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穷乡村来了“领头雁” 闲置地成了“聚宝盆”

金忠耀、沈婷婷

2021年03月02日11:21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我们村底子不算富裕,前几年去跟银行借900万,是不是步子跨得太大了?”在浙江长兴画溪街道竹元村居民区第三届户主大会上,村民周晓丽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此话一出,礼堂内顿时炸开了锅,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

“喏,大家看看外面的楼,之前贷款900万造的人才公寓,去年已经有320万的收益了。”面对村民们的提问,村党支部书记许建勇扬了扬手里的村集体收入账本,继续说:“刨去各种开支,只需要五年到六年的时间就可以收回租金,把900万贷款全部还掉。大家一定要沉住气,再往后就全是纯收入了。”

看到村民们纷纷点头,许建勇继续向村民们谈起了村子的发展规划。

礼堂里,不时传来讨论的声音。礼堂外,绿荫环绕,排屋林立。在2016年之前,竹元村还一直戴着“后进薄弱村”的帽子。那时,村集体年收入仅有4000元,负债却高达300多万。

看到家乡的情况,许建勇萌生了回乡的想法。当时,家里人劝他别接手这个烂摊子,他没听,他觉得全国都在搞乡村振兴,自己家乡不能掉队。

于是,许建勇辞掉了城市的工作,回到了村里,和村两委工作人员一边梳理村集体资产,一边思考出路在哪儿。

通过深入、细致排摸,许建勇了解到,辖区龙头企业超威集团恰巧需要解决高管人才住宿难题。当时,他整个人都兴奋了,因为人才公寓楼项目一旦成功,竹元村就能变“输血”式发展为“造血”式发展,一举摘掉“后进薄弱村”的帽子。

2018年,竹元村盘活村里2.46亩闲置土地,并号召周边六个兄弟村一起,“抱团”建设新能源小镇人才公寓楼项目,该项目在2020年已经实现增收320多万元。按照竹元自持52%、其余村各持8%的股份计算,去年,竹元村已经收益了160余万元。

在2020年村社“两委”换届时,许建勇以高票当选新一届党支部书记。“群众信任我,我定不会让他们失望。”许建勇说,人才公寓楼项目让大家伙儿都信心满满,也正是有了这股干劲,他们又开始了新项目的筹划,“接下来,我们要建一个9600多平方的标准厂房,计划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每年的租金180万元左右。”

(责编:康梦琦、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