障组管理,并有申领防疫物资的规定和防疫物资调配的专门办法。”“嘉兴市在全省首创建立疫情防控物资统一管理服务平台,运用这个平台,我们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可以查询到每一笔防疫物资的进入和输出,实现精准监督,监督效率也非常高。”……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嘉兴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干部迅速行动,深入全市各防疫物资接收、管理、使用的重点单位、重点场所进行督查。

与此同时,一场全市性的医院防疫物资管理检查正同步展开:防疫物资上级拨付数、采购数、捐赠数随机,抽查盘点;如何领用、由谁审批、防疫物资制度有没有建立,随机抽查。依托各医院特邀监察员,监督检查还先后深入到留观病区、发热门诊、检验科、设备科、总务科、分诊处等重点科室,对所在网格人员在岗情况、防护医用物资管理、医疗设备配置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具体到医院更要加强专班管理,做好对接……”督查中,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发现,有些医院在防疫物资对接和管理上仍有短板,便及时提出意见建议,要求尽快改进。得知有基层医院防护服极度紧缺,纪检监察组还搭桥牵线,联系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实验室把库存的二十多件防护服送到医院。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徐风说,当前,既要强监督,也要畅渠道,只有用制度固化好防疫物资对接和管理的后半篇文章,并提升地方执行力,才能为战“疫”更好贡献力量。

目前,嘉兴市所有市属医院都已建立防疫物资管理相关规范制度,专人专班对接和管理相关防疫物资。各基层医院也正不断强化相关工作,多向发力。市财政还专门出台人员经费保障制度3个,为确诊患者、医务工作者、防疫一线工作者、加班值班调休人员提供药品、补助、保险等给予全方位支持;出台设备物资保障制度1个,为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急需的诊断、防护和治疗专用设备采购等提供专项保障。

一元钱也要公示

物资流向专人全程跟踪

“这几笔捐款属于定向捐赠吗,有没有签协议?”“这批口罩总共多少,怎样分配?”在海宁市红十字会,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组长汤新红正对照着一份抗疫捐赠款物明细清单,逐条核实数据的准确性,详细了解每笔捐赠款物的来源和流向。

疫情汹涌,社会各界爱心纷纷汇聚。为了保障捐赠款物依法依规使用,嘉兴市纪检监察组织第一时间开展抗疫捐赠款物专项监督,采取督促网上公开、暗访被捐助单位、检查账目等多种方式,重点对疫情防控中,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以及乡镇(街道)等接受社会捐赠物资款项的接收过程、分配处理、管理使用、公开情况等开展督查,并由专人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每项捐赠都能用到抗疫最需要的地方。

“县农商银行通过县红十字会向我们医院捐款50万元。对于这笔钱,我们打算用到三个地方:为医护人员购买口罩、面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购置部分医疗设备;保障确诊病患以及重点医学隔离人员的治疗。对爱心款的每笔开支,医院都会及时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2月3日下午,面对突然登门“造访”的嘉善县疫情防控纪律保障督查组成员、县纪委县监委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组长袁洁,县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陶华兴如是说。

打开嘉兴市红十字会的官网,通知通告栏内,每日都有对社会捐赠情况及防疫物资使用情况的信息公布。“20000,5000,200,1……”1月30日8:30,一名市民通过微信转账的1元钱捐款,也被公示了出来。有群众发现后,马上转发到网上社区群,给予点赞。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也是爱护。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吴海松说,市红十字会收到的捐赠防疫物资,都是日到、日分、日清的,还配有专人查验质量。目前,九成防疫物资已经投放一线。

“加强纪律保障,特别是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前介入,及时跟进,回应群众关切,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实抓深防疫一线的监督,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持续筑牢纪律屏障的“第一道关口”。(杨茜、嘉纪宣)

(责编:张丽玮、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