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运会赛场汇集了全国的“最强大脑”

奚源

2020年11月09日08:28  来源:杭州日报
 
原标题:上周的智运会赛场 汇集了全国的“最强大脑”

1分钟内准确记忆1副打乱的扑克牌,1个小时内记忆1000多个毫无规律的阿拉伯数字,看似天方夜谭,但不可思议的是,任何人经过一定的训练,都能掌握这种技能;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两种技能,十几岁的孩子和六十岁以上的老年选手都可以做到——这就是脑力运动的魅力。

上周五(11月6日),“信雅达杯”2020第一届“智圣”智力运动会、“迅通杯”2020第一届亚洲记忆运动会总决赛开幕式在杭州天元大厦盛大举行,在为期三天的比赛里,数百名记忆高手将脑力全开,在人名头像、二进制数字、快速扑克、随机词语等十个高强度项目中进行激烈比拼,达到指定标准的选手将被授予“亚太记忆大师”的荣誉称号。

上午,率先进行了人名头像比赛,数百名选手端坐赛场,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有些选手为了减少干扰还准备了耳塞。

比赛一共有8张考题,每页15个头像和人名的组合,总计120个头像。选手们只有15分钟的记忆时间,然后根据记忆在已经打乱顺序的头像下面,写出对应的名字,对于没有训练过的人来说,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而对于经过训练的运动员来说,这些毫无规律的人名和头像之间,却能在脑中建立自己的联系,以此来帮助记忆,在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之后,这种能力会越来越强。

为了参加这次比赛,13岁的周千淞在妈妈的陪伴下千里迢迢从海南赶来,虽然半年前才接触记忆力训练,但短时间记住大量信息带来的成就感让他十分享受,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训练自己,甚至参赛时手边都会放一个魔方,无聊时就玩一玩。他还现场让记者把魔方打乱,即时表演了一段,不到一分钟就还原了。

来自宁波的高一学生汤晟告诉记者,记忆力训练已经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读书背课文都很快,比如《琵琶行》这样的长文我大概半个小时就能完全背下,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训练后的记忆力也会不经意地用到生活中去,对一些数字、日期很敏感。”

汤晟也坦言,记忆力训练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需要根据特定的方法,不断去记忆大量的随机数字、图像等,但即便如此,看到自己能够准确完成题目,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相信这种能力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帮助。

据本届记忆运动会执行主席颜克伟介绍,“记忆运动作为一门工具学、方法论,它可以附加至任何智力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中,学习者通过系统的方法培训,均能走出死记硬背的困境,提升学习效率与综合素质。”

据了解,亚洲记忆运动会总决赛将永久落户杭州,并通过亚洲记忆运动会的开展,组建中国记忆运动集训队、预备队,同时组建各省、市级集训队和选手输送基地,为国家储备、培养记忆运动专业竞技运动员、教练员和师资力量。

(责编:王萧萧、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