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13日)下午2点45分,下城区第二集中隔离点。
量完体温,吴先生一家4口人终于可以回家了。隔离点临时党支部副书记邓海明详细交代了回家戴口罩、洗手等注意事项,还蹲下身,给吴先生的儿子递上一个大大的红苹果,上面,用签字笔画了一个笑脸,“祝你们一家平平安安”。
下城区第二集中隔离点医疗团队,由下城6家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14名医护人员临时组成,由于疫情,他们快速地凝聚团结在一起,共风雨、同抗疫,齐心守护着隔离群众的健康。
组建以来的7天时间,这个集中隔离点上,已累计收住67人,解除隔离19人,120转运就医1人。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邓海明语气坚定。
牢记使命
“我是党员,当仁不让”
“我熟悉情况,由我组队伍最合适。”2月4日下午3点50分,长庆潮鸣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副书记、副主任邓海明收到消息,区里将组建第二个集中医学观察点,观察点缺一个医疗救治组组长,他当即向组织提出了申请。
对于这次“主动请缨”,邓海明告诉记者,“这次组建集中隔离点的队伍,由区里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组成,我先后在其中的四家中心任过职,人员情况熟悉,又分管医疗业务工作多年,业务情况熟悉,没有人比我更合适,我是党员,当仁不让。”
当晚,他就匆匆赶回家,打包了一包换洗衣服,住进了集中隔离点。
这是一支全新的队伍,这是一场罕见的战役。很多事千头万绪,都需要他这个“带头大哥”理顺。2月4日晚上开始,邓海明就带领着团队筹备物资、梳理流程、规范制度、熟悉场地。2月7日,接收隔离人员的第一天,邓海明从早上7点忙到凌晨1点,整整工作了18个小时,除了用餐的短短10分钟,一刻都没有休息。从安全防护、接收人员、消杀院感、到报表数据统计,每一个细节他都亲力亲为,时时跟进,确保整个过程没有疏漏。
“疫情当前,刻不容缓。我们用了一天成立,二天筹备,三天完成。”邓海明自豪地说。
牢记医者使命的还有她。
1993年出生的伍程程,是队伍中最年轻的党员,来自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得知需要征集医务人员支援集中医学观察点时,有着5年党龄的她毫不犹豫地主动报名,“我是一名护士,更是一名党员,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要起到带头作用。”程程说,“那一刻,我有点忘了自己也是一位妈妈。”
伍程程承担的是最为繁琐的报表统计工作。每天必须24小时待命,因为随时都可能会接到留观的人员转运通知。
“每天,家人都会录一段视频发过来,我睡前看一看孩子,以解想念之情。”伍程程打开手机视频,里面是她可爱的2岁女儿在唱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稚嫩的童音传来,伍程程眼睛有点湿润。
“我们有近20天没有见面了。”伍程程说,来隔离点前,她一直在单位预检分诊工作,大年三十就把小孩送回了老家。
温暖守护
“早日迎来春暖花开”
隔离点二楼会议室,是医护人员工作间。他们有的通过对话机正在协调工作,有的通过手机跟隔离群众沟通,有的在电脑前记录着报表,给人一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四周的墙上,有隔离人员管理的流程图、留观人员统计表。14位医护人员的请战书显得特别醒目。“尽心尽力,战胜新冠”“越战越勇,战疫不退”“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勇往直前”……
“这不是口号,而是我们的抗疫决心。”邓海明说。
每当有隔离人员被送来,他们都会交代他们如何量体温,同时组建微信群,4名医生、1名报表统计人员、1名后勤保障人员、1名心理医生和1名协调人一起进群,进行“八对一”的线上守护,抚慰一颗颗焦虑不安的心。
2月10日晚9点30分,集中隔离点来了一对父子。
妈妈因为是疑似密切接触者,住进了红会医院。儿子还有点发烧症状。显然,这给父亲的心情带来了影响,对于医生的要求并不理解。
晚上9点半,刘丹医生穿着厚厚的隔离服,爬上了四楼,守在门口看着父亲给孩子量了体温——39.5度。
这么高,刘丹赶紧嘱咐孩子服用美林退烧、物理降温。叮嘱父亲半小时再量一下体温。
此后,父亲又以孩子要睡觉、体温不会量等为理由,拒不配合。她不得不一次次地来电劝说,督促家长量体温。11点10分,38.5度;11点30分,37.8度,12点半,37度……孩子的体温一点点降下来了,刘丹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第三天,好消息传来——妈妈的疑似被排除了,这对父子可以解除隔离。临走前,父亲还提出了一个请求:“孩子的口服药没有了,能否帮忙配个药。”
刘丹马上协调,司机不够,消杀组同事主动请缨,问了好几家医院,最后在市儿童医院才配到孩子所需的药物。刘丹将药送到孩子爸爸手中,他转变了一直以来抗拒的态度,在微信上发了一行字过来:“来到这里心情很复杂,刚来时焦虑对你们态度不好,而你们一直保持着耐心,让我感受了在家的温暖,真的非常感谢!”
感受到温暖的,还有5个隔离中的孩子。就在昨天,医护人员把市妇联送来的土鸡蛋等慰问品,做成了水蒸蛋,送给孩子们吃。
寒冷的冬夜,城市已陷入寂静,这里灯火通明,一群白衣“战士”依旧坚守在集中隔离点,24小时在岗。
邓海明说:“愿我们24小时的守候,换来早日的春暖花开!”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