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廊有“廊长”、小巷有“巷长”、道路有“路长”……

宁波鄞州陆家堰村“六长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王博

2020年07月23日08:53  来源:宁波日报
 
原标题:长廊有“廊长”、小巷有“巷长”、道路有“路长”……鄞州陆家堰村“六长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是重要一环。这几天,尽管天气闷热,但作为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陆家堰村的一名“廊长”,七旬老人陈国英仍然每天到村公园长廊里打扫卫生、擦拭座椅。

陆家堰村于去年底建立“六长制”,全村的大马路有“路长”、小巷有“巷长”、公园有“园长”、停车场有“场长”、长廊有“廊长”、河道有“河长”。“六长制”实施以来,全村120名村民志愿者“走马上任”,除了做好日常保洁工作,他们还要负责“责任田”内的治安管理和村民矛盾调解。

陆家堰村常住人口2000余人,外来租房人口占半数以上。村党支部书记姚宏法2008年上任以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形成了“看起来人人被约束、到头来人人得实惠”的乡村治理新模式。12年间,陆家堰村从曾经的“贫困村”“脏乱村”“上访村”,华丽转身为全国文明村、浙江省卫生村,村集体经济由6万元攀升到70万元,村庄管理也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制度体系。

这一次,以实施“六长制”为契机,村干部带头干、志愿者抢着干、引导老百姓一起干,将辖区治理责任细化明确到道路、街巷、公园、河流、长廊、停车场等公共场所,打通了村庄治理的“最后一米”。

路灯坏了、垃圾没及时清理、河边有小孩玩水、凉亭里有人乱丢烟头……发生在村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少不了热心的“六长”们的参与,甚至邻里乡亲吵架,不需要村干部出面,他们也会热心调解。

陆家堰村社保员、大学生村官张月妃说,“六长制”施行后,村民责任心增强了,村环境更加干净,“环境美了,大家更有干劲了”。

(责编:张帆、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