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桐乡首推“时间银行”让法律服务“云上走”

杨茜

2020年05月30日09:19  来源:嘉兴日报
 
原标题:桐乡全省首推“时间银行”让法律服务“云上走”

“我是通过网上平台求助的,后台的陈珊珊律师不光耐心为我分析,还延伸线下服务,很快就帮助我处理了麻烦事。”这段时间,企业工作进入正轨,尽管忙碌,嘉兴桐乡市梧桐街道某企业负责人吴先生仍念念不忘要尽快联系浙江国毅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珊珊,请她做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

吴先生在桐乡做纱线生意。今年年初,他和客户发生了合同纠纷。经人推荐,得知如今在桐乡不出家门,手机操作就能获得专业法律服务,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登录“易咨询”(有法码)小程序求助,在律师帮助下追回了部分损失。

为有效解决以往线下法律服务时间局限、覆盖面窄、形式不灵活等问题,结合新时期企业和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今年,桐乡市委依法治市办出台《桐乡市在线法律服务时间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推出“法律服务时间银行”机制,以线上服务转化为量化积分、与线下法律服务时间置换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线上公益法律服务。

桐乡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该机制,他们推出在线暖企“十二条”举措,全面推行“云体检”“云咨询”“云调解”“云公证”“云普法”等智慧服务模式,有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实现了暖企和便民服务“一键通”。

“有法码”小程序是今年3月初由桐乡市司法局专门针对企业研发的。企业主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选择后台律师作为其公益法律顾问,并自主填报法治体检问卷,签约律师就会根据问卷,在线免费出具法治体检报告。“不接触”“零跑动”的方式,最大程度为企业排查和解决复工复产法律风险提供便利。推出以来,已开展线上法治体检371次,提供法律意见建议407条。

实际上,为方便更多群众,早在今年1月,桐乡就升级上线“云司法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小程序,搭建我要咨询、我要调解、我要援助、我要公证、我要鉴定、我要查询、我要学法七大板块,全方位满足群众个性化法律需求。同时,优化小程序中的法律咨询模块,嵌入村(社区)已经布设的智能一体机,最大化地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截至目前,该模块已嵌入高桥街道、石门镇、濮院镇等的50余个村(社区)的智能一体机,后台共计入驻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92名,提供线上法律咨询2056人次。

充分运用“浙里调”“云司法”小程序等指尖调解方式,桐乡还对企业复工复产后发生的物业租赁、劳动合同、债权债务等一般性矛盾纠纷,引导进行在线调解办理。疫情发生以来,已在线调解涉企矛盾纠纷37起。其中,濮院试点推出的“易调解”小程序,作为一款矛盾纠纷化解智能辅助工具,可以实现人工智能咨询、在线音视频调解、卷宗自动生成、电子数据存证、矛盾纠纷大数据分析等功能。

工作多年,濮院司法所调解员宋华斌感受最直接。以前,都是通过线下传统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无论是调解员还是矛盾双方,都要牵扯不少精力。现在,即使矛盾纠纷双方不便见面,也可通过线上调解的方式处理纠纷。今年5月,他就调解了这样一起货款纠纷。甲方在湖州,身体不好,不便过来。乙方在濮院,欠着甲方1万多元加工费,始终未支付。司法所介入后,做了不少前期工作,最终,通过在线调解、协议网签等,平息了双方纠纷。

通过12348浙江法网、“桐乡公证”微信公众号、“云司法”小程序等,桐乡市公证处还积极为群众提供“面对面”公证咨询服务。黄某年前回了江西老家,后一直未回桐乡。3月初,他有一个商标急着转让,要办理转让公证。通过电话咨询,在公证处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通过“桐乡在线公证”小程序在线完成个人身份信息填报、人脸识别、商标注册证上传、受让方身份信息填写等步骤,提交了在线办理申请。公证人员第一时间受理,20分钟不到,黄某就通过电子邮箱接收了该电子公证书。仅借力“桐乡在线公证”小程序,今年初以来,桐乡市公证处已经受理涉企在线公证507件。

此外,桐乡还充分利用三级法律服务团资源,开设“梧桐法学堂”云课堂,通过抖音直播、视频录播等方式开展《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线解读。今年已开展线上普法56场次。

随着桐乡法律服务“云模式”的广泛运用,法律风险“码上扫”、法律问题“掌上问”、矛盾纠纷“线上调”、商标转让“网上办”、法治宣传“云上听”,正日益成为群众的生活日常。

(责编:祝舒铭、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