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太湖一盆清水”,还有多远?

陈抒怡

2020年09月29日13:30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还太湖一盆清水”,还有多远?

  9月21日,太湖流域水治理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专家为太湖治理建言献策。

  经十余年努力,太湖流域水环境总体向好,太湖水质持续改善,连续十二年实现了“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的目标。目前,太湖流域已基本形成以长江、太湖—太浦河—黄浦江、山丘区水库及钱塘江为主,多源互补互备的供水水源布局,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各地自来水厂普遍增加了深度处理工艺,有力确保了饮用水的安全。

  太湖水质稳中趋好,与2007年相比,2019年太湖水质提升两个水质类别,主要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下降12.2%,氨氮下降79.5%,总氮下降36.6%。入湖河道水质得到较大改善,22条主要入太湖河道中11条水质已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已连续5年无劣V类入湖断面。但要实现“还太湖一盆清水”的治理目标,还有挑战和问题。

  挑战之一,太湖总磷浓度居高不下。对照2013年修编的方案,2019年太湖主要水质指标氨氮和总氮已达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分别超出水质目标12%和74%。其中总磷指标较2007年升高17.6%且呈波动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底,高锰酸盐指数达到目标有困难,而总磷则无法达标。

  挑战之二,太湖蓝藻水华多发频发且强度上升。蓝藻水华指的是水体中蓝藻骤然大量增殖的现象。太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是太湖水质问题的直接表象,与水体中氮磷营养盐浓度直接相关。目前,太湖氮、磷营养盐过剩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太湖已经形成藻型生境,只要气温、光照、风力等外部条件具备,太湖就可能大面积暴发蓝藻水华。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北部湖湾、竺山湖、梅梁湖和湖心区等是蓝藻水华主要发生水域。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太湖蓝藻水华强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17年太湖蓝藻数量和蓝藻水华面积均达到近年来最高值;2019年,太湖蓝藻主要分布在竺山湖、西部沿岸区、梅梁湖、贡湖及湖心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介绍,今年6月初,在贡湖岸边距锡东水厂水源地2公里左右水域,一度出现了黑色异常水体带,约2.5平方公里。经调水等综合应急处置后,无锡市供水安全没有受到影响。“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朱威分析,影响太湖水环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22条主要入太湖河道入湖污染物浓度、总量,蓝藻水华与湖泊总磷循环之间的反馈机制,底泥内源释放,水草分布变化,大气干湿沉降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太湖水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入湖河道水质不达标,入湖污染物总量远超太湖纳污能力。

  张建云认为,入太湖污染物总量远超湖体纳污能力,是太湖水质难以达标的根本原因。2019年,22条主要入湖河道中,14条河流(入湖水量占67.2%)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监测数据表明,总磷、总氮实际入河(湖)总量远超控制目标。而随着湖泊富营养化加剧,特别是磷浓度的升高,通常会导致水体中蓝藻在藻类群落中占据优势。同时蓝藻生长可增加底泥磷的释放和有机磷的转化,加快湖体磷循环,增加水体总磷含量。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张建云建议,要突破瓶颈,把太湖治理好,关键是要坚持源头控制、提标减排、系统治理、综合施策。新一轮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一定要紧盯入太湖污染负荷仍超出湖体纳污能力这个根本原因,坚持水污染防治为先,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入湖污染物。在具体操作层面,朱威建议,进一步加强以“减磷控氮”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实施22条主要入湖河道控制断面污染物浓度和总量双考核制度,坚持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

(责编:王丽玮、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