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乡绍兴的北部,一条河流已经静静地流淌了2500多年。她起于柯桥钱清,穿过绍兴古城,终于上虞永和,绵延百余公里。这就是浙东运河绍兴段。
一部运河演变史,半部绍兴发展史。绍兴,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繁荣。运河支撑了绍兴的历史,兴旺了绍兴的经济,辉煌了绍兴的人文。
今天,该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绍兴给出的答案是:打造一个集文博、文创、文旅于一体的浙东运河文化园。
近日,这个文化园项目正式开工。与此同时,布展与建设并进,文博区的浙东运河博物馆、淡水鱼水族馆的陈列大纲也已新鲜出炉。
15亿打造浙东运河文化园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将来就是文博区,这里要建一个浙东运河博物馆和一个淡水鱼水族馆。”从绍兴古城出发,沿着凤林西路,行至与柯桥区交界处,就是浙东运河文化园项目现场。在越城区水利局副局长张寅的带领下,记者走入其间。只见不远处,七八台桩机正干得热火朝天。两年后,这片337亩的平整土地上,一个集文博、文创、文旅于一体的浙东运河文化园将拔地而起。
在越城区水利局局长章国荣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这个浙东运河文化园建成后多个角度的效果图。
去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突出中国大运河不同河段特点,建设浙东运河博物馆等一批既相互衔接又各具特色的运河博物馆。浙东运河文化园既符合《纲要》规划,同时对弘扬运河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新地标和推动“浙东唐诗之路”文创大走廊等文化旅游项目,加快大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东运河文化园的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整个项目主要分文博、文创和文旅三大区块。
文博区以运河博物馆为主馆,辅以淡水鱼水族馆。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展示浙东运河文化、淡水鱼类科普展示与教育。
文创区以运河文化创意产业用房为主体,共有独立文创楼7幢,每幢文创楼2层,总占地面积约80亩,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培育和发展浙东运河文创产业。
文旅区以垂钓竞技中心及文旅用房为主体,总占地面积约157亩,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其中,垂钓竞技中心按国际垂钓竞技标准建设,垂钓池直径160米,占地约2万平方米,共设国际标准钓位200个。文旅用房主要用于休闲酒店。同时还配有社区活动中心。
那么,建好的浙东运河文化园将会是什么模样呢?
“我们希望打造的是一个中国的、绍兴的、现代的、传承传统的运河历史文化片区。以中国传统建筑格局为依托,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创新,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材料,打造富有中国文化韵味、带有浓厚江南韵味的标志性文化建筑。”章国荣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以“水波为笔,帆船为墨,水墨丹青,千年画卷”为设计理念,将运用“古韵今作”手法营造“烟雨江南,千帆竞过”的古运河艺术形象,隐喻大运河的繁华,以及运河文化的生生不息。
记者在设计方案里看到,浙东运河文化园的建筑形态以百舸争流的形象整体出现,同时以一条白鹭形态的轴线整合起来。建筑群组充分尊重运河周边自然生态,院落式建筑、错落式建筑体量,与周围景观环境相融合,整体形态古朴、灵动,凸显水墨江南的白墙灰瓦,灵动轻巧。
部分展陈大纲基本敲定
3月底,一场以浙东运河博物馆陈列大纲为主题的研讨会在绍兴市行政中心举行。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进行了专题汇报。
浙东运河博物馆的陈列将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题为:中国大运河与浙东运河;第二部分主题为:沧海桑田,文明之源;第三部分主题为:千古名河,水运伟绩;第四部分主题为:富兴百业,海内巨邑;第五部分主题为:人文荟萃,各领风骚;第六部分主题为:承前启后,璀璨前程。
“这个展陈大纲,有时间上的深度,有空间上的广度,有文化上的厚度,有战略上的高度。”会上,展陈大纲得到了相关负责人的肯定。
在此之前,展陈大纲也得到了国内多位专家的认可。“这个框架总体很好,也很全面,仍需进一步突出的是浙东乃至浙江的特点,唯此为大。”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张廷皓这样说。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研究院教授、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魁一也认为,绍兴创办浙东运河博物馆有扎实的学术研究作为基础。“这个陈列大纲内容丰富、详实,所叙述的内容都有大量的文献考证,体现了编写者的学术功底。”故宫博物院资料中心原主任、博物馆数字化专家胡锤说。
与此同时,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由他们负责的淡水鱼水族馆的陈列大纲也已经敲定。
根据绍兴市悠久的渔业历史及其对中国渔业的贡献,以及绍兴当今丰富的渔业资源,该水族馆将以生态、人文、发展为主线,通过馆园(水族馆和园区)结合、自然与人文历史(渔业自然与渔业人文历史)结合、标本与活体(标本展示与活体养殖)结合等方式,打造成一个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俱强的专业水族馆。
“具体将分为序厅和水乡渔史、起源与演化、水乡与资源、活体水族、互动展区这五个板块,其中活体水族部分最具可看性。我们将通过20组鱼缸展现绍兴本地不同生态系统(溪流、湖泊、江河、湿地、河口)中的水生动物,同时以各洲分类,通过16组活体养殖展示国内外的淡水水族,让观众不出国门就能领略国内外各地不同水域各类水族的生活场景。互动展区也是值得期待的,观众们可以通过电子钓鱼、河底历险等互动游戏,像鱼一样游泳,或者进入淡水世界中最凶猛的鱼类之一鳄雀鳝的模型嘴中试试它的咬合力,还能利用模型、投影技术等,了解中华鲟。”绍兴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戚正梁告诉记者。
文物征集及鱼种收集已成当务之急
“时间紧迫,从3月1日正式开工到今年底前,文博区的主体建筑要竣工。明年底,文博区的两个馆要对外开放。2022年,整个工程要全部完工。”站在浙东运河文化园的施工现场,张寅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排定了工程进度倒排表,将掐着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
