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浦江党群一心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方令航

2020年02月14日09:28  来源:金华新闻网
 
原标题:浦江党群一心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每天早上一出门,金华浦江县浦南街道石埠头村党支部书记黄惟善就忙个不停:到村口牌坊检查站查看进出人员测温、登记情况;到村民家里聊聊当前防疫的举措;带领村两委小分队,每天为隔离户定时排查、测量体温;给村民分发口罩……虽然都是琐事,但黄惟善每天坚持不懈。他说非常时期,社区、村庄防控是第一道防线,必须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村民们也因为老书记每天的走访、宣传,有了主心骨,吃了定心丸,大家相信在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原本热闹的浦江县城,这个春节道路上却几乎看不到人影,各社区、村庄的主要路口和通道都采取了隔离措施,工作人员对过往行人严格排查。浦江县人大代表、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许丹丹,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面开展以来,她就全身心投入了防控工作。她深知大“家”平安无事,小“家”才能幸福安康,除了积极参与学校执勤,还主动申请参加前吴乡政府的防疫工作。

  在接到民盟浦江支部发出的爱心捐献倡议之后,许丹丹积极响应,捐赠了150只医用口罩。得知仙华街道卡点缺少红外线体温计,她二话不说跑去买来体温计。这样的“战士”和画面,实际上在浦江的每一个村居都可以看到,“严把关、防输入”,是该县为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树立的基本理念。风雨中,询问行人,逐一盘查,一丝不苟;寒冬里,测量体温,仔细登记,不漏一人。正是许丹丹们以平凡之躯,脚踏实地,为一方百姓筑起疫情防控的堡垒。

  在这场战役中,浦江县每一位干部和普通群众,积极响应全国防疫“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总要求。疏漏往往藏在细节之中,防控工作必须严格严格再严格。县城中心的文化广场上,天气一晴好就可能有老人出来散步。面对这样的情况,浦阳街道宣和社区党总支书记项品兴说,“我们每天都在巡逻,劝导,让大家宅在家里,天气好了也不能出门”“严劝导、不聚集”,是浦江县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的一项关键举措,实现村居民管控劝导的全覆盖,细化到每家每户。

  岩头镇把新冠肺炎疫情办公室设在镇信息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运用综治指挥系统核查排摸信息,可以随机调出20个村的防疫卡点设置情况。“卡点有没有人,履职到不到位一目了然。”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办公室与镇视频监控、应急联动、网格巡查等综治指挥系统无缝对接,做到数据互通共享,实时掌握各村动态。目前,该做法已经在全县铺开,15个乡镇(街道)都充分发挥“四个平台”指挥中心的作用。

  “疫情期间尽量少外出、不聚集,减少探亲访友。平时要注意讲卫生、勤洗手……”为了助力一线防疫宣传,大畈乡村民张家勇花了两天时间,多方联系购买了100只音响捐助给县里。“严宣教、不串门”,利用短信、微信、广播电视等现代化传播方式,浦江让防疫宣传无死角、群众全知晓。“宅在家里也是为浦江作贡献”,成了疫情防控的“最强音”。

  病毒无情人有情

  平凡中见真情,大事前看担当。在严管中融入服务,构筑防控疫情的坚固防线,浦江县涌现的鲜活例子不胜枚举。郑宅镇东庄村是该县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所在村,自1月28日采取“整村隔离”,其中居家隔离观察68人,到2月11日顺利解除隔离。隔离期间该村封闭12个出入口,外围设多个卡点,镇村党员干部、派出所干警24小时轮流值守。村内公共场所和垃圾收集车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消毒,使用过的口罩专人负责收集,统一处置。在管理服务上,对居家隔离观察对象由卫生院医务人员每天上门测量体温,并通过本人承诺、公开身份信息、网格党员“一对一”盯牢、村民互相监督等方式,加强人员管控,为村民安全镀上金钟罩。

  “病毒无情,人有情!”这是隔离解除后东庄村村民们深有感触的一句话。2月1日上午,郑宅镇东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在一线成立,进一步履行好疫情防控排摸、盯牢、宣传、设卡、报告等,成为防控疫情的先锋队、突击手。“每天通过电话、微信,我们要受理10多户家庭的物资采购信息,有蔬菜、水果、肉类、饺子皮、调料品等。”东庄代办服务队成员郑华芳说,为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村民以及观察对象如有物资、药品采购、就诊等需求,通过微信、电话、递交纸条等形式及时收集、代办,为数百户村民提供采购、维修等服务。

  “我想让大家在元宵节这天和往年一样吃上馒头,一起平安健康地度过这段日子。”花桥乡里黄宅村根蕊馒头店的周阿姨,在元宵节前一天连夜做了1500个馒头,分袋装好放在家门口的保温箱中,通过微信让村民错开时间自行领取。

  严管期间如何把人员流动数量降到最低?浦江全县244个村(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劝解员、排查摸底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搜集村民需求,统一采购,保障居民生活所需和应急需要,做到村(社区)统一配送。

