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浔:“数字+生态”绘就“淡水渔都”绿色发展底色

2020年06月11日21:45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人民网湖州6月11日电 (王丽玮)“溶氧量10.1mg/L,水温29.3℃。”点点鼠标,一养殖户131亩鱼塘各项数据就显示出来。近年来,湖州南浔通过生态数字化养殖,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南浔区素有“淡水渔都”的美誉,拥有水产养殖池塘18.8万亩,年产量14.3万吨,年产值25亿元。长期以来,因渔业养殖尾水污染的问题,一度陷入发展的困局。

沈国根向记者介绍循环生态养殖系统。王丽玮摄

从2016年起,南浔区创新探索“跑道养鱼”新模式。在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供应链研发中心总经理沈国根向记者作了介绍。净水池里的清水不断注入像“跑道”一样的养殖槽,同时,沉淀在最底层的脏水通过虹吸排污管网排到截污池,然后经过一系列物理净化后重新进入到净水池。水体24小时保持清洁,鱼儿在槽中奋力游动,就像是在跑步“健身”。

“池塘内循环生态养殖不仅实现养殖尾水的零排放和循环利用,还提高了养殖产量和渔产品质量。”和孚镇漾东村养殖户算了一笔账:单一生产期内可放养鳜鱼苗种100万尾,产值达3000万元。

借助物联网,鼠标点点即可实现增氧投饵。王丽玮摄

不仅如此,借力物联网技术,当地养殖户还实现“手机上养鱼”。在庆渔堂24小时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上记者看到,联网鱼塘实时情况清晰可见,点点鼠标,就可以实现增氧喂料。

原来,联网鱼塘在塘底放有监测传感器,鱼塘边的表箱连着远在镇上的监控中心,水温、含氧量等信息可及时发送到渔民的手机上。通过物联网水质监控服务,不仅能把鱼浮头死亡率降到近乎零,并减少渔民深夜巡逻的强度,还可降低电耗15%以上,提升产量10%。

据悉,截至去年,南浔区已建成现代渔业园区5个,推广养殖跑道300条,美丽渔场28家,健康养殖示范户300户,完成渔业养殖尾水治理18万亩,西部渔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责编:王丽玮、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