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劳动教育已经坚持了60多年

劳动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

2020年03月29日10:56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我们班的菜园,不知道怎么样了。原本准备这个学期种植有机花菜,现在还没开学,不知道还来得及不?”受疫情影响,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至今还没有开学,但是不少同学已经在思念自己管理的草坪、绿地和农作园的各种农作物了。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意见的发布,引起了浙江农林大学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举双手表示支持。

浙江农林大学从1958年建校第一天开始,就将劳动课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学习使用锄头等工具,更是当时农林学子必须掌握的技能。到如今,劳动教育已经坚持了60多年。

从2015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在鼓励学生参加常规劳动的同时,进一步强调要求全校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除了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校园绿地管护、卫生清洁等各种劳动的同时,还号召同学参与挖番薯、割水稻、收大豆、玉米,播种土豆、油菜等劳动。

大学生们在上劳动教育课。

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从事农业生产,该校还专门聘请附近农民,指导学生参与施肥、翻整、起垄等劳动生产,同时选育了各种果蔬的小苗,分配给学生耕种。该校农作园技术指导叶志明说:“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没有从事过农业劳动。鼓励大学生参加劳动农活,自己动手种植果蔬,他们不仅能够见证果蔬的种植和生长过程,增强从事农业必须的动手能力,还能学习到很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对于他们更好的从事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很好的积累。”

如今,每到农作园不少蔬菜成熟的时候,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的“种菜课”考试也开始了:近千名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平时上课的地点在菜园子里,期末考试地点也是在菜园里。考试的方式,就是由全体学生对各个班级的采菜地进行打分,菜园管得好不好,菜种的好不好,同学们参与度高不高都是打分的依据。

俞丹锋是农学专业的学生,但是他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干过农活,如今干起农活已经有模有样:“作为农学专业的大学生,从事基本的农业劳动其实也是我们的必修课,通过参加耕种不仅学到从事农耕的基本技能,也提升了对农业感情,而且通过集体参加劳作,还能够提升整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

在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探索中,浙江农林大学还连续多年实施学生暑期驻村劳动项目。学校与金华市各县区、杭州市临安区等地开展合作,利用暑假选派有志于从事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学生,利用暑假前往农村开展劳动。每年暑假一开始,学校就会选派一批学生“进驻”到相关县市区的各个乡镇,开展“服务乡村振兴”等主题的大学生驻村劳动。

学生们在耕作中学会成长。

现在已经是应届毕业生的陈佳敏,曾和同学们先后深入金华市黄宅镇的7个行政村,跟着杨剑等村干部参与当地的基层党建、美丽庭院规划、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等工作,在和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增长见识、了解农村。陈佳敏觉得,通过驻村劳动,自己不仅了解了农村的实际情况,最关键的是通过与普通农民一起劳动,培养对农民的感情,树立“知农、学农、爱农、志农”的理想信念,丰富农村工作知识和实践体验。

目前,在浙江农林大学校园里,学生们各种劳动的平台越来越多,除了到农作园里种菜、暑假驻村劳动等,学校还将拥有3000多种植物、总面积将近3000亩的校园全部“承包”给全校园学生义务管护,鼓励同学在课余时间参加绿地管护、给花木施肥、到食堂清洁、参与交通维护等各种劳动。此外,学生们还可以根据参与绿地管护等劳动的时长,申请相应的思政类实践学分。

“教育可以生活化,也可以学习化,一直以来,我们坚持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也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应义斌十分支持学生参与各种劳动,他说,“教育不能是空心的,不能没有根基没有生活,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不会成功。我们一直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劳动,就是想让学生们在劳动中学习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劳动中去认识自身价值,找到生活态度。”(陈胜伟、王丽玮)

(责编:王丽玮、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