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摄影 拍出有温度的日常

夏斌婷

2020年04月02日08:32  来源:金华新闻网
 
原标题:家庭摄影 拍出有温度的日常

王静英是一名80后,毕业于长安大学。她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善于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摄取稍纵即逝的点滴影像,表现生活中的艺术之美。

“能够坚持摄影,得感谢我的父母。”王静英记得拥有第一台相机是小学四年级,“那是一台老式胶片机,花了爸妈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

后来,她就开始用这台相机学习摄影。“那时候胶片的价格不便宜,一张要一元钱。”不过,王静英很享受这种过程。“拍完照,等冲洗,差不多半个月后可以看到照片,往回看自己当时的生活,多美好呀。”王静英说,她喜欢用胶片相机拍照的感觉,也让她珍惜每个按下快门的瞬间。

至今已更换了10多台相机,仍然最爱胶片相机。她一直保留着一个习惯——在为客户拍写真时,多选择用胶片相机,并送给对方一张底片留作纪念,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用相机留住家庭变化

“家庭承载了人们大部分情感,也见证了人们情感互动的美好回忆。”王静英说。一个人从出生、上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孩子到衰老,其中有许多难忘的经历和值得纪念的时刻令人回味。“照相机的功能,就在于把人生旅途和家庭变化的各个片断化为永恒,不但供现在的人看,也作为珍贵的纪念留给后代。”

为了拍摄出好的个人照、家庭组照,王静英会花几周时间与被拍摄者交流,甚至连续跟踪拍摄数年。像去年给一个姑娘拍18岁成人礼照片,她光是策划拍摄场景,就跟对方探讨了半个多月。

去年12月,王静英在义乌绣湖公园华川书舍举办了自己的独立摄影作品展——“见世界见自己”。摄影展分“家·事”“吾心之上”“吾镜·彼心”“之途·之见”四个篇章,是王静英耗时5年,用相机记录下的生活点滴和旅途见闻。其中,作品集《遥远的父亲》还入选了2019年平遥国际摄影展。

“《家·事》里,收录了我拍摄自己家的照片,拍家和家人是我一辈子最重要的项目,会一直拍下去。儿子的成长,父母年华的逝去,每一瞬间都闪烁着细腻绵密的爱,时光在光与影的镜头下流淌……”王静英觉得,家庭日常是家庭摄影聚焦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是家庭摄影师。

拍出真实有温度的日常

相信不少人会问:请一名专业的家庭摄影师和自己拍有什么区别?

“家庭摄影应该致力于拍出经典,即使时隔多年,也能引发回忆、带来感动。”王静英说。因此,每次拍摄前,她都要和客户做很多沟通。如拍摄宝宝的照片,沟通内容就包括宝宝作息、喜爱的游戏和玩具、脾气,以及爸爸妈妈和宝宝相处的日常、客户希望拍到哪些值得纪念的瞬间或事情:“沟通常常要一周,我会制订一份非常详细的拍摄计划。”

拍摄当天,她会提前到客户家中,再沟通一遍大致流程。接下来,家庭成员放松做日常的事情就好,她会在此期间抓拍:“这样出来的照片才是一个家庭真实有温度的日常,才更有家的味道。”

有些人刚开始不认可家庭摄影,王静英用数年的坚持,让客户了解并爱上了家庭摄影。一名80后女子,第一次拍家庭照的时候,并不信任她上门服务式的摄影,看到成品后很惊喜。“现在她每年都会找我拍照,从结婚到生第一个宝宝,再到生二胎……我从2016年以来,每年都用相机见证记录她的变化。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一本本家庭相册就是一部家庭的编年史,一个个叙述不完的故事。”王静英说。

35岁,辞掉安逸的工作,转换跑道,把爱好当作职业,你敢吗?义乌的王静英敢,2018年,原本在银行工作的她辞职,成为一位家庭摄影师。

(责编:王丽玮、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