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在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小浦镇的301省道上,驶过一片片宁静的村庄,望着一排排苍翠的林木,能感受到此处绿色生态之美。
6月29日,路边经营一家副食品店的老板陈正副指着途经的一辆重型卡车告诉笔者:“现在路上这种大车少了很多,灰尘和尾气也跟着少了,店门也可以放心敞开了。以前可不是这样,重型卡车一辆接着一辆行驶,周围环境噪音别提多糟心了。我们老百姓都知道,这多亏了路旁的输送长廊。”
确实,沿着省道一路驶来,可以看到半空中架设着一条十余米高的长廊,呈全封闭、全架空状,凑近了能略微听到内部一丝丝机器轰鸣的声响。这条空中长廊穿过群山和道路,绵延22千米,犹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十分壮丽。
“以电代油”破解“心肺之患”
据了解,长兴县西部的煤山镇地区是当地水泥熟料的主要产区,年产量约1200万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301省道一直是周边煤炭、石材原料、水泥熟料的主要运输通道,以前每天有约6000车次的重型卡车把水泥熟料运送到小浦镇码头外运。车辆高频次运输带来的交通拥堵、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噪音污染等问题,给周边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当地的“心肺之患”。此外,交通事故频发、路基损毁严重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部门。
好在,问题从2018年8月开始出现了转机,阔别村民数十年之久的绿水青山又美美地回来了。这一切都离不开路旁输送长廊的正式投运,它是一条绵延近22千米的全电动封闭式水泥熟料输送带,与尽头的南方物流码头无缝衔接,可将上游水泥企业生产的水泥熟料运输至码头装船,全程约40分钟。该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电运输、全电仓储、全电装卸、全电泊船”的“全电物流”电能替代项目,从源头到终端全程纯电动、无污染、无噪音。同时该输送带也是全球距离最长的耐高温、全封闭电力输送带。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湖州近年来积极探索能源领域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新做法。“全电物流”电能替代项目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案例,它的顺利投运离不开国网长兴县供电公司“全过程”“保姆式”的供电服务。
为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在项目启动之初,国网长兴县供电公司积极对接企业方湖州南方物流有限公司,创新提供“以电代油”解决方案,倡导企业走“环境友好型、社会责任型”之路,转变原有污染严重的重型卡车输送方式,改为新建电力输送带代替公路运输,破解企业发展与绿色生态困局。
“跨界合作”助推“倒逼提升”
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国网长兴县供电公司促成两大央企实施跨界合作,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联合政府部门合力构建齐抓共管协同机制,确保主体职责明晰、项目推进执行有力、参与各方和合共赢,倒逼企业完成运输方式转型、杂乱码头关停、沿途树木补植、运输车队分流等一系列整改提升。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国网长兴县供电公司为企业开辟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快速提供施工用电申请受理、竣工验收、运维保障等工作,量身打造“双电源”“分段式”供电方案,成立专项服务团队协调各类难题,强化项目输配变设施运维,组织南方水泥电工集中培训,全力扶植项目绿色健康发展。
项目正式投运后,水泥熟料传统重型卡车运输方式被彻底取代,有效减轻扬尘、噪音、尾气等污染,改善了区域环境。301省道煤山至小浦段路每天将减少运输车辆往返约3000车次,全年可节约燃油2026吨,减少尾气排放14278吨。2019年小浦镇PM2.5达到42毫克/立方米,较2017年51微克/立方米下降17.6%,该项目被列入交通运输部绿色示范项目,2020年入选浙江省首批“打赢蓝天保卫战”治气典型案例,是浙江省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效益“双赢”的生动实践。
在改善环境的同时,物流输送带的投运也极大降低了当地水泥行业的运输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企业能将省下来的资金加大到技术创新的投入上,通过新建超低燃煤锅炉、循环风机等,再度降低生产成本,并反作用于生态环境,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此外,一直困扰当地政府的交通事故频发、路基损毁严重等问题也一去不返。
“跨省延伸”引领“绿色共赢”
项目的绿色生态效应并未止步于此,2020年6月10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电物流”二期工程正式启动,将建设一条长距离水泥熟料电力输送带系统并与一期输送带联网,跨省将安徽广德市3家水泥企业生产的熟料运输到浙江长兴县装船,形成一条全长35千米的全国首条跨省“全电物流”输送带。二期项目预计装机容量共6976千瓦,年运输量可达600万吨,可转变广德地区水泥熟料传统重型车辆运输方式,进一步护美绿水青山。
国网长兴县供电公司借助服务一期项目绿色投运之经验,主动对接南方物流与国网广德市供电公司,共同签订战略合作与关键技术研究协议,深化项目投资、供电保障、技术研究、项目服务等多项合作,目前已完成5台基建变架设及4处交跨高低压架空线“上改下”工程,全力护航二期项目建设。
“全电物流”的绿色示范效应正在延伸并逐步向外发散,在全社会范围内达成对“电能替代”促进落后产业升级优化的社会共识,成为依托政企联动、央企跨界协作共建“生态+电力”示范城市的复制样板。国网长兴县供电公司也将继续践行“两山”理念,竭力服务“全电物流”二期项目,同时持续推动县域河港运输、园区升级、公共出行“绿色化”“全电化”。(一苇)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