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新城拔地而起。池长峰 摄
3月17日,全国首个“镇改市”温州龙港市正式运行百日之际,一则面向全国招聘政府高级雇员的招聘信息,让这个新城再度走入全国视野。
“招聘公告两天前通过媒体发出后,我们两部电话不断接到来自北京、杭州、宁波等地的咨询电话。”3月17日,龙港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科长王德赏介绍了龙港市改革公务员聘任制的创新举措。
2019年12月9日,龙港市机构人员履新,标志着“新生”的龙港市正式扬帆起航,至2020年3月17日,正好满百日。百日回首,人们最关注的龙港改革接力棒是如何跑起来的?改革的重点在哪些领域,进展如何?一起来了解下。
全国招聘政府高级雇员 借智借力推进改革
应改革而生的龙港,发展的主基调就是改革,而改革需要高层次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龙港实行‘大部制’运行,一个大部门对应省、市多个部门,一个科室往往对应一个省、市部门,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龙港设市后,在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等方面专业人才非常紧缺,受机构编制限制,短期难以引进专业型干部。为加快改革发展步伐,龙港决定以‘探路者’的担当,改革公务员聘任制,面向全国招聘政府高级雇员,希望能借智借力。”3月17日,龙港市改革工作具体负责人黄贤满谈到,100天前,市四套班子到任后,第一时间成立由龙港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改革专班,谋划确定了32项改革项目,其中“大部制”改革、扁平化管理改革等“十大改革项目”作为今年重点突破项目。
去年9月,龙港市挂牌成立。
也因此,此次面向全国招聘政府高级雇员的公告,龙港明确岗位信息:招聘1名龙港市城市大脑建设首席信息师、1名龙港市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席规划师、1名龙港市县域治理现代化首席设计师和1名龙港市人民政府高级法律顾问,待遇优厚。
实际上,早在龙港市正式运行后的12月中旬,龙港市委书记郑建忠就率队前往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交流学习,共商合作模式。去年12月21日,龙港市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今后,该研究院将组织专家学者,为龙港市在新型城镇化、基层社会治理、城乡融合发展、未来城市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评估、论证服务。
社区书记由市委直管 新型城镇化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龙港没有外地人,来的都是龙港人。正是在这种包容精神的引领下,龙港自1984年建镇起,实现了从小渔村到农民城、到产业城、再到新兴城市的跨越。
“龙港市应该是一座没有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城市!我们的一个重要改革目标,是以领跑者的姿态,把龙港打造成最具温情、最为包容的全国新型城镇化典范,让所有在龙港工作生活的人,都能同城同待遇。”黄贤满介绍说。
龙港今年要重点突破的“十大改革项目”,探索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非常重要,它将以城乡建设一体化、全域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具体实施路径,鼓励社会力量办社会事业。为此,龙港今年还确定了包括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农村集体建设土地入市改革等多项配套改革项目。
“断头路”打通了,市民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服务好市民,是我们工作的归宿。”眼看着龙港市沿江片区服务综合体进入全面装修阶段,该片区书记应颂超心生期待:“这里建成后将成为百姓事项办理、表达诉求、协商议事、化解矛盾、享受公共服务的开放式共建共治共享阵地。”
沿江片区服务综合体建设,是龙港大力推进基层治理扁平化、社区化、网格化、信息化“四化”集成改革的缩影。龙港市委基层治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金珍敏介绍,未来两年里,龙港市将打造9个片区服务综合体,覆盖域内103个村(社)。这些综合体平台将创新式实现分片服务,根据片区管理服务干部收集的群众需求信息,对接社会公益组织和有热情有能力的个人,鼓励他们协助政府、参与到为群众精准服务中来。今年3月底前,龙港将全面启动全域村改社区,实现90%以上事项就地办理,选优配强村社干部,社区书记由市委直接管理。
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创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龙港经验”
“这次我们一次都不用跑现场审批,早上在网上申报,下午就给我们送来经营许可证,这个速度简直是加速度!这样的效率要给大大的赞!”3月16日下午,龙港市文化广电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审批科工作人员来到龙港金邦印业有限公司,为该企业送上了印刷经营许可证。龙港金邦印业主管汤明温开心的竖起了大拇指,惊讶这便捷高效的“加速度”。
据了解,这“加速度”得益于龙港市率浙江省之先试点实施的新闻出版(版权)和电影领域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这也是该制度启动试点后,龙港市发出的浙江省第一张“告知承诺制”印刷企业经营许可证,也为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服务。
集中开竣工现场。
龙港市委书记郑建忠表示,秉承改革创新,龙港以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示范区作为第一目标定位,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着眼于制约发展的痛点、堵点、风险点,在行政管理体制、高质量发展体系、公共服务供给、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为创新简约高效的新型设市模式探路,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龙港经验”。
龙港今年3月初以“硬核”举措再次按下发展“快进键“——3月3日,全省重点项目开工之际,设市后的龙港大手笔举行2020年“双百亿”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暨小微园交付和扶企政策兑现仪式,共安排项目60个,总投资261.67亿元,其中竣工项目28个,总投资130.82亿元;开工项目32个,总投资130.85亿元。
