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翠竹环绕,清溪潺潺,游客徜徉绿水青山,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该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15年来,湖州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谆谆教诲,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正成为湖州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入太湖水质连续12年保持三类水
夜色渐浓,湖州南太湖畔渔人码头,10余家餐馆生意红火。“这里的餐饮企业,开业有个硬条件,就是污水要全部纳入污水管网,不准向太湖排放。”南太湖新区景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何旭东说。
去年挂牌成立的南太湖新区,涵盖湖州境内13公里太湖岸线,目标定位就是打造全国践行“两山”理念的示范区。
从实践中,湖州广大干部群众日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渔人码头曾是当地有名的‘湖鲜一条街’,但没多久就风光不再了。”南太湖新区原旅游局局长李东民回忆说,那时候餐饮、生活和工业污水直排入湖,从湖里钓上来的鱼都有了柴油味,附近工厂废气直排,餐馆里的桌子一天得擦很多遍……“南太湖还经常遭受蓝藻污染,食客看一眼湖水就没了食欲,还怎么做生意?”
“当生产与生活发生矛盾时,优先服从于生活;当项目与环境发生矛盾时,优先服从于环境;当开发与保护发生矛盾时,优先服从于保护。”这是湖州的发展哲学。
面对太湖蓝藻暴发,湖州痛定思痛,2007年起开始拆除湖鲜街,陆续关停沿岸5公里范围内“产能落后、治理无望”的企业,推进岸线综合治理。
治污水,重点在管网、关键在排污口。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南太湖新区建成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小梅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道80多公里,区内所有污水源统一纳管处理。
2019年以来,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湖州对太湖沿线65.5公里岸线向内纵深2公里范围内的900个排污口,再一次开展“查、测、溯、治”工作。同时,自我加压,全力推进工业集聚区、居民生活小区、餐饮集中区等“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580个“污水零直排区”单元建设,有效实现了岸上截污。
迈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来到湖州工业大县长兴,一片片花园式厂区让人眼前一亮。
“现在工厂的生产用水全部实现了内循环,做到零排放,处理后的水拿来养鱼浇花都没问题。”在长兴恒能耐火隔板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胡汉平指着景观鱼池说:“养鱼的水,用的就是处理过的生产用水。”
胡汉平最大的感受是:“绿色发展路得坚定走下去!”
2003年起长兴整治污染企业,胡汉平关停炉料厂,转产玻璃纤维隔膜,为县里的龙头企业天能电池集团做起配套服务。
转了产,环保仍是难题。“生产玻璃纤维隔膜产生大量废水,多次水质抽样监测都不合格。”胡汉平说,“天气炎热时,厂区污水池气味难闻。”
“企业靠粗放发展长久不了,只有绿色发展企业才有生命力。”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的一番劝说,让胡汉平下定决心转型,“不转型势必又会被淘汰。”
胡汉平领着技术人员到天能取经,学习水循环处理、资源化利用等管理经验,并引进专家更新技术,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污水处理设备,对各生产工序废水实施全处理,实现了循环利用。
在天能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下,长兴近500家企业实现转产,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
工业发展向“绿”转,长兴只是湖州的缩影。
近年来,湖州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手整治纺织、建材、印染、蓄电池等行业,全市累计淘汰1597家落后产能企业,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20222家;一手打造绿色智造名城,推动传统和新兴产业“双提质”,形成了以现代纺织等三大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为主的“3+4”新型产业体系。
好生态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
8月,余村荷花山漂流基地格外热闹。“游客来玩得赶早。”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每天上午9点,停车场就已经停满了车。”“沾了余村好山水的光,人气才能这么旺。”荷花山漂流基地老板胡加兴笑道。
如今山清水秀的余村,也曾有过“灰头土脸”的时光。上世纪90年代,余村炸山开矿,漫天粉尘让人不敢开窗。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发展。”“刚才你们讲了,要下决心停掉矿山,这些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余村考察,得知村里关闭矿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后,给予了肯定,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余村自此越发坚定地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乡村旅游。”汪玉成说。
2008年,捕捉到商机的胡加兴拿出100多万元积蓄,在余村开发出安吉首个皮划艇漂流旅游项目。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他又追加投资1000万元,将漂流延长至2公里,皮筏艇增至200艘……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每年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
尝到甜头,他又顺势办起农家乐,还劝说儿子儿媳从县城搬回来帮忙。“乡村旅游搞得旺,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变卖石头为卖风景,好生态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汪玉成说,近几年余村致力于打造全域村庄景区化建设,将全村划分成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田园观光区3个区块,在引导村民自主创业的同时,不断加大优质文旅项目招引力度。全村近八成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去年全村接待游客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500万元。
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湖州一体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全市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94%。安吉县成为我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城市,长兴县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境可持续发展奖”……
依托清丽山水,湖州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全市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123.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5万元。
《人民日报》( 2020年08月15日 第 01 版)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