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冲击。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疫情特别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
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是各地区各部门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
记者近日实地探访多地复工复产现场,看人流、物流等堵点如何疏通,问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如何落实,探寻企业纾困解难之策,感受经济发展韧性和潜力。
走下大巴车的那一刻,彭蔺又闻到了海风特有的咸湿味。这是他在恒申集团工作的第八个年头,只是今年这个开头,不同寻常。
返工的路,辗转36小时——公司包下的大巴车几乎横穿中国南方,把他从四川古蔺县的老家接回福建福州市长乐区的工厂。其间,长乐区政府协调沿途地方政府,确保一路畅通。
“早想着回来上班了。”彭蔺说。
公司运转的“齿轮”,也在加速。“产能已基本恢复到春节前水平。”恒申集团总经理梅震特意提到,“2月24日的用电量,达到了春节前的97%。”
抗击疫情毫不放松,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也在加快推进。
企业员工哪里来?产业链、资金链怎么维护畅通?安全如何保障?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同时,各方因地制宜,协力应对。
解用工之难
点对点接稳存量,多管齐下拓增量
为赶制一次性医用口罩,齐中宽领着家人走上了生产线。
他是河南天和卫生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复工前盘点“家底”,不禁挠头:“原材料备得足,愁的是工人哪里找?”
公司员工大多来自省内南阳市,因疫情蔓延一时难以返回。家人临时帮衬,复工当天加班加点,生产了2万只口罩,产能只有过去的一成。
缺工问题,同样困扰着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保持正常产能起码要7600人。”2月10日,企业复工第一天,副总经理龚凉红一算,还缺3000多人,可绝大部分员工远在省外。
不是没想过办法。春节前,捷联公司曾开出6辆大巴,按惯例远赴四川、贵州、云南,送工人返乡过年。不料,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蔓延,各地纷纷采取严格的交通管控措施,大巴中断了归途。
“往年,春节过后多少会面临用工难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员工流动,要补增量。”福州市人社局副局长高远忠道出眼下的特殊性,“今年碰上疫情,新员工招不进,老员工回不来,增量与存量问题叠加,企业招工难上加难。”
用工告急,河南三全食品公司发出“求助信”。
河南省发改委紧急安排:三全公司提供员工名单,逐一联系对接,掌握返岗复工意愿和健康信息;三全公司所在地——郑州市惠济区与外地对接,安排工人前置留观、集中隔离、专车接回。
连续数日,公司“点对点”接回上千人。如今,三全公司产能正加速恢复,仅速冻水饺车间,每天产能已达200吨。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浙江,杭州市为务工人员开设“返程专列”,台州市协调上千辆大巴车跨省将员工接回;在福建,福州市首趟务工人员高铁专列从甘肃定西接回519名工人,包车161辆次接回3422人……包飞机,开专列,调大巴,企业“点对点”接运,政府协调通行,各地全力打通人流堵点,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跨区返岗。
眼看着外省工人陆续返岗,龚凉红稍稍舒了一口气。不过,用工缺口还有1000多人。“远水解不了近渴”,咋办?
福建福清市人社局带来了新思路:福清融侨大酒店受疫情影响,在职的100余名员工几乎都在待岗,两家能不能来个“员工共享”合作?
