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员”来助力 “东海渔嫂”谱写社会治理新篇章

郭扬

2021年06月18日16:54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浙江舟山素有“东海鱼仓”之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儿的渔家儿女靠海吃海、耕海牧渔。在这里,男人为渔夫,出海打渔;女人则为“渔嫂”,留守后方。

随着时代发展,舟山早已从孤悬海岛迈入了自贸时代,渔嫂也从“留守人群”的代名词,成长为建设舟山群岛新区的磅礴巾帼力量。

“要办证?”“是船检合格证、船舶登记证书还是捕捞许可证?”……对于船老大来说,上岸办事一直是“老大难”。如今,“东海渔嫂”帮你“一站式”办理。

在岱山县抲鱼人渔业专业合作社,“东海渔嫂”代办员们早已成为海洋与渔业业务窗口的熟客了。

“虽然只是代办一些证件,但对渔民来说,节省了他们很多时间。”夏完儿是抲鱼人渔业专业合作社渔嫂党支部书记,也是“东海渔嫂”代办员中的“排头兵”,自休渔期以来,她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合作社和渔业业务窗口间。

“渔民捕捞作业繁忙,休渔期是难得的休息时间,而且他们对于船舶办证等业务流程也不熟悉,我们帮他们全程代办。”夏完儿说,除了代办服务,渔嫂们还趁渔民休憩,敦促他们办结相关证书。仅仅去年休渔期就累计帮助渔民考取了船长证、大副证等2000多本证书。

为提高代办效率,渔嫂们还会定期学习渔业政策和知识,增强服务能力。“只要有什么新的办理流程下来,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学习。”夏完儿表示,学习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服务渔民,让他们安心生产。

“大事小事找渔嫂。”对于普陀浦西社区居民来说,“浦西红渔嫂”值班电话就是“万能钥匙”,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很多时候都是些邻居间的矛盾。”在“东海渔嫂”调解员翁定菊看来,即便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处理不好也会成为大事。

“就在前段时间,邻居间因为污水管道破裂问题产生了矛盾,还差点动了手。我们及时赶到,给双方做了思想工作,最后大家言归于好。”翁定菊说,类似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通过她们的调节,矛盾都基本在末梢得以解决。

“民间纠纷,解决的重点常常在一个‘情’字。只要解开双方心中的疙瘩,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翁定菊说,通过近两年有关婚姻家庭、反家暴、社区矫正等政策、法律法规知识讲座的学习和人民调解技能培训,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调解成功率也越来越高。

“浦西社区是一个居民人口相对比较集中、外来人口相对密集、人员结构复杂的老建城区。”翁定菊说,截至目前,渔嫂们调解的纠纷案已超过1000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

调解员解决矛盾纠纷,渔安员做好渔业安全防范,助老员为老年人提供帮助,禁毒员开展禁毒宣传……随着“东海渔嫂十大员”队伍的设立,“东海渔嫂”团队逐步呈现出专业化、多元化的特点。“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学习培训,引导其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等。以专业参与、专业介入和传帮带等实践指导形式,引导渔嫂有效参与社会治理。”舟山市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2020年以来,该市已举办各类渔嫂业务培训班180余场次。截至目前,舟山已组建“东海渔嫂”专业化队伍382支6000余人。

“东海渔嫂”反诈员在船头宣传反诈知识。舟山市政法委供图

除了以代办员、调解员等“十大员”身份参与社会治理外,“东海渔嫂”还为家里“添砖加瓦”。

在岱山江南村,渔嫂们纷纷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吆喝起了自家渔船上的产品。2018年,渔嫂们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创立了“渔嫂·家”微商品牌。

“以往船老大都把鱼货批发给鱼贩子,现在我们渔嫂通过微信直接卖给客户,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利润。这两年大家生意越来越好,平均每个渔嫂都能卖出去十万元左右的鱼货,为每艘船增收4到5万元。”江南渔嫂协会会长林波说,自己还和两位伙伴创立了工作室,除了售卖生鲜,还把海鲜制作成鱼干、酒糟鱼、玉秃鲞和蟹酱等海鲜制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每年都能收入七八十万元。

(责编:郭扬、康梦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