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武义第一书记驻村解难题

李增炜、朱跃军

2020年10月15日08:57  来源:金华新闻网
 
原标题:武义第一书记驻村解难题

“董大爷,村里修自来水管网,本来对大家都是好事。现在您和邻居为了这么点事搞得不愉快不划算,有什么疙瘩今天我们坐下来面对面说说……”日前,在金华武义县茭道镇董村,90后驻村第一书记彭凯利用假期,前往调解因自来水管道施工引发的邻里纠纷。彭凯把两家人拉在一起,请来村干部见证,逐步化解双方矛盾,不耽误节后施工。

自6月起,茭道镇年轻干部彭凯入驻董村担任第一书记。“董村历史遗留信访问题较多,要想开展好工作,就得住进村、沉下心、俯下身,才能赢得大家信任。”他与村干部活用村规民约、村民代表大会等,一星期内连续化解三起纠纷;以审计手段及时理清村级账目,规范村级招投标工作。彭凯的真心实干,很快获得干部群众的认可。

今年以来,武义县为推动基层治理,从部门和乡镇街道选派258名驻村第一书记,督促指导所驻村党组织开展工作,队伍中80后90后干部达到136名,有效破解村班子老龄化严重的现状。

为提升青年“书记”履职能力,武义以业务实战、一线考评、县级争先比武等形式,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大学习、大比武活动,力争培育一批上懂相关政策、下知群众需求的全科干部。“作为村里的领头雁,只有自身过硬,才能获得大家的信任,更好地帮助村庄建设。”新选派第一书记中最年轻的诸葛幻幻大学毕业没多久,从校门进入农户家门,第一书记的工作给了她许多成长的机会。

以服务干事作为评判标准,武义着力督促干部围着群众需求转。出台《“第一书记”(专职驻村干部)管理办法》,细化第一书记工作职责,并建立专职驻村容错纠错、考核激励办法等机制,实现从群众找干部办,到干部上门办。在柳城畲族镇县前村,27岁的驻村干部金璐洁走访中得知,低收入农户郑荷英因为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金璐洁与村里商量,聘请郑荷英当垃圾分类协管员,让她既有了收入,又能照顾家庭。

青年“书记”驻村,也推动了资源和新观念下沉。针对一些老龄村薄弱村的发展弱势,武义在选派第一书记时充分考虑干部的专业范围、职责领域,“对症下药”补短板。白洋街道深万村因历史原因,近十年时间没批过宅基地,驻该村第一书记金麟昌凭借在街道城建办积累的工作经验,与村干部深入调研摸排,仔细甄别审批资格,于8月份顺利批下28幢宅基地。新宅镇胡弄村有七成以上是老人,村中设施落后、缺少主导产业,来自财政部门的驻村干部全凌霄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该村预算36万元的村庄道路修建现已成功立项。

(责编:张丽玮、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