  近日,浦江县出台“五激励五保障”举措,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向超负荷工作的党员干部发出强制休息令。2月13日这天,就有206名党员干部收到了这份特殊的关爱。

  东方和园8幢的41户居民,从2月5日凌晨开始进行居家医学观察。在全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8幢楼的业主们生活物资充足,安心隔离在家。元宵节这天,浦江县音协主席蒋海兰用一首《越来越好》,鼓励东方和园的抗疫勇士们。在蒋海兰的眼里,爱心就是温暖被隔离人员,最终落实防控疫情各项工作的催化剂。

  党员冲锋群众助力

  党群协力团结一致,汇聚成浦江推进疫情防控的无穷力量。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倾听群众呼声,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挂在心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决战的意志、传递必胜的信心、送达真切的温暖。

  “扛着党旗去战‘疫’!”疫情在前,党员不退。党旗的鲜红色彩,映亮了浦江众多党员干部疲惫但亢奋的面庞。檀溪镇廿七都村党支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驻村干部、组织干部和退役军人共13人组成的防控应急分队,每天值守卡点,开展村民安全巡查。同样每天出现在卡点的还有72岁的老党员于邦水,他自愿负责卡点后勤,每天天还没亮就前往卡点,支起炭炉烧好开水,打扫卫生一丝不苟,深夜还用热腾腾的夜宵温暖着值班人员的身心。

  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既考验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也检验浦江党员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居住在郑宅镇后溪村的外来菜农赵金友,眼看隔壁东庄全村被隔离,主动送来一三轮车的新鲜蔬菜,他说疫情面前大家就是一家人,自己要尽力为东庄村民送温暖。

  椪柑和茶叶蛋、肚丝羹和蕨菜馄饨、番薯粥和咸菜炒豆腐干、米筛爬,这是陈春霞夫妇每天变着花样为村口执勤的党员干部准备的夜宵。每晚他们扛着大锅走两公里,为值班人员送上夜宵。陈春霞夫妇在浦江县善庆村居住了十多年,本要回建德老家过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留在了浦江,结果义无反顾地当起了抗疫战士的“后勤兵”。“我看着他们执勤,特别辛苦,晚上又很冷,就想着煮点热的东西给他们暖暖身。”陈春霞说道。

  浦江厚盛智能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钢身在上海,但一直牵挂着家乡,先后多次捐赠防疫物资。北京浦江乡贤会、北京浦江企业商会发出“凝心聚力战疫情,我为家乡献爱心”的倡议书,不到3天时间就收到103笔现金捐款和各类医药防护物资……目前浦江乡贤已累计捐款1600万余元,捐赠各种医用口罩28.6万余只,各类应急防控物资更是不计其数,浦江乡贤用实际行动为坚守家乡的防控人员打造坚实“后盾”。

  复工复产稳妥有序

  眼下,浦江县在全力防控疫情的同时,提前做好充足准备服务企业,现已制定13条应对疫情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的意见和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努力帮助各类企业平稳完成复工复产。

  昨天一大早,在浙江丰安齿轮股份有限公司厂区,门口工人正排队测体温登记入厂,而车间里完成入厂登记的工人已经开动设备,井然有序地进行生产。丰安齿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心安说:“目前丰安齿轮正抢抓农机齿轮复工生产的有利时机,开足马力赶订单,以保证春耕农机市场需求。”2月12日,在疫情防护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浦江县第一批24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浙江华天机械有限公司也是第一批通过复工复产审批的企业,总经理高建成介绍,“企业从年前至今已经累积了100多个订单。第一天开工就要出货20吨,2万多个发动机零配件,发往广西。”复工当天,华天机械有限公司实施封闭式管理,公司员工在进入厂区前须先检测体温。车间内,员工也被要求保持距离,不聚集不闲聊。

  为指导企业做好政策宣传、“三返”人员管控、复工复产等工作,浦江县还开展了“千名干部进百企”活动,组建310个“4+2”联心服务团奔赴规上企业纾困解难。

  为企业担当就是在为防控担当,疫情带来的不仅是一道防疫考题,也是一道社会考题、发展考题。答好这道“非常考题”,既要着手当下,加强防控举措,提升防控能力,又要着眼长远,增强系统化思维、一盘棋意识,提升社会方方面面的疫情“抵抗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健康发展,赋予企业更多的发展信心,就是在为疫情防控激活更多的“免疫细胞”。这样的“两手抓”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要之招。

  随着返程高峰来临,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全浦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广大企业的全力参与和鼎力支持。为了全力守护防疫成绩,切实保障广大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浦江严格执行企业复工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遵守有序复工的相关要求,确保全县企业复工安全、可控、有序。复工后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缺项、不脱岗,做到人员安全、生产安全。危急关头,方显初心本色;勠力同心,定能共担使命。

(责编:祝舒铭、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