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方法指导,观察不再是负担

朱蔚

2020年03月09日08:51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做好方法指导,观察不再是负担

  教师A:“每天我都在观察孩子,有很多精彩的瞬间想记录下来,可实在来不及。”

  教师B:“是呀,手机里拍了一大堆孩子活动的照片、视频,没有时间用文字记录下来,事后整理的时候,有些孩子的对话都记不清了,只能回忆出大概。”

  教师A:“如果每次都在活动后看视频做实录,工作量太大了,耗时太长,班级还有区域环境需要调整呢。”

  教师B:“如果把时间都用在将观察变成文字上,就没办法及时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提供进一步的环境支持,那这样的观察还有什么意义?”

  观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重要的一部分,在课程实施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通过观察收集幼儿的信息,才能正确解读信息,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从而提供有效的回应与支持。因此,观察是幼儿园教师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对观察进行记录,有助于教师更清晰地回想观察内容,做出更有效的教育决策。只有观察获取的有用信息足够多、足够全面,教师才能真正识别出幼儿的发展需求,实现课程的生发。但观察内容的整理确实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如何解决教师的困扰,让观察真正为教师下一步的课程计划提供依据呢?

  形成观察风格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熟悉多种观察记录形式。通过观察收集幼儿的活动信息,可以有多种呈现记录的方式,比如学习故事、逸事记录、作品分析、行为检核表等。幼儿园通过教研、课题组研讨等活动,组织教师在幼儿游戏现场练习各种不同记录方式,做到熟练掌握。

  其次,梳理不同记录方式的适用时机。教师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时机、不同领域活动适宜的观察记录方式。以领域来分,行为检核表更适合收集幼儿在健康、科学领域方面的信息,幼儿的学习品质、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适合以学习故事、逸事记录等方式呈现。

  这些做法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观察风格。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实践,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活动内容,选择适宜的观察记录方式。如户外混龄游戏中,教师能够捕捉到很多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信息,可以选择以学习故事或逸事记录的方式呈现。但在户外,教师需要花更多精力保证幼儿的安全,此时不便于进行文字记录。教师可以在活动后迅速利用语音在手机上记录,再用软件直接转换成文字,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同时又记录下了很多关键信息,为后期支持幼儿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明确观察分工

  一个班级一般有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地观察更多幼儿呢?教师之间必须进行分工。可以根据区域进行划分,一位教师固定一至两个相邻区域,保育员也应积极参与进来,增加信息收集的力量。保育员可能不如班级教师专业,但在实践中,班级教师可以指导保育员,转变其观念,提升其观察能力,真正将保育员纳入课程。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及时将观察到的幼儿及观察的领域内容在表格中进行记录,一段时间后三位观察者聚到一起,梳理是否关注到了每个幼儿以及观察领域的均衡性,为下一阶段的观察计划提供方向。

  为使教师相互交流更方便,还应建立观察群,实现信息共享。班级建立观察微信群或者QQ群,教师将每天收集到的信息发到群里,便于每位教师了解更多幼儿的活动情况。年级组之间建立观察群。游戏时,年级组每位教师定点站位,各个班级幼儿自选游戏,教师将自己观察到的幼儿的学习场景以照片加语音解读的方式发到群内,便于教师收集更多自己班级幼儿的信息。

  保证观察记录整理时间

  解决了信息收集的问题,整理的问题又接踵而来。虽然教师用语音记录下的信息能直接变成文字,但每天要整理大量的文字、照片也需要花费时间。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和幼儿在一起,什么时候整理呢?于是,我们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分析,帮助教师能及时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比如,幼儿午餐时,已经形成良好进餐习惯的班级,只需一位教师和保育员共同负责,另一位教师可以利用进餐时间将上午班级观察群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因为分工明确,幼儿的进餐不受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伴随着我们的持续引导,教师的观察意识、观察能力不断增强,幼儿园里随处可见教师拿着相机捕捉幼儿活动的身影,他们呈现的观察记录也越来越丰富。观察获取信息量的增加,能够帮助教师更准确地确定幼儿的发展需求,制定出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课程计划及支持策略,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课程变革的道路上,教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对待教师也应像对待幼儿一样,相信他们,多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利用集体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作者系南京市奥体艺术幼儿园副园长)

(责编:张丽玮、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