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龙泉由散到聚绘就富民安居图

徐小骏、叶炜婷

2020年08月06日09:17  来源:丽水日报
 
原标题:龙泉:由散到聚绘就富民安居图

弹指十三年,畲乡迎巨变。

走进丽水龙泉竹垟畲族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间具有畲汉文化特色的长廊、广场、亲水平台和农家别墅,如今,这里俨然成了一方令人神往的诗意田园。可十多年前,竹垟却是全省重点扶持的“211”欠发达乡镇之一。

现年48岁的雷阳发,回想起十多年前那个飘着蒙蒙细雨的冬日下午,心底依旧泛起阵阵暖意。2007年1月22日,腊月初四,他刚搬进金田村下山脱贫小区不久,家里就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冒着严寒、顶着风雨,来到竹垟走村访户,考察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和脱贫致富等情况。

当习近平走进雷阳发家时,雷阳发和妻子正在客厅休息,得知站在面前和蔼可亲的人是省委书记后,夫妻俩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兴奋地带总书记参观了新房。”雷阳发回忆,总书记还打开了菜橱和锅盖看我们吃什么菜、烧什么饭,鼓励我要抓住下山脱贫的政策机遇,通过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早日实现致富奔小康。

十多年来,龙泉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把下山脱贫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途径,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展示建设维护“重要窗口”的重要内容,集中力量引导和推动农民下山脱贫,取得了较好成效。其中农民收入连续十三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低收入农户收入连续八年保持14%以上增长,26县发展实绩考核连续五年列入第一档次、实现“五连优”,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连续两年获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通报……

地处浙闽赣边境的龙泉,山多地广,很多群众居住在偏远山区,下山搬迁意愿强烈。“按照总书记‘要做到移民移得出、安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指示,我们始终做好规划、整合、精准三篇大文章。”龙泉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不足100人,海拔800米以上自然村有375个”的基本市情,龙泉按照政府引导、群众意愿、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原则,先后编制实施三轮《龙泉市异地搬迁五年规划》,在城区和高速公路Y轴沿线,规划100个下山脱贫集聚小区,计划生态搬迁10万人以上。2018年,龙泉又谋划实施“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明确上凉亭区块、松溪弄1号区块、炉田工业区1号地块等为项目用地,规划搬迁2万人以上。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安置小区85个,搬迁农户1.8万户7.2万人。

姜国梅一家原先居住在小梅镇半边月村坪坦自然村,房子建于上世纪60年代,早已破旧不堪。去年,村里乘着“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的东风,开始建设异地搬迁安置小区。同年,姜国梅一家就搬出了老旧房,住进了宽敞舒适的小洋房,小区周边绿化、商店、公园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搬到这里,感觉像是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姜国梅开心地表示。

此外,在下山搬迁安置模式上,龙泉还创新推出“联建式公寓套房、企业开发代建、‘市场化+’建房”三种模式,实现安置价格最优惠、实施最便捷、地段最优越、农民利益最大化,尽最大努力降低农户搬迁成本。其中在城区南大洋、河阳地块建设农民公寓,实施企业代建、政府回购模式,让1215户农户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了新房,圆了城市“安居梦”。

搬下山后,如何使低收入农户富得起来、融得进城?也是龙泉一直努力的方向。作为异地搬迁、库区移民大镇,安仁就通过政府买单、定点培训等方式,使下山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并积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2007年,吴世美一家从安民村搬迁到首期小区,通过镇里组织的相关培训,与妻子一同进入镇工业园区的木玩企业上班。如今的他已是公司车间主任,夫妻俩年收入近30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而在安仁镇,像吴世美这样的夫妻职工还有许许多多。

“下一步,我们还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维护、建设和展示‘重要窗口’的责任担当,创新实践‘两山’理念,全面厉行‘丽水之干’,争先创优大比拼,持续发力做好下山脱贫工作,争当建设乡村振兴‘重要窗口’的排头兵。”龙泉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责编:张帆、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