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龙游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潜力 变“输血”为“造血”

梅玲玲、叶晓倩

2020年07月30日08:40  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老廖的奔富“三部曲”

烘干、打叶、捆扎……一系列动作娴熟而又充满力量。

每天早晨太阳还没升起,老廖就和老伴忙开了。竹木加工棚里,成垛的竹叶、竹枝材料有两三米高,可在他们眼里,这些不仅是扎制扫帚的材料,还是致富的宝贝。随着村里的特色产业越来越多,老廖的增收之路也越走越顺畅。如今,他家已不再是低收入农户。

就地取材扎扫帚

老廖今年61岁,全名廖荣根,是衢州市龙游县罗家乡荷村村村民。

老廖的竹木加工棚就位于荷村村的路口,四周竹林环绕,蜿蜒的罗家溪穿村而过。“烘干的竹枝要马上打叶,否则会受潮。”他边说边加快手上的动作。

其实,老廖会的手艺不少。年轻时,他外出打工,给人烧过砖窑、养过鸡,家里的开支和两个孩子的学费主要都靠他。“饿,饿不死;富,富不起来。”老廖回想起以前的苦日子感慨万千,那时,一家人就住在这个简陋的加工棚里,一到冬天四处漏风。

转眼到了2018年,当时毛竹价格持续走低、市场疲软,省委政研室与荷村村结对,并和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发展规划,鼓励扶持竹产业精深加工,老廖看到了机会。

说干就干。老廖先到表弟家的扫帚加工厂参观学习,发现扫帚加工投入不多,技术也不难,但利润不错。“扫帚的原材料就是竹枝叶,村里有这么多毛竹,刚好可以就地取材。”有了原材料,他又先后采购了烘干机和打叶机,和老伴通过扎制扫帚,平均每天净赚500多元。

“毛竹一身是宝,通过精加工,增值空间很大。”谈及未来,老廖充满期待,乡、村两级干部正积极与工艺品企业对接,准备代加工杯垫和梳子,“工艺品的利润可比扫帚高多了!”

拜师学艺做发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依靠扎制扫帚,老廖慢慢还清了之前欠下的债务,生活也有了改善。空下来时,他忍不住会想,如何能让日子过得更好。

“老廖,你今年发糕能否多做点,我要买些送朋友……”去年12月,老廖接到了不少亲朋好友向他预订发糕的电话。在龙游,一到过年,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吃发糕的习俗,老廖习惯自己动手做,然后送给亲友。

恰逢那时,通过电商扶贫结对帮扶,村里准备在线上开设村集体商城,销售村内非标产品和村外的标准化产品。

“既然大家喜欢吃我做的发糕,干脆多做些放线上卖吧。”老廖热情高涨,他的女儿也在微信朋友圈帮忙“吆喝”。做发糕需要糯米与粳米,众多订单一下子用光了自家种的两种米。

按照原有糯米与粳米的比例,老廖发现到市场上购买的米做出的发糕却不香软蓬松。

咋回事?老廖向做发糕的老师傅请教,并拜他们为师,边实验边改良,发现不同品种米的软硬度也不同。

“发起来啦!发起来啦!”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廖琢磨出了糯米与粳米的最佳配比。看着刚蒸好的发糕雪白松软,气孔细小均匀,他也长长地松了口气。忙完,算算账,短短一个月,老廖做了数千个发糕,扣除成本,净赚3万多元。

致富新招种黄茶

一门手艺看似简单,内里却大有学问。通过做发糕,老廖越发明白,要想掌握好一门手艺,就得从头学起,没有捷径可选。

村里的乡村振兴讲堂每两个星期就会推出一个课程,只要与黄茶有关的内容,老廖每次都会到场。

老廖有自己的想法。扎制扫帚、做梳子等都是体力活,随着年龄的增大,会力不从心;发糕是季节性产品,只有过年那段时间才是销售旺季。而黄茶是乡里发展的主导产业,只要种好了,就是一笔长期可持续的收入。

看到产业前景好,老廖今年也试种了一亩。说话间,他领着记者来到了自己的田地,一株株茶树苗正迎风挺立,长势喜人。而在田地不远处,就是他家新建的三层高楼房。

“只要肯学肯干,日子就会越来越好。”老廖笑着向记者说出了心里话。

(责编:张帆、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