“雇佣关系不变,短期借用帮忙,2月20日就来了51人。”龚凉红说,补的都是简单工,半天培训就能上岗。公司缓解了用工荒,酒店减轻了成本压力,一举两得。
政府引导,盘活资源,多管齐下拓增量。
在浙江东阳市,富仕特磁业有限公司2月12日开工当天借到40多个“外援”。员工来自当地小企业,因尚未复工,都赋闲在家。亲帮亲,邻帮邻,靠着“外援”团,富仕特公司解了外贸订单生产燃眉之急。
疏“两链”之堵
产业链协同复工,资金链减负加油
产业链、资金链是企业最重要的生命线,疏“两链”之堵是复工复产一道必答题。
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难以运转。
生产防护口罩的杭州豪悦护理公司,一度为物流着急。“生产设备和无纺布原料没法运进来,‘口粮’断了咋生产?”公司负责人说。
郑州煤机综机设备有限公司,愁的是配套跟不上。公司是当地龙头企业,2月10日在区域内首批复工,10天后员工到岗率接近80%。“主材充足,人员就位,就是配套拖后腿。”公司总经理张景河说,周边的几十家配套企业,复工率不到30%。
原料进不来,配套跟不上,产品出不去——企业复工的堵点,就是党委和政府精准施策的“靶点”。
河南建立“一企一策”协调服务机制,政府派员驻厂,帮助解决产业链配套问题。
郑州弘亚机械有限公司是郑州煤机综机设备有限公司的配套伙伴,因缺工缺防疫物资,不具备人员隔离条件,未列入当地首批复工企业名单。得知这一情况,当地政府一天之内帮弘亚组织工人、购买口罩、租用隔离酒店。2月12日,弘亚公司出现在第二批复工企业名单中,当晚开始生产。
针对企业面临的物流畅通难、产业协同难等堵点,浙江推出系列实招、硬招破梗阻。
2月8日,杭州市余杭区召开视频会议,连线部分复工企业。豪悦公司会上反映物流难,第二天就拿到了4张省级疫情防控车辆专用通行证。公司负责人说:“解决了货物运输跨省域问题,物资材料能以最快的速度到位,企业产能就能尽快恢复。”
维护资金链,也需打出减负加油的组合拳。
恒申集团因库存积压、流动资金不足而倍感压力。政府牵线,公司拿到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放的3亿元紧急贷款。“不仅补充了现金流,利率还比平时低。”梅震说。
企业资金链吃紧,金融就要发挥“输氧供血”的积极作用。
总部位于福州的海峡银行,推出利息调减、无还本续贷、资金周转贷等措施。郑州银行针对抗“疫”重点企业,推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及时落地,已对接38家企业,涉及金额20多亿元;对于受到疫情影响逾期还款的小微企业客户,经核实后,采取征信保护措施,不纳入违约客户名单,不影响征信记录。
浙江推出降本减负、金融保障等惠企政策组合拳。省农信联社带领全省81家农商银行、农信联社,降息让利5亿元助力受疫情影响较重行业渡难关,计划全年新增贷款1500亿元。
紧防疫之弦
精准施策控风险,安全有序抓复工
复工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防疫复工同时抓,分寸如何拿捏,节奏怎么把握?
2月13日,浙江建德市,杭州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景绒对复工复产心里没底,就给市工信局投资运行科科长徐斌挂了个电话。
徐斌没有马上答复。放下电话,他找来“浙江省县域疫情风险地图”。地图被5种颜色填满,代表5种风险等级,分区分级防控,一“图”了然。
李景绒很快收到“五色图”,也收到了徐斌配上的说明:“红色、橙色的是高风险区,要继续做好疫情防控;黄色的中风险区,坚持疫情防控优先,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只有蓝色、绿色的低风险区,才可以推进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目前,你们所在的下涯镇是绿色,可以复工。”
申请通过,李景绒自然高兴,可也有担忧:“外地员工来了,有没有风险?”
浙江推出的个人健康码,让李景绒放下心来。大数据比对,自动生成个人健康“身份证”——码分三色,红码、黄码提示有风险,返岗工人先得集中观察;绿码代表无异常,员工可以即刻走上生产线。
健康信息,一“码”掌握。李景绒让每位员工都申请了健康码,发现两例“红色”,便赶紧安排在宿舍隔离观察。“一人一码,风险第一时间提示,复工也就不会慌乱。”
管住重点人,放开健康人——新技术赋能疫情防控和安全复工。
在郑州,2月3日上线的来郑人员健康登记系统,通过采集公路卡口、航空、铁路等渠道信息,可全方位掌控返郑人员整体分布、健康状况、返回时间等数据。
该松则松,当紧则紧。扫码,测温,戴口罩……眼下,福州市软件园的上班族,已经熟悉这套上班新程序。
入驻企业720家,员工多达2.5万人——园区2月10日正式复工那天,管委会也迎来特殊考验。
基于原有智慧管理平台,园区协调相关企业攻关,两天就搭建起疫情管控子系统。所有员工健康信息线上申报,统一归集,一人一码,扫码入园,为的就是实时掌握,精准管控。
从入园到楼栋,从楼栋到企业,园区设下三道“岗”——管委会主任陈斌称之为“套娃式”管理。“套娃”之外,各有细则:企业用餐,线上预订,分批到食堂打包;避免集聚,隔开空间,连电梯里都划出了站位。
福州市工信局副局长翁云疆如今多了项新任务。市里成立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小组,下沉区县指导,翁云疆是小组长之一,蹲点长乐区。“既搞服务,也抓监督。防疫这根弦,没到可以松劲的时候。”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浙江已达98.6%,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四川、江西等地已超70%。
《人民日报》( 2020年02月26日 11 版)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