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浙西南 绿色新丽水

浙江丽水:昔日闹革命的山沟沟 今时奔小康的金窝窝 

王丽玮

2020年06月19日14:51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保护好生态环境,能卖出大价钱。”大洋镇83岁的王玉秋老人说起这新鲜事,兴奋不已。日前,丽水首例基于GEP核算的市场化交易生态产品落地,一企业向大洋镇支付279.28万元购买光伏发电项目所在区域的调节服务类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丽水是浙江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同时又是“浙江之肺”,森林覆盖率81.7%。近年来,当地秉持“两山”理念,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争取高质量绿色发展,2019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31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农民收入增幅全省“十一连冠”。

红色资源“活”起来

“周恩来视察小顺浙江铁工总厂纪念碑”“冯雪峰同志疗伤旧居”“小顺-梅湾红军古道”……近年来,云和小顺村通过挖掘和整理抗战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村里推出了党课套餐、军事课堂、爱国主义报告会等活动,同时,还创新性地设计出红色印记、红烧党参等“红八碗”系列特色农家菜。截至目前,小顺村有20多户从事乡村旅游,14户从事农家乐,参与户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云和小顺村,当地党史专家介绍革命历史。丽水宣传部供图

丽水共有革命遗址429处,遗址总数位居全省前列。1927年1月,浙西南第一个党支部在遂昌建立。从此,革命星火迅速燃遍整个浙西南。刘英、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都曾在丽水留下过光辉的战斗足迹,由此缔造了“浙西南革命精神”。

如何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近年来,丽水探索用丰富密集的红色资源开路架桥,将旅游、摄影、民宿与农产品等节点悉数连接,串起一条“红绿”融合之路。去年5月,丽水市集中推出10条“浙西南革命精神”红色之旅精品线路,引导游客欣赏美景同时,重走一段红军路、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吃一餐红军饭、听一堂革命历史课。

在莲都区,村民参观展览了解革命历史。丽水宣传部供图

莲都区仙渡乡皂树村是著名的“和合起义”发生地。如今,这里将建设丽水重要的红色文化平台——北乡革命纪念馆以及地瓜公园。通过地瓜公园的建设,皂树村有望培育出一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地瓜经济体”。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莲都区将立项红绿融合项目4个,总投资15521万元。

去年8月,丽水发布《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作为全国首份“红绿融合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到2021年丽水将培育红色乡村示范乡镇40个以上、红色乡村示范村100个以上,红色教育培训年接待人数增速达到15%已上,年接待红色旅游人数增速达到15%已上。

绿色发展添动能

“百兴的菇酱帮忙备两盒,还有庆元黄粿帮忙备三盒……”在“丽水山耕”生态精品农产品旗舰店,老板王令玲忙着接订单。由于产品品质优,且有追溯体系,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与信任,让其不仅线下卖得“火爆”,线上同样热销。

丽水生态资源丰富,优质山货众多。早些年,这些山货品类多而散、生产主体多而小,销路受限,卖不上价。2014年,当地创建覆盖全品类、全区域、全产业的地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通过基地直供、检测准入、全程追溯等标准建设,目前“丽水山耕”品牌销售额超80亿元,产品平均溢价率30%以上。

创品牌只是当地红火“生态经济”路径之一。近些年,当地通过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绿水青山“生金”。

丽水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点绿成金。雷宁摄

水源涵养,5152.19万元;气候调节,5449.46万元;负氧离子,8.44万元……在丽水市遂昌县大柘镇大田村生活了大半辈子,85岁的村民程万能头一回听说村里的山、田、林、水甚至空气都有价。2019年5月,大田村作为全国首个村级GEP核算试点村,完成了2018年GEP核算评估工作,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达1.6亿元。

5月19日,大平山光伏发电“农光互补”项目落地大洋镇,协议中首次出现了“企业购买生态产品”条款——企业通过向当地生态强村集体经济有限公司支付279.28万元,购买项目所在区域的调节服务类GEP。丽水市发改委主任饶鸿来表示,通过创新探索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有助于形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相互支撑和转化。

好山好水更引得“金凤凰”栖息。在龙泉,一座以当地生态大数据为基础,集合光伏、生物质燃料等清洁能源生产,高效低耗的世界性绿色生态示范工厂高速运转,通过大输液系列产品生产,去年创收近10亿元。国镜药业总经理牟春雷表示,因当地水好、杂质少、硬度低,可以延长生产所需过滤器使用寿命,每年仅水处理就可为企业节约137万元。

据悉,去年丽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6家。丽水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增幅全省第二,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9%。

红绿融合富民生

“30元一包的草药,一天能卖七八包,一个月增收2000多元”。在遂昌王村口镇“1935文旅古街”上开店的72岁的低保户张荣贵说道。前年,遂昌挖掘红色资源,重建了当地一条100多米长的红色古街。在这条街上,街容、街貌、业态,乃至用以流通购物的“苏币”,都重现了1935年红军挺进师进入该镇时的情景。借助乡村旅游,困难群众走上了致富新路。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保障民生。近年来,以“绿”为本底的丽水,深入践行和创新两山理念,走出了“红绿”融合的新路子,老百姓收获“金山银山”。

“去年,合作社销售额达到一千多万。”遂昌甜蜜园蜂业专业合作社张根土介绍道。“在‘丽水山耕’品牌的助推下,好产品卖出了好价钱,丽水农民也由此实现了增收致富。继“丽水山耕”之后,“丽水山居”集体商标也注册成功,成为富民增收新引擎。

“红绿融合”实现富民增收。程昌福摄

斋郎村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去年4月28日,总投资4000万元的“斋郎军旅小镇”暨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项目正式开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带动村内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教育的发展,形成‘红+绿’两色相间发展的新格局。”斋郎村党支部书记叶伙有说,“该项目已完成红军广场、红军医院、城墙扩建、红军讲堂、人工红军湖等项目建设。”2019年斋郎村接待游客3万余人,民宿、农家乐综合收入350余万元。

据了解,去年丽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31元,同比增长10.1%,增幅排名全省各市第一,实现农民收入增幅全省“十一连冠”;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1元,同比增长14.5%,增幅保持全省第一。

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表示,丽水将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核心战略定力,全力做强做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推动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行稳致远,让高颜值的生态环境与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满足丽水群众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追求。

(责编:王丽玮、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