这批开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补齐龙港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探路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之路上,这些开竣工项目也在及时回应百姓期待,让龙港人民更有获得感。(王丽玮、李艺)
龙港撤镇改市大事记
1981年
苍南县从平阳县析出。新设立的苍南县,管辖矾山镇和宜山、钱库、金乡、灵溪、桥墩、矾山、马站七个区,面积1272平方公里,人口933310人。
1982年
经温州市政府批准建立苍南县沿江港区(后改名龙江港区)。划龙江公社的金钗河、江口、下埠和沿江公社的方岩下、河底高等5个大队作为港区建设基地建设港口城镇。
1983年
港区向苍南县委县政府呈送《关于在龙江港区设镇的报告》,建议设立龙港镇,性质为县直属镇。后得到县委同意,以“龙港镇”上报市政府。省政府于1983年10月12日批复《关于同意苍南县建立龙港镇的批复》,从此,在中国的地图上增添了“龙港镇”的名称。
1984年3月中旬
中国龙港镇委、镇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同年召开龙港镇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和龙港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984年6月
撤区扩镇,划湖前、白沙、龙江、沿江4乡归郑管理,试行镇辖乡制,至年底批准农民进城建房5000余间,建港公路正式通车。
1985年
1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龙港镇群众集资建镇,按语肯定集资建镇是个新创举。同年1月,龙港镇率温州市之先河,首次公开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
1987年4月25日
龙港镇7户农民筹资31.3万元,成立了浙江省首家县级以下城市信用社——苍南县龙湖信用社。10月10日,农、牧、渔业部将龙港列为全国重点渔港。
1989年1月6日
龙港大桥自1986年苍南县成立龙港大桥指挥部以来,历经2年6个月,终于接通南北,举行通车典礼。
1990年
龙港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32亿元,成为全市第一个工业产值超2亿元的乡镇。
1991年7月23日
龙港青年农民王钧瑶向湖南民航总局承包飞机,开通了长沙至温州航线,标志着中国第一条私人出资开辟的国内空中航线正式开通。
1992年3月9日
浙江省民政厅统一撤销沿江、龙江、白沙、海城4乡编制,归龙港镇管辖。是年,龙港中心信用社成立,成为浙江第一家实现股份制农村信用社。
1993年
龙港镇被评为全国17个沿海经济发达区的典型镇,并入选1993年《中国年鉴》。
1994年4月9日
龙港镇被列为浙江省小城镇户粮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全面实行农转非。是年,龙港镇名列温州市经济“综合实力三十强乡镇”榜首。
1995年6月11日
龙港被国家有关部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对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996年
4月16日,龙港镇召开万人大会,宣布国家11个部、委、局批复龙港镇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实行市级计划系列,享有必要的县级经济、行政和人事管理权限等。12月,龙港镇户籍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城区的农民全部转为城镇居民。
1997年
龙港镇在方岩河开发建设中推出“以地带房”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新举措。
1998年
龙港镇被列为浙江省首批村镇建设现代化示范镇试点,被列为全国经济百强镇前50。当年,龙港镇印刷包装业生产总值达14.52亿元,成为中国三大印刷基地之一。
1999年6月14日
中国农民城庆祝建镇15周年。是年9月2日,龙港镇被列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项目试点。
2001年
龙港小包装印刷工业园区动工,温州礼品城首届国际礼品展览会开幕。
2007年
4月29日,亚洲最大垂直开启式市政大型桥梁——瓯南大桥试通车。
2009年
成为温州市5个强镇扩权改革试点镇之一。
2010年
被列为浙江省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浙江省首个镇级行政审批中心——龙港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龙港正式成立。
2011年
温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的“1650”大都市发展格局把龙港定位为温州南部中心城市的核心区,龙港再一次扩大行政区划版图,苍南县撤销舥艚镇、芦浦镇、云岩乡的建制,并入龙港镇。温州市人民政府在保留龙港建制镇同时,设立龙港综合功能区(龙港新区)。
2014年
龙港镇正式获得国家批复,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省内唯一一个镇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2015年
龙港成为全省最具吸引力小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9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镇第20名。
2016年
6月4日,苍南县龙港镇15个“大部门”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龙港新型城镇化试点中的行政体制改革架构完成初步搭建,龙港“镇改市”迈入新阶段。
2018年
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镇第17位。
生产总值达305亿元,经济总量比建镇初期增长了5500多倍,区划面积从7.2平方公里扩大到183.99平方公里。
全国首个镇级地下人防商业街、温州首个镇级体育馆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投用。
鳌江四桥通车,使得龙港跨越鳌江与对岸平阳县鳌江镇共建的五座大桥,已有三座建成通车,2019年将全部实现通车。
2019年9月25日
龙港正式撤镇设市。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