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戏剧界专家齐聚金华

探讨婺剧发展 共享戏剧盛宴

夏斌婷

2020年11月10日09:08  来源:金华新闻网
 
原标题:探讨婺剧发展 共享戏剧盛宴

“这里作为李渔的故乡,戏剧传承的氛围很浓,必须点赞!”“金华能够连续举办‘李渔戏剧周’,展现了金华对文化的重视,希望通过城市文化建设进一步再造城市活力。”11月8日,在参加完“戏曲与IP”高峰论坛后,国家、省、市有关方面领导、戏剧界专家和媒体朋友80多人又实地走访了李渔故里——兰溪市永昌街道夏李村,为金华的戏剧发展连连点赞。

据悉,这是第二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的系列活动之一。11月7日至20日,金华还将举办“戏聚金华”全国优秀戏剧剧目展演、第三届“婺星争辉”婺剧青年演员挑战赛总决赛、“当下文化视野中的婺剧发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中国戏剧年鉴》理事扩大会、“品戏读城”首届中国(金华)戏曲短视频大赛、“婺戏·人生”戏画脸谱作品展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示金华地方戏剧在近些年来取得的不俗成绩,也展现金华对打造“戏剧之都”锲而不舍的探索和追求。

婺剧迎来又一大发展时期

金华是“东方莎士比亚”李渔的故乡。金华有2200多年建制史。名儒接踵、人文荟萃,称为“小邹鲁”。婺剧已有500余年历史,拥有600多本剧目、1000多种曲牌,含6种声腔,被戏剧大师梅兰芳称为“徽戏的正宗、京剧的师祖”。明清以来,金华贸易繁荣、人杰地灵,是全国各种戏曲争艳之地。而婺剧作为金华的地方戏,更具“文戏武做、武戏文做”等地方特色,村村镇镇在喜事节庆之时唱戏为贺的习俗流传至今,形成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地方婺剧生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婺剧的改革创新,由新时期婺剧发展节点上重要代表人物陈美兰等领衔,以戏育人,出人出戏,培育了“梅花奖”杨霞云,上海“白玉兰主角奖”楼胜、陈丽俐等一批90后新秀。并相继创排了婺剧《昆仑女》《梦断婺江》《白蛇传》《穆桂英》《宫锦袍》《基石》《信仰的味道》《初心》等一大批优秀剧目,频频走上国家级舞台,荣获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10余项国家级大奖。婺剧迎来了又一个大发展时期。

金华于2018年发起了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活动,两年一届,长期举办,成为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金华历史名人和地域特色文化作用、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抓手。

李渔戏剧汇活动丰富多彩

此届李渔戏剧汇汇聚了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6种声腔,婺剧、越剧、豫剧、秦腔、吉剧、楚剧、话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粤剧、高甲戏等11个剧种,上海越剧院的越剧《早春二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黄梅戏《五月的鲜花》等15台地方经典戏剧,在金华大融合、大团圆。

刚刚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创作计划、多次走上国家级舞台的婺剧《信仰的味道》和《李渔别传》将分别亮相开幕式和闭幕式专场演出,并有《婺剧经典折子戏专场》。

“戏曲与IP”高峰论坛作为此届李渔戏剧汇的重要内容,邀请了国家、省、市有关方面领导、戏剧界专家和媒体朋友以“戏曲与IP”为主题,共同探讨地方戏曲IP打造的路径与方向、地方戏曲文化生态圈的打造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传统戏曲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路径、戏曲文创产品的创新与开发,畅谈传统戏曲发展和现代美好生活的关系,为把金华打造成为“戏剧之都”聚集智慧和思想。

为不断聚集婺剧发展的后浪,为婺剧青年演员创建一个展示风采和交流技艺的平台,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央视戏曲频道在第二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期间举办第三届“婺星争辉”婺剧青年演员挑战赛。总决赛届时将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

此外,李渔戏剧汇期间还推出“品戏读城”首届中国(金华)戏曲短视频大赛。通过新媒体、新手段,挖掘地方戏曲元素和金华地方特色元素,努力把“戏剧之都”的婺剧之美、“水墨金华”的山川之美、“江南邹鲁”的人文之美,最大限度地在全国范围内传播,“抖”红婺剧,“抖”红金华美景、美食,全面提升金华形象。

(责编:郭扬、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