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努力交出文化高分报表,就是要深耕文化沃土,厚植文化底蕴。站在改革创新的时代风口,面对“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浙江的文化精品创作亟须完成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
如何打造文化高地、勇攀文艺高峰?近日,记者采访了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
厚植底蕴
弘扬浙江精神
见到韩美林,是在杭州韩美林艺术馆内。深秋时分,85岁的韩美林正伏案作画,手稿一张接着一张,创作灵感源源不绝。
韩美林与杭州有着特殊的缘分。作为杭州女婿,他一年里有近一半的时间待在杭州创作。韩美林认为,浙江的人文之美再上新台阶,就要追本溯源,深入挖掘浙江文化的根和魂,从浙江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认识。
浙江的文化血脉如同一条大河生生不息,古今瑰丽的人文诗篇、璀璨的名家巨匠交汇相融,在之江大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浙江人身上烙下了独特的文化基因。
韩美林说,浙江文化名人辈出,王羲之超然物外的艺术境界、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精神、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观点、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济世情怀……无不展现“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
浙江的传统文化孕育了浙江精神,浙江精神又在历史的演进中支撑、激励着浙江人民建设美好家园,为浙江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价值引领和思想保障。
浙江省提出要“守根铸魂、筑牢新高地,交出文化高分报表”。韩美林深表赞同,他认为,这就是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应对新目标新定位面临的新问题,就是要以夯土筑基的精神,在文化浙江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筑巢引凤
聚集优秀人才
艺术创作从高原攀到高峰,离不开人的培养,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亟须突破人才瓶颈。
韩美林认为,人才问题是当前浙江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很多省、市、县都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抢人大战”愈演愈烈。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才是文化高度的标识。当我们谈论某种文化的辉煌成就时,往往就是在谈论这种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因此,要把人才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关键,教育培养人才、社会尊重人才、资源吸引人才。
韩美林说,教育培养人才是根本,但文化领域的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人才的培育需要文化修养的熏陶,需要艺术素养的耳濡目染。因材施教才能教出好学生,如果唯分数论,比如教绘画之前先看看学生英语考了多少分,使劲的方向就会偏离文化教育的初心。
而整个社会对人才的尊重是关键。浙江已经花了大力气投入资源,打造人才蓄水池,如以“人才孵化计划”为引领,涵盖美术、书法、戏剧、曲艺等多种文化艺术门类,导师和培育人才组队“传帮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韩美林期待浙江在这方面有更大作为。他说,文化发展不是有收入就有支出,而是有支出才有收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带来的资源优势在杭州尤为明显。千年前苏东坡留下的多情西湖吸引着诸多文化名人来到甚至定居杭州,这就是文化氛围的魅力。
走向高峰
树立文化自觉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精品,构筑高峰,浙江要成为文化传承的先锋队,文化创新的排头兵,首先要树立文化自觉。
日前,由韩美林创作的主题雕塑《良月流晖》,正式亮相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这个20米高的雕塑历经了一年多的构思和创作,由火焰、玉器、基座和水池四部分构成。顶端跳跃灵动的火焰,象征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原动力。圆形的玉璧既代表上天,也是古文字“良”的变形。居于中间的三叉形器,代表人与天地的相互呼应。玉器的组合,融合了天、地、人的意象。琮形基座,象征矗立良渚大地的古城和水利系统。刻在玉琮上的神秘符号,来源于远古的良渚陶器。
韩美林认为,走向高峰的浙江艺术必须是根植于江南文化的,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文化创作要多从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大众生活中吸取养分、寻找灵感。
“发展浙江文化,就是要挎着浙江文化的‘菜篮子’,去采摘各个地方、各个领域的新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回来炒出来的‘菜’才是最好吃的。”韩美林形象地说。
深入生活,才能采摘最鲜活的艺术养分。为此,韩美林以自己为例,“韩美林艺术大篷车”自1978年启动以来,40多年从不间断,每年下厂、下乡走上两三万公里。他说:“我希望每年有成千上万的‘艺术大篷车’下乡去,因为那里有俯拾皆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
韩美林认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未必不可以兼容。曹禺23岁创作的话剧《雷雨》,吸收了中外戏剧文化的精华,叫好又叫座,成为经典。真正的大师,既要走在文化最前沿,创新文化形态,又要能使作品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韩美林期待,面对文化建设新格局,新时代的浙江艺术家能创作出足以彰显这个时代的艺术杰作。
义乌实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十大行动 10月10日,义乌与浙商总会联合举办了以“服务数字化 贸易新机遇”为主题的首次服务贸易主题对接会。会上,义乌率先发布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十大行动。 义乌是贸易大市,关联着全国200万家中小微企业、2000万产业工人,与全球219个国家和地…【详细】
浙江发布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个人防护措施指引 人民网杭州10月13日电 (郭扬)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为了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做好个人防护,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了《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个人防护措施指引》。 《通知》提出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大…【详细】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跨界水体联保方案出台 人民网杭州10月13日电 (张丽玮)昨天,记者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正式印发。苏浙沪两省一市将建立联合河湖长机制,对重点跨界水体实施联合监管、联合检测、健全…【详细】
浙江:“治塑”升级 四类塑料制品禁限使用 人民网杭州10月14日电 (张丽玮)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为浙江“治塑”工作明确了总目标、任务单、时间表、责任人。 自2007年国家实施“…【详细】
种粮大户正在收割晚稻。
湖州南浔:晚稻丰收 颗粒归仓 近日,湖州市南浔区单季晚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在双林镇千亩山村省级粮食功能区内,种粮大户正操作收割机,抢抓晴好天气,对300多亩单季晚稻进行机械收割。 据悉,地处杭嘉湖平原的南浔是浙江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晚稻种植面积近19万亩,平均亩产…【详细】
浙江查获涉嫌特大海上走私卷烟案 案值超过1400万元 图为涉案香烟 舟山海警局供图 人民网杭州10月14日电 记者今天从浙江舟山海警局获悉,日前浙江查获一起涉嫌特大海上走私卷烟案,案值超过1400万元。 10月3日晚21时许,舟山海警局执法艇在普陀附近海域例行巡逻时发现,一艘未开启AI…【详细】
全国首创!千岛湖船岛“零直排”让污水不再随波流 船舶和岛屿污水收集处理,是内陆湖泊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杭州市淳安县创全国内陆湖泊水污染防治之先河,走出了一条独具淳安特色的船舶、岛屿污水“回收—中转—处理”之路。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美千岛湖吸引着八方游客…【详细】
杭州淳安:谱写绿色田野的金色交响曲 下姜村新貌 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位于浙西山区的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调研时,叮嘱两委班子“要给青山留个帽”,朴素的点“金”之句,蕴含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指向、发展方向。 今天的下姜村已蝶变成了山明水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