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27日)上午,三三两两戴着口罩的人从京杭大运河边的绿道上走过,路过老王的水果店,发现小店里有了动静。
老王正忙着打扫。有时候,他会停下手里的扫帚,抬头看看不远处用来隔离的塑料桩,和驻足在店门口的街坊唠唠嗑。
阔别一个多月的杭州、艮山流水苑,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往日里的热闹,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他还没见过比现在更安静的杭州。
一场疫情,让原本一周的春节假期一再延长。十天、半个月……最后,这一个多月,老王都呆在了老家江西。
昨天,是老王回到杭州的第二天。工人们还在老家等消息,他和姐姐两个人忙着打扫卫生,复工手续已经办理完成,他们打算今天恢复营业——尽管,对于即将开始的营业,他不晓得会比关店的这个月好多少。
关门,房租人工水电费,纯赔;
营业,不知生意如何,也许还要加上水果损耗的风险。
老王的水果店,和许多开在杭州各个小区门口的水果店一样普通。
二十多年了,这是老王到杭州打拼以来最难过的一个开年。他希望,只是“开头难”。
毕竟已近“知天命”的年龄,老王说起这次疫情的影响,微笑中透露出一点点无奈。但他知道,每个人都在被疫情裹挟着,他能做的,只有前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也不是只有我这一家这样。但我想,疫情,总是会过去的。我们总会回到以前热热闹闹的生活,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每天一睁眼,就是几千块钱的损失
二十多年前,我从老家江西上饶来到杭州,一直都在做水果生意。
2016年,我和姐姐在艮山流水苑租下了这个店面,不沿马路的,80多平方的店面,一年的租金涨到了17万元左右。我们还有一家店,开在下沙。60多个平方的店面,一年租金要将近40万元。
两家店,我一共雇了9名工人,除了工资,还要管他们吃住,这是固定的成本。
过去的这一个月,我是纯亏损的。大概有十万元吧,主要是房租和工人的工资。
疫情来得很突然,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国家损失更大。
生意好的时候,流水苑这家店一个月能挣个两万来块,总归是个盼头。可过去的这一个月,我是有些心慌的,每天一睁眼就是几千块钱的损失啊。在老家的时候,我都不晓得这样的时光要持续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能扛多久。
我不知道那些摊子铺得更大的店的老板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在家呆着,这一天天的,真是睡不着。
一开始,我在老家出不来。后来,我担心回到杭州需要隔离,就一直在家里呆着。我想不好该怎么办——要不要回杭州、店还要不要开起来、工人们要不要回来,回来又该怎么办……这些问题,一直在我脑子里转啊转。
店多开一会,也许就会多几个客人
每一天,我都在家里刷着手机,看着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听到杭州开始复工复产了,又看到健康码和绿码的顺利实行,我觉得好像复工有点希望了。一项项政策、措施出台,我觉得我脑子里,各种事情的眉目也渐渐清晰了起来。
2月26日,我们5口人先回了杭州。昨天一上午,我都在流水苑的店里收拾。姐姐的儿子和侄子在下沙店打扫卫生。工人们其实也着急,但我让他们在老家等消息。老家那边的火车票也不怎么好买,他们回来了怎么住,我也没想好。所以,我让他们过一两天再回来,我们先来看看情况。毕竟,他们过来,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也想过,这店啊,索性就不开了,可转念一想,我不开,跟着我这么多年的工人们一下子就没了饭碗,那也不是个事啊!
隔着我几个铺面,是老刘家的水果店,开了好几年。老刘是安徽人,这个春节,他干脆没回家,店一直在营业。我跟他聊了,他也挺难的。这段时间,他进货都谨慎得很,不敢多进。就怕哪天,配合疫情防控,就要关门。可是,水果不像服装,没法存放啊。他说,这几天,他的日营业额就千把块钱,肯定是亏的。
我们俩在聊,如果不开店,亏的是房租和工人的工资;如果开店,可能要承担水果卖不掉的损耗。
你要问我对生意的预期么,也许会,也许不会。大家可能这段时间都闷在家里,水果比较难卖。这几天,大家走动得多了,应该会有多点需求的吧。不过,这几年,水果店的生意一年比一年难做。去年,这家店刨掉各种成本,挣的不到20万。
我来杭州二十多年,有生意好做的时候——2012年、2013年那会儿,水果店的利润高,大家买东西爽气。2016年开始,线下这种水果店就不太好了,可能大家都改成在网上买了。我也尝试过开展线上业务,可需要专门安排人去接单、还要专门的人配送。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效果不理想,就放弃了。我还会继续守着两家门店,从早上5点多,到晚上10点多。
我在杭州二十多年,多少有点积蓄,扛扛应该能过去。再说,我已经习惯了在杭州,这里其实各方面都蛮好的。姐姐的小女儿从小在这里上学,现在已经是一名初中生,怎么着也要等上完高中再说了。
这些天,听老刘说,街上的人已经慢慢多起来了。我明天打算先进一些耐存放的水果,慢慢恢复营业。开店,只要有人来,多多少少能赚一点回来,总比纯亏要好。多开一会,也许就多一两位客人。
你别看我的店没招牌,有名字的,叫生态水果店。疫情之前,原本社区要统一装修这些门店的,但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安上门头。你看,艮山流水苑单元楼下的铁门,依旧挂着大大的锁。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门能重新打开,那些熟悉的街坊们,就可以不需要绕一大圈,才能走到我的水果店。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