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清流入太湖

湖州推进控源截污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

吴丽燕

2021年01月05日08:41  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涓涓清流入太湖

冬日的南太湖畔依旧热闹,一拨拨游客打卡拍照、品尝湖鲜、欣赏美景。

太湖流域处于长江经济带,因太湖而得名的湖州,多年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17年,南太湖流域获批成为全国首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之一。通过治理,湖州有效实现了控源截污,入太湖水质连续12年保持Ⅲ类水以上。

朱巨建是湖州南太湖公用事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每天都会巡查渔人码头上的油污井、入河排水口情况。“地下室排油烟扇未采取措施”“地面油污较多”……一旦发现问题,他会一一记录,并形成问题清单,告知商家整改。

朱巨建介绍,位于太湖近岸水域的渔人码头,占地2.2万平方米,聚集着各类餐饮商家22家,全年产生油污15吨以上。“我们确保不会有一滴污水流入太湖。”朱巨建的自信,源于渔人码头开展的“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他说,通过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在雨水井口加装不锈钢网片防止生活垃圾进入等举措,渔人码头全面完成了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截污纳管工作。此后,更是将油污井、入河排水口的排查作为常态化工作。

“以前,我们不懂雨污分离,洗菜、洗碗水倒入雨水井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大家环保意识越来越高了,员工们都很注意。”看着店内座无虚席,滨湖世家饭店负责人胡在霞感触颇深,“这两年太湖水越来越清,岸边环境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自然也越来越红火!”

为了让太湖水更清,湖州对太湖沿线65.5公里岸线向内纵深2公里范围内的769个排放口,开展“查、测、溯、治”工作,并形成常态化机制。此外,自2018年起,湖州全域推进工业集聚区、居民生活小区等“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859个“污水零直排区”单元建设。

距离太湖30多公里的长兴县和平镇城南工业园区内,浙江锦尚合成革有限公司排水排污一直备受关注。眼下,一条条可视化管道让负责安全环保的行政办主任韦选仕安了心。“我们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将原本埋在地下的管道明管化,再也不用担心因管道破损出现废水外渗的情况了。”韦选仕说,公司成立之初就有污水处理站,如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汇聚处理达标后部分可循环利用,部分再流向污水处理厂处理。

和锦尚一样,目前和平镇城南工业园区内28家企业已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公共污水管网也已完成整改。和平镇农业农村办主任李效平说,他们守护好每一条河流,就是要确保涓涓清流汇入太湖。

持续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也是南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不久前,作为南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骨干工程之一的环湖大堤浙江段后续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包括环湖大堤达标加固、长兴平原入湖河道整治、湖滨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程。建成后,环湖大堤浙江段全线将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不仅能大幅提升太湖流域特别是杭嘉湖地区的防洪保安能力,还可改善太湖水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

渺渺烟云,悠悠水韵。如今,从空中俯瞰,南太湖65.5公里的黄金岸线,湖水干净了,湖岸更整洁了。秀美的太湖风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投资建设者。总投资超250亿元的太湖龙之梦乐园70%以上业态已开业,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游客的休闲度假目的地;由原先的“排污大户”造纸厂改造而成的湖州影视城,迎来一个又一个剧组。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南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就是为了让太湖水更清,这是我们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应尽的责任。”湖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十四五”,该市将继续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统筹谋划流域产、城、人、水等重大经济社会活动,系统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措施,纵深推进南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责编:康梦琦、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