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

家长与孩子做“同学”

叶骏

2020年09月16日09:49  来源:金华新闻网
 
原标题:家长与孩子做“同学”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开学初,越来越多家长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分量与价值。

从暑期“两书一信”开始,婺城区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出现一大批各具特色内涵的家长课堂、家长学院,专家、校长、老师、家长等“智慧大脑”纷纷走进家校共育第一线,帮助家长提升观念、拓宽视野、丰富方法。

家长持证上岗

开学初,金华婺城区东市街小学“晓爸晓妈家长学校”再度开课。现场200多名家长先是认真看了一场好“戏”。“晓”课堂给家长们上了一堂婺剧公开课《白鲞娘》,不教唱腔、身段,但“严爱”主题鲜明:对孩子的爱需要理智和尺度,严格有度的爱才能让孩子有美好的未来。

家长们边听边翻校本教材《婺剧小故事》,做着笔记,若有所思。学校给每个家长发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鼓励小学六年都要多学习多摘记,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家长学校还颁发“晓爸晓妈”学员证,把“你要好好学习”的唠叨转变为“我们一起学习进步”的努力。

校长贾秀军以“让教育像呼吸一样自然”为题做了演讲。她用很多生动案例告诉家长,生活即教育,教育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老师、家长、同学都是最好的“同学”。“育人”比“育分”更重要,在家庭教育中要让孩子适度吃苦,参与到家庭建设中,让孩子学会感恩,培养健全人格。

9月9日晚,婺城区白龙桥镇中心小学举行“龙爸龙妈成长学院”挂牌仪式,282名一年级新生家长到场见证,并喜洋洋地领到家长学校专属“护照”,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当“同学”。“护照”小巧可爱,却让家长们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这个小册子将记录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的点点滴滴,家长六年成长足迹也将接受孩子们的考核与点评。

校长邢丽君介绍,“龙爸龙妈成长学院”根据家长需求和学生实际,最近正在一年级新生中举行为期一周的习惯养成特训,包括行为习惯、运动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丰富的内容。家长也要做好表率,从身边小事做起,做最好的成长榜样。

家长学院有力度

开学初,环城小学请来全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王志寰,给环小集团的老师和家长上课,为积极上进的家长加油蓄力。

环城小学提出“世界因我多温暖”的校训已有7年,“温暖教育”成为家校共育的新亮点,培养孩子的暖情绪、暖人格、暖关系。学校成立了金华市首家“好爸爸研究中心”;2017年创立暖爸暖妈工作坊,邀请亲子教育专家为家长答疑解惑,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70万人次。今年初,举办首届家长学校研修班,让家长做到“持证”上岗。6月,联合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成立“社区暖家长学堂”。

前几天,站前小学举行家长成长学校开学典礼,校长叶惠给家长们上了“第一课”。据悉,学校已多年开展“三好家长”评比、好爸爸课堂、家校论坛等活动。

市区学校“家长学院”的热度,金华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家庭教育专家吴惠强拥有一定的发言权。这几年,特别是每年开学前后,他都会特别忙,因为工作之余,很多学校都会请他给家长上课,传授家校合作新理念新方法。

在育才小学做讲座时,吴惠强从学校教育特点入手,探讨了当今育儿的最佳方式,指出孩子成长必须是健康快乐的,要适宜社会发展。针对部分家庭的“隔代教养”,他认为,家长是教育责任主体,任何人无法替代,建议还是父母自己养育更妥帖。他还给家长们做现场问卷调查,针对“一年级最需要培养的习惯”“好成绩怎样得到”“小学生主要特点”等热点问题,有理有据逐一剖析。“父母与孩子共成长,要以亲子矛盾为抓手,做好有效沟通,用科学智慧的方法教育孩子,用阳光向上的标准要求孩子”。

陪伴成长不缺位

家校合作不仅小学要做,婺城区绝大多数幼儿园、初中也在“加码”创新,做到孩子成长路上家长不缺位。像婺城区机关幼儿园等,侧重于入园关怀、习惯养成、园所特色介绍等,鼓励家长“从小跟上”;而初中则侧重于学生心理关爱,家校合作做好青春期“叛逆”学生的心理疏导、学业压力下的亲子关系缓解等。

开学前后,金华四中初一教师团队认真开展了对部分学生的家访活动,这是学校“知心教育”的例行内容之一。校长童桂恒说,中考是一条硬杠杠,但学校和家庭都不能唯“分数论英雄”,要注重孩子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与个性张扬、特色凸显。

金华九中“九九和智”家长成长学校刚刚成立,接下来大半年的主题月活动排定。学校准备从沟通技能和交际教育、亲子教育、青春期心理生理教育、理想教育等九个方面,编制适合家长成长的校本课程,构建家长成长评价体系,积极组建、培训教师讲师团和家长讲师团。

青春中学家长成长学院精准把脉当前学生身心实际等,推出精准教育系列活动,像女生青春期家庭教育等,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做好精神抚慰与身心呵护。校长施亚夫表示,家校畅通合作渠道与内容,要以学生为中心,用好“之江汇”数字家长学校(平台),通过区、校两级家长学院(校),让家长同孩子一起学一起进步。

婺城区教育局负责人说,婺城各校(幼儿园)家长学校已实现全覆盖,“家校第一课”开课率100%,家长听课率达90%以上,较好地打通了家校共育“最后一公里”。家庭教育没有固定模式,成立家长学校的目的是为融合家校、服务家长、资源共享,就是团结更多人的智慧,帮助家长有效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责编:郭扬、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