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努力交出文化高分报表,就是要深耕文化沃土,厚植文化底蕴。站在改革创新的时代风口,面对“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浙江的文化精品创作亟须完成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
如何打造文化高地、勇攀文艺高峰?近日,记者采访了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
厚植底蕴
弘扬浙江精神
见到韩美林,是在杭州韩美林艺术馆内。深秋时分,85岁的韩美林正伏案作画,手稿一张接着一张,创作灵感源源不绝。
韩美林与杭州有着特殊的缘分。作为杭州女婿,他一年里有近一半的时间待在杭州创作。韩美林认为,浙江的人文之美再上新台阶,就要追本溯源,深入挖掘浙江文化的根和魂,从浙江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认识。
浙江的文化血脉如同一条大河生生不息,古今瑰丽的人文诗篇、璀璨的名家巨匠交汇相融,在之江大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浙江人身上烙下了独特的文化基因。
韩美林说,浙江文化名人辈出,王羲之超然物外的艺术境界、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精神、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观点、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济世情怀……无不展现“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
浙江的传统文化孕育了浙江精神,浙江精神又在历史的演进中支撑、激励着浙江人民建设美好家园,为浙江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价值引领和思想保障。
浙江省提出要“守根铸魂、筑牢新高地,交出文化高分报表”。韩美林深表赞同,他认为,这就是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应对新目标新定位面临的新问题,就是要以夯土筑基的精神,在文化浙江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筑巢引凤
聚集优秀人才
艺术创作从高原攀到高峰,离不开人的培养,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亟须突破人才瓶颈。
韩美林认为,人才问题是当前浙江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很多省、市、县都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抢人大战”愈演愈烈。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才是文化高度的标识。当我们谈论某种文化的辉煌成就时,往往就是在谈论这种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因此,要把人才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关键,教育培养人才、社会尊重人才、资源吸引人才。
韩美林说,教育培养人才是根本,但文化领域的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人才的培育需要文化修养的熏陶,需要艺术素养的耳濡目染。因材施教才能教出好学生,如果唯分数论,比如教绘画之前先看看学生英语考了多少分,使劲的方向就会偏离文化教育的初心。
而整个社会对人才的尊重是关键。浙江已经花了大力气投入资源,打造人才蓄水池,如以“人才孵化计划”为引领,涵盖美术、书法、戏剧、曲艺等多种文化艺术门类,导师和培育人才组队“传帮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韩美林期待浙江在这方面有更大作为。他说,文化发展不是有收入就有支出,而是有支出才有收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带来的资源优势在杭州尤为明显。千年前苏东坡留下的多情西湖吸引着诸多文化名人来到甚至定居杭州,这就是文化氛围的魅力。
走向高峰
树立文化自觉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精品,构筑高峰,浙江要成为文化传承的先锋队,文化创新的排头兵,首先要树立文化自觉。
日前,由韩美林创作的主题雕塑《良月流晖》,正式亮相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这个20米高的雕塑历经了一年多的构思和创作,由火焰、玉器、基座和水池四部分构成。顶端跳跃灵动的火焰,象征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原动力。圆形的玉璧既代表上天,也是古文字“良”的变形。居于中间的三叉形器,代表人与天地的相互呼应。玉器的组合,融合了天、地、人的意象。琮形基座,象征矗立良渚大地的古城和水利系统。刻在玉琮上的神秘符号,来源于远古的良渚陶器。
韩美林认为,走向高峰的浙江艺术必须是根植于江南文化的,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文化创作要多从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大众生活中吸取养分、寻找灵感。
“发展浙江文化,就是要挎着浙江文化的‘菜篮子’,去采摘各个地方、各个领域的新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回来炒出来的‘菜’才是最好吃的。”韩美林形象地说。
深入生活,才能采摘最鲜活的艺术养分。为此,韩美林以自己为例,“韩美林艺术大篷车”自1978年启动以来,40多年从不间断,每年下厂、下乡走上两三万公里。他说:“我希望每年有成千上万的‘艺术大篷车’下乡去,因为那里有俯拾皆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
韩美林认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未必不可以兼容。曹禺23岁创作的话剧《雷雨》,吸收了中外戏剧文化的精华,叫好又叫座,成为经典。真正的大师,既要走在文化最前沿,创新文化形态,又要能使作品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韩美林期待,面对文化建设新格局,新时代的浙江艺术家能创作出足以彰显这个时代的艺术杰作。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