“这段时间,我们已经走访了国内著名博物馆,学习博物馆展陈规范和成功案例,同时考察了本地多家民间收藏馆。”邱志荣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开始,在绍兴市文史研究馆的指导下,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已经对应大纲开展了41个专题的研究,共收集资料约200万字,图片照片5000余幅,有关图书1000册。“我们不仅起草大纲框架,征求了国家、省、市专家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提交到市有关部门,并修改完善;还配合市水利局、建筑设计单位提出馆外文化布展建议,配合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开展了古桥博物馆调查。”
眼下的当务之急,当属文物征集。在厚达120多页的《浙东运河博物馆陈列大纲》中,记者看到了一份文物资料收集建议。譬如史前浙东水运考古发现、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碑文、曹娥江大闸地质钻探样本、明代水则牌等等。
“这些文物、资料、图、照、老构件,有些是政府馆藏,或藏在图书馆、博物馆中,有些散落在民间,需要全面征集。”邱志荣建议。而记者从市文广旅游局了解到,他们将尽快开始文物征集工作。
除了征集,浙东运河博物馆的文物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储备。“浙东运河博物馆的场外文化设计,与绍兴运河园的提升是一体的。”在邱志荣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浙东运河文化园施工现场旁的运河园。这个修建于2003年的浙东古运河绍兴运河园,全长4.5公里,6个景区面积为2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运河园林。
“你看,这里面的许多老石材以及石构件,经过重新整理后,可以精选一部分,从运河园室外移入博物馆室内的。”记者跟着邱志荣一路走去,看到了汤绍恩、乾隆、光绪手迹石刻等珍贵文物,石桥、石凳、石狮,以及凉亭、牌坊、华表和古树名木等诸多形式与运河息息相关的文化元素。碧波荡漾,墨香两岸,一步一景,步步入胜。
此外,城中村改造中由政府回收的老石板,在这次浙东运河文化园的建设中也将有用武之地。记者从越城区房征办了解到,他们在拆迁过程中非常重视传统建筑及构件的保护和利用,从2017年4月至今,已回收石板17000多平方米。
与此同时,淡水鱼水族馆的鱼类收集工作也即将开始。“几年前,当时的市水政渔业执法局对绍兴的鱼种进行过一次详细调查。结果显示:绍兴本地鱼类品种是100多种。当时还出版了一本《绍兴鱼类图鉴》,这为我们这次筹建淡水鱼水族馆打下了良好基础。”戚正梁告诉记者,淡水鱼水族馆的布展设计及施工一体化招标,将于5月举行。“活体鱼与一般展品是不同的,在进入水族馆之前需要一个暂养过程,让它们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英雄走好 逝者安息! 人民网杭州4月4日电 (张丽玮)今日上午10时,国旗半垂,举国同悲。 10时整,浙江各地防空警报鸣响,道路上的汽车纷纷鸣笛,行走的路人停下脚步,低头默哀,向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表达哀悼和追思。 浙江省…【详细】
浙江力争年底前基本建成全省乡村智慧网 4月3日,浙江农业农村局长视频会议召开,其中提出,浙江将推动现代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力争年底前基本建成全省乡村智慧网。 据厅长王通林介绍,今年,浙江将完善全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全域地理信息图,建立农业农村10大类数据资…【详细】
竺士杰:牢记嘱托 发挥好劳模先进引领作用 竺士杰在工作中 “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画面依然历历在目。”回想起与习近平总书记见面交谈的场景,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司机、全国劳模竺士杰难掩自豪与激动,坚定地说:“总书记带给我们鼓舞,我一定会撸起袖子加油干!” 3月29…【详细】
“亮剑2020” 浙江将对个人信息非法买卖从重处罚 人民网杭州4月4日电 (张丽玮)今天,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严厉打击重点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全省启动“亮剑2020”综合执法行动。 本次综合执法行动为期3个月,聚焦消费者关切的热…【详细】
王国洋 摄
浙江台州:按下生产“快进键” 开足马力赶订单 3月30日,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文武彩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床轰鸣,工人们正加紧赶制订单,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近期,该镇各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纷纷开足马力恢复产能,满足生产订单需求,力争实现“开门红”。(郭扬、王国洋)…【详细】
全国首例涉伪劣口罩公益诉讼案在杭州宣判 庭审现场 杭州中院供图 人民网杭州3月31日电 (郭扬)“被告蔡某、姚某支付赔偿款229200元,被告蔡某支付赔偿款594300元。被告蔡某、姚某向社会公众刊发警示公告、赔礼道歉声明,召回所销售的伪劣口罩。上述款项共计823500元,由…【详细】
浙江台州:“公筷行动”引领新“食”尚 “小餐桌大健康,用公筷吃得香。”3月31日中午,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来到辖区多个餐饮店,向辖区餐饮店负责人和食客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健康用餐,引导广大居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以“公筷行动”引领新“食”…【详细】
浙江衢州向全球发布招商政策 “C位”留给企业家 乡村振兴产业之星、建筑产业之星、商贸产业之星……3月31日,100余位民营企业家肩披绶带,走上领奖台接受表彰;台下,企业家坐在会场正中间,市领导分坐两侧,“C位”留给了企业家。 3月31日,浙江衢州举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一个鲜明的特征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