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一向以权威著称的《科学》杂志发布报道,荷兰、英国、德国、澳大利亚4国研究机构即将开展一项特殊的临床试验:验证已有百年历史的抗结核疫苗——卡介苗,能否有效加强人体免疫系统,帮助人类抗击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
5月3日,日本爱知学院大学浅原正雄博士也对卡介苗的“抗疫效果”提出质疑。
那么,卡介苗能否助力抗击新冠病毒?科技日报为读者做了一些梳理。
深层联系:卡介苗或能“训练免疫”
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全球关注。古老的卡介苗与新兴的新冠病毒间究竟有啥深层联系?
之所以强调深层,是因为从表面看,二者堪称“风马牛不相及”。卡介苗作为一种疫苗,主要作用是针对性提高人体对结核杆菌的防御能力;而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与结核杆菌相比,从结构到遗传物质都有天壤之别,不会被卡介苗激发的抗体“误伤”。
但是,除了抗体这种特异性免疫武器,人体还有以白细胞为主力的非特异性免疫防线。
近年来,丹麦、荷兰等国研究人员发现,卡介苗似乎能够通过“训练免疫”,即长时间刺激、训练白细胞,强化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从而加强对其他病原体的抗击能力。2018年,荷兰奈梅根雷德博德大学米海·内特亚等人在《细胞L》杂志发文称,接种卡介苗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黄热病病毒感染。
难道说,卡介苗真的能够助力抵御已经席卷全球,传染性强到令人发指的新冠病毒吗?全球研究人员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但除了等待临床试验结果,还有什么其他方法?
论文交锋:正方反方旗鼓相当
聪明的科学家们想到,世界各国奉行的卡介苗接种政策各不相同,中、日等国要求新生儿普遍接种,美国、意大利等国则全凭自愿,只要对比分析不同政策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或许就能看出端倪。
于是,从3月底到4月底,医学类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兴起了一场隔空论战,主题就是各国疫情严重程度与卡介苗接种政策是否相关。
3月28日,纽约理工大学冈萨洛·奥塔祖等发表文章《普及卡介苗接种政策与降低新冠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在中高收入国家中,意大利、美国、黎巴嫩、荷兰和比利时5国从未普及接种卡介苗,每百万人中约有264.9人感染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百万感染率264.9),病亡人数为16.39人左右(新冠肺炎百万病亡率16.39);而其他55个普及接种的国家,这两个数字分别为59.54和0.78。同时,从趋势上看,普及接种的时间越早,百万感染率越小。因此,“卡介苗或能对目前的新冠病毒提供长期防护”。
4月11日,美国贝勒医学院理查德·凯勒迈尔等提出了不同观点。他们研究发现,各国新冠肺炎百万病亡率与普及卡介苗时间没有必然联系,各国新冠肺炎每日病亡率(即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与疫情暴发天数之比)与是否普及卡介苗接种也没有明确关系。据此,文章认为根据现有数据无法得到明确结论。
4月15日,正在领导荷兰“卡介苗抗击新冠病毒”临床试验的米海·内特亚等发文指出,卡介苗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训练“可能是防御新冠肺炎致死作用的重要机制”。为了排除疫情暴发初期检测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内特亚等专门研究了各国新冠肺炎百万感染率达到一定“阈值”后,百万病亡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未普及接种卡介苗的国家增长更快。
4月24日,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阿比特·斯里瓦斯塔夫等发表文章《有没有证据表明卡介苗对新冠肺炎感染有非特异性的保护作用,或是由于缺乏检测而产生的错觉?》,表示如果考虑检测能力差异,卡介苗与各国新冠肺炎病亡率间的关系将不复存在,没有统计证据支持将卡介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计划对新冠肺炎感染或病亡率有任何影响。
浅原正雄通过统计研究发现,在“钻石公主”号上普及卡介苗接种国家的国民与其他国家的国民在新冠病毒感染率和病亡率上没有显著差异;如果充分考虑疫情暴发时间不同,所谓卡介苗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的结论也不再成立。各国疫情可能受到国家控制传染病政策、人的行为变化、群体间的遗传基因差异等因素影响,他认为“接种卡介苗的作用可能相对很小”。
实际应对:采取更为审慎态度
现在,这场论战仍在继续,辩论双方堪称旗鼓相当。相比预印本网站上的热火朝天,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权威期刊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态度。
4月13日,世卫组织指出,当前研究存在很多“混淆变量”,包括各国人口年龄结构、新冠病毒检测率、疫情发展阶段等,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卡介苗可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不推荐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新冠肺炎。
4月30日,《柳叶刀》杂志刊发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世卫组织、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德国波恩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联合发表的文章《对接种卡介苗以减轻新冠肺炎影响的思考》,表示在验证卡介苗有效之前,全球需严格遵循世卫组织的建议。“但如果卡介苗或另一种训练免疫诱导剂能在研制特异性疫苗之前,提供非特异性保护以弥合缺口,这将是应对新冠肺炎和未来流行病的重要工具。”
所以,卡介苗能否助力抗击新冠病毒?恐怕我们还需耐心等待临床试验揭晓谜底。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