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浙江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部门积极作为,灵活解决企业困难;“减材料、减环节”,做到监管不缺位、工作少扰企;加快审理流程,企业办事“一次都不用跑”……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一系列“放管服”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施,正加快推动浙江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有序开展。
两个月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工厂缺工人、车间缺原料,眼看就要减停产。在浙江省桐乡市,巨石股份有限公司紧急开会,最终拍板:不减产!
不减产,实属不得已——一条玻纤生产线,从窑炉点火那一刻起,8年内不能熄。一旦减停产,损失没法算。
企业有难处,盼政府帮忙;但疫情防控正吃紧,严管不能松。这矛盾怎么解?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成了不少企业的期盼。
推出“云审批”,灵活助企解难题
疫情期间,复工复产,企业最怕什么?
“如果政府部门墨守成规,政策放不开,那我们当时复工就难了。”巨石股份采购供应部总经理孙兆华说。
2月中旬,企业从富阳找到原料供应商后,遇到难题——当时,陆路交通基本行不通,运原料只好走水路。因为疫情防控规定,装运原材料的船舶行至桐乡和湖州交接的一河道卡口时被拦下了。彼时,两地还没有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水运通行的相关规定。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是否可以想出解决办法呢?”孙兆华尝试向桐乡市经信局求助。很快,经信局与海事部门对接,在严格落实防疫检查后,船舶顺利通行。
采访中,不少企业主告诉记者:企业最怕相关部门不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具体表现为:只顾“照章办事”、不顾企业困难,对权力明放实收、对问题推诿扯皮……
“只要肯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位于宁波市宁海县的一家生物药业公司的项目负责人王尧感慨。3月初,该公司的一个项目进入环评阶段。按以前的评审模式,审批机关需委托评估单位联系好各地专家召开现场评审会,流程复杂。
“如果政府部门拿原有的规章来限定我们,我们最近就很难复工了。”王尧当时很发愁。
事情反馈到宁海县政务办办证业务科,科长张坚敏表示:“如果坚持企业现场办评审会,我们不担责任,但企业生产进度就耽搁了。”
问题怎么解决?政务办立即召集各办事窗口负责人进行研讨,最终发现:商定评审没有相关法规规定必须采取面对面现场评审的形式。之后,县政务办创新推出“云评审”模式,利用钉钉视频等将专家评审会搬到了网上。
“‘云评审’模式无需专家到现场,既没有违反规章制度,又解决了企业难题,一举两得。”张坚敏介绍,据统计,近一个月来,宁海县通过“云评审”完成水保、环评等相关审批7次,加速各类建设项目落地。
创新监管模式,复工不再有“掣肘”
疫情期间,监管部门不能如往常一般对企业开展监管,怎么办?
监管当然不能松,“减材料、减环节”等工作方法应运而生。
在湖州市吴兴区爱山街道的聚星103众创空间,许多企业已经复工。复工是否需要备案?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松法表示:“达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我们取消了备案,简化了复工审批手续。”
自2月中旬起,浙江各地逐步实行企业复工“备案制+承诺制”,改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达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不再需要等待政府事先勘定和出具勘定意见,只需线上完成复工申报即可复工,全省复工复产工作全面提速。到3月,随着防疫工作取得进展,这些防疫期间的临时举措已适时取消,浙江进一步取消备案,直接复工。
企业恢复生产,监管部门如何做到监管不缺位、工作少扰企?
近年来,浙江聚焦有效执法监管、完备信用体系,建成运行全省统一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全省一体化信用系统,以数字化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疫情期间,杭州市桐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借助“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复工专项检查。企业只需在平台自报情况,将各项相关内容以表单、照片等形式上传,工作人员即可在线审查资料,实现“零接触”监管。
此外,浙江近年来还开发出“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的数据共享功能,为执法人员提供了便利。作为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的综合试点地区,义乌梳理形成全省统一的分类监管事项清单,与国家“互联网+监管”事项实现无缝对接。截至目前,义乌全市32个部门共梳理分类监管事项1386项、监管子项2196项,全部加载到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归集的数据通过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向各部门共享,打破了数据孤岛。
创新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浙江近年来全力推出“互联网+监管”“互联网+督查”工作,使监管工作不缺位、少扰企,在疫情防控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兑现政策承诺,企业“一次都不用跑”
浙江多地还结合“三服务”(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难题。
在台州玉环市,一家名为金壳药业的公司在3月初决定增设一条消毒剂生产线。“疫情期间,如何迅速办好生产许可证?”企业负责人犯了难。
得知企业有需求,玉环市卫生监督所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一方面派出办证审批专员上门指导,一方面连线台州市卫生监督所开展远程视频审批,企业只花了3天时间就拿到了生产许可证。
受疫情影响,位于金华东阳的切割机生产商冀发集团近期资金周转困难。东阳税务部门了解到企业还有一笔500万元出口退税尚未申报,主动联系企业远程申报。很快,500万元退税款就退给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同时,助力复工复产,浙江多地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结合疫情防控需要,推出企业办事“一次都不用跑”。
宁波海曙区推出无证明审批流程,将需要补贴的员工名单盖上公章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平台上传,补贴最快次日就可以发放到账;丽水庆元县百山祖工贸有限公司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填写水电气网报装申请表,供电公司立刻上门服务,报装工作“一次都不用跑”。
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30条、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17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浙江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落地,一条条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承诺不断兑现,推进复工复产工作有序开展。
《人民日报》( 2020年04月20日 11 版)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