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送去战胜病魔的信念

黄合

2020年04月08日08:54  来源:宁波日报
 
原标题:从“心”开始,送去战胜病魔的信念

即使已经返甬,宁波市康宁医院副院长禹海航每天还是会花几个小时,在宁波医疗队负责的患者微信群里进行动态跟踪。

“绝大多数患者已病愈出院,但对于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禹海航说。

2月9日,禹海航与护士潘斌彬、王兵兵、吴婷婷、陶佳、陈文波,随队来到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从“心”开始,为重症患者送去战胜病魔的信念。

身心同治,让悬着的心放下来

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对于在精神科行医30年的禹海航来说,这一次零距离的战“疫”经历,特别难忘。

“我们刚到武汉时,一些本地医护人员已濒临崩溃,一些患者更是经历了前期的混沌,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焦虑——需要治疗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灵。”禹海航说。

有的对声音高度敏感,天天抱怨病房里其他病人太吵;有的精神高度紧张,哪怕他人提到个“死”字,就会条件反射产生过激反应;有的则因焦虑情绪,产生胸闷、心慌等没有临床表现的感受……

为了帮助患者卸下心理负担,除电话微信交流外,禹海航每周都到隔离病房巡诊,在离患者最近的地方,倾听他们最真实的心声。同时,他采用一些心理疗法,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霾。

有名41岁的患者家中有多人被确诊,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委托长辈照看着。虽然她努力强打精神,但天天得依靠安眠药入睡。

倾听、陪伴、开解、治疗。为了解开患者的心理症结,禹海航最长的一次咨询持续了77分钟,帮助患者从单一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几次咨询后,患者不仅睡觉不再依赖药物,就连之前因紧张带来的面部神经抽搐问题也解决了。

“以后我一定带孩子来宁波旅游,让他们到宁波求学、到宁波工作。”病愈出院后,这名患者特意给禹海航发来语音信息,再三表达对宁波这座城市的感谢。

相互信任,让医患关系更融洽

告别了仍在术后恢复期的父母,“80后”潘彬斌匆匆来到武汉。

一进入病区,她就感受到困在隔离病房里的患者的孤独。他们一方面渴望有人陪着说说话;另一方面又心疼连续作战的医护人员,不想给他们过多的负担。

“我们进病房时,如果刚好碰到患者摘了口罩在吃饭,他们会主动说不好意思,为了保证你们的安全,能不能等会儿再进来。”潘彬斌说,这些细节让她非常感动。

和一般医护人员相比,来自康宁医院的护士能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放松治疗和情感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更加积极地面向未来的人生。

3月底,一名患者想在出院前理个头发。原本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隔离病房里除了仪器就是药品,在高度戒备的情况下,许多生活需求退而求其次。

考虑到患者希望“从头开始”的心愿,陈文波主动将自己的电动理发刀贡献出来,亲自上手帮助这位患者理了个平头。

“医患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肯定会给病情带来更为积极的影响。”禹海航说。除了巡诊,他还对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教授一些应用心理学的方法,使其和患者建立更为流畅的相处模式。

重压之下,医务工作者需自我调节

医生不是万能的。面对死亡和悲剧,他们同样会害怕,会焦虑,会遗憾。

频繁换班、日夜颠倒带来的失眠问题,自己尚不熟悉领域的适应过程,不同工作模式磨合带来的心理波动,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形……对于这支年轻的医护队伍,心理考验同样严峻。

“除了98名重症患者外,我还需要做好宁波医疗队268名队员的心理工作,手机24小时开通,确保任何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禹海航说。

一些护士担心成为队里首个感染者,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陷入“过度防护”,有的不停测量体温,有的因紧张体温升高,还有一些产生了替代性创伤,陷入悲观情绪不可自拔……

“当你真正和病毒面对面的时候,害怕并不意味着懦弱,而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禹海航说,这时需要通过预防和筛查,让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但他同样认为,重压之下的自我调节,是医务人员成长的必经之路,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一步步建立对职业的认同和热爱,这或许就是白衣天使的价值所在。

(责编:张丽玮、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