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声鸟鸣响起,老郑已套上工装、戴上口罩。2月11日6时整,出门比往常提前20分钟,预留给通行关卡测体温的时间。
疫情管控之下,乘上宁波市北仑区至镇海区唯一一路企业班车,沿东海海岸线向着20公里外的炼化塔林驶去,老郑看着窗外晨曦,一点点笼罩东方的黎明。
两张证明“特别通行”
二月份实施最严封闭管控“十二条”以来,宁波市小区每户普通家庭每两天仅限一名家庭成员外出。
老郑所住的小区也不例外。物业轮班24小时手持测温仪值守,扬声器与“共抗疫情,人人有责”的大红色标牌声声相应,穿透空旷的街区。
小区封闭的铁门前,老郑拿出了两张纸。
一张盖有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印章的纸上,手写签有老郑的身份信息“郑维君,48岁,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工号011434”,一日一证。
另一张,盖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章的纸上,关键信息是“本人系镇海炼化职工,由于镇海炼化主要生产国计民生所需的能源产品,特别是疫情防控所需的基础化工原料,为保障生产需要,员工每天需上下班出行”。
“去吧。”门岗人员逐一审核,让老郑登记身份后放行。而小区外,公共交通早已相继停运。
一人走在晨雾中望不到尽头的马路上,除了偶尔犬吠,消失了往日匆匆的车铃和赶路的人影。街道各式卷帘门和玻璃门,唯有白色防疫封条整齐划一。
早餐店紧闭的门上,还贴有一纸告知“亲爱的新老顾客,本店春节放假至2月1日,正月初八起正常营业”。显然并没有兑现,似是而非,陡然生凉。
收起通行证,老郑已走到站台等来熟悉的厂车。平常觉得并不太长的通勤路上,设有招宝山大桥、小港等多个关卡下车检查,让人感受到疫情形势的严峻。
一天测体温最多可达10次,老郑粗略估算,除了路上关卡还有控制室和员工食堂。
这道家门“必须出!”
“现在外面风险这多大,你这么积极做啥!”时间倒回二月初,全市疫情管控最严禁令实施第一天,老郑拿到公司连夜批准的通行证摆在妻子面前,妻子有些想不通。
或许,化工人的困惑之一便是给家人朋友解释自己的职业,令人看不懂的英文化学式,还有“环氧乙烷”“乙二醇”“丁二烯”等等生僻的化学名称。
老郑的岗位是“环氧乙烷-乙二醇副班长”。
“对!就是环氧乙烷!一字不差!”老郑麻利找出医用口罩包装袋,递到妻子眼前,背面清晰标示“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有效期24个月”。环氧乙烷,正是老郑班组夜以继日生产的产品。
手中生产的“环氧乙烷”,最终变成了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用途很广泛,可以作为医药、纺织、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原料……” 老郑说。
全国急缺医用口罩,老郑手机几则新闻推送让他格外着急,“医用口罩辨真伪,为何必须环氧乙烷消毒?”“0.5秒造一个口罩,为什么你现在还买不到?”
原来,与普通口罩相比,医用口罩核心工艺要求经过环氧乙烷7天以上的消毒和解析,才能够有效防止病毒。
“医务人员在一线,我们也在一线。”老郑对爱人说,“这门必须出!”
事实上,从1月24日除夕疫情应急一级响应到2月10日,镇海炼化生产的环氧乙烷累计出厂114车,近3000吨。
数千人“从未止步”
早晨七点半,当东升的旭日照亮石刻“镇海炼化”四个大字的1号门岗,老郑通过体温测量并拿出工作证刷卡。门禁器报出他的名字,在远方楼顶嘹亮可闻。
疫情期间,门禁器每天依然报响3000多名镇海炼化员工的姓名。生产一线也是战“疫”前线。
跨过门禁,前方700公顷的土地上炼塔林立。环氧乙烷装置作为其中之一,其原料来自一旁的乙烯裂解装置,而乙烯裂解装置原料来自附近区域的常减压装置。此外2月份排产8600吨的医用口罩无纺布原料聚丙烯,来自其中的聚丙烯装置。所有装置的源头,则是石油。
从石油到医用口罩,任何一套炼化装置,缺一不可。
春节期间,抗疫保供成为重中之重。老郑第一时间向公司及社区上报了自身及家庭成员健康信息。镇海炼化部署了摸排每位员工的疫情防控网络,公共辖区和班车全面消毒,以及最严厉的进厂审批制度,直至2月10日辖区未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确保了持续生产平稳有序。
“其实不管有没有疫情,春节都要正常上班。”老郑坦言。工作以来一直在一线倒班,白班早八至晚八,隔日夜班晚八至早八,全年白夜翻休。在这全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365天不间断生产保供,可追溯到45年前脚下还是沉积千年的海涂棉田时的光景,镇海炼化为解决浙江全省能源保供问题应运而生。
不忘初心,不负韶华。28年的工作日历里顶过台风,冒过大雪,老郑说:“从来没有什么不可抗力让人停止脚步,因为保障国计民生才是最大的不可抗力,我们从未止步。”(张凌志、徐欣、陈燕)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