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浙江龙泉全面打赢“消薄”攻坚战

康梦琦、金忠耀

2020年11月16日14:12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村强,则民长富;民富,则国久安。”集体经济薄弱是全面小康路上的“拦路虎”。为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近年来,浙江省龙泉市坚持因村制宜,使出真功硬招全力打赢“消薄”攻坚战。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贫血输血”到“多功能造血”,龙泉不断创新培育市场主体、精准实施“消薄”项目、持续深化结对发展,通过乡镇联建、山海协作、村企结对等路径,打出“造血”组合拳,跑出“消薄”加速度,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龙泉特色增收之路。

2019年,龙泉全市236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了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清零”。

乡镇联建五虎垟标准厂房项目

乡镇联建 小微园“遍地开花”

“去年6月,八都镇思贤广场物业综合楼成功招租,租金达43万元,每五年提升3.88万元,可为每个参与村增收6万元以上。”

“今年9月,龙泉扶贫团组会议上,省农业农村厅点评了我们的野生香榧开发联建项目,认为该项目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

…………

在近日举行的龙泉市2020年强村公司项目暨乡镇(街道)书记“消薄”项目大比拼活动现场,龙泉各乡镇(街道)负责人走上讲台,通过“5分钟汇报+3分钟答辩”的方式,围绕“比规模、比进度、比效益、比特色、比创新”,生动展示各自优质的“消薄”项目。

最终,“查田镇街头桥小微企业园标准厂房和屋顶光伏联建项目”被评为优质项目,还将代表龙泉参与丽水市乡镇(街道)强村公司项目大比拼。

听到项目获了奖,参加比拼的查田镇组织委员季时斌笑开了花,“晒着太阳就能坐享光伏红利,放在以前大家都不敢想。”

去年,通过这一“消薄”项目,总投资1300余万元的标准厂房和屋顶光伏2个项目落了地。据推算,一年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约113万元。不仅实现查田镇17个村年增收共81万元,还给西街街道3个村和八都镇3个村带来增收共32万元。

查田镇街头桥这种小微企业园“消薄”项目,也是龙泉市乡镇联建项目采用较多的典型模式。2018年以来,龙泉市运用该模式累计实施安仁镇兰师畈小微园、小梅镇青溪小微园等乡镇小微园“消薄”项目6个,总投资4180万元,覆盖行政村48个,进一步夯实了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加快了当地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良好的政策。近年来,龙泉递进式推出系列“消薄”政策,为经济薄弱村量身定制“消薄”方法,同时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财政资金扶持优质乡镇联建项目。2019年,安排财政资金2258万元,从23个竞选项目中择优扶持住龙镇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提升改造、宝溪电站修缮和承包经营等11个乡镇联建项目。

“有了这个标准厂房,我们每年可稳定实现经营性收入5万余元,村里原本因缺少资金而停工的项目又可以重新启动了……”看着正在忙碌生产中的标准厂房,锦溪镇百里村党支部书记徐森伟欣喜地说。而在他接任村支书的时候,“村集体账户上一分钱都没有”,与如今的气象形成鲜明对比。

徐森伟口中的“标准厂房”,是龙泉市县级统筹项目五虎垟标准厂房。在“消薄”攻坚战进程中,龙泉市部分地处偏远、资源禀赋差的集体经济薄弱村依旧难以凭借自身资源和举措实现强村富民。为确保“消薄”路上一个都不落下,龙泉市整合各方资源,落地了五虎垟标准厂房项目。

龙泉市百里村、石马村等48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筹集资金2400万元(其中村级自筹1020万元,龙泉市财政扶持1280万元),委托龙泉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东盛公司参与了五虎垟标准厂房项目。该厂房占地2861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096.28平方米,如今已成为一个竹木小微企业的发展平台。去年9月,48个村获得了项目第一批投资收益各5万元,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长效增收,增强了村集体高质量“造血”功能。

八都镇强村公司整合7个村资源,投资270万元建设了思贤广场物业综合楼项目,引入超市、服装店等民生店铺,实现年收益42.9万元;安仁镇新建村、谷坑村等9个村盘活闲置土地20余亩,投资700万元,抱团联建兰师畈小微企业厂房项目并成功招租,实现9个村集体年增收60万元……为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助推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增收,龙泉还建立了“1-19-236”强村公司结构模式(即1个县级强村公司+19个乡镇(街道)强村公司+236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将乡镇联建项目纳入乡镇强村公司运行管理,推进规范化建设。

截至目前,县乡两级强村公司共运行项目20个,总投资2.17亿元,2019年实现收益1377.58万元。

龙泉市锦溪镇下锦村奶牛养殖示范基地

山海协作 “问海借力”齐发展

11月6日晚上,龙泉市锦溪镇下锦村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里,50头奶牛结束了为期227天的代养之旅,搭上“专车”踏上了回家路。它们的“老家”,位于千里之外的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

“这批奶牛是今年3月份来到这里的。”下锦村党支部书记杨祝平介绍,这个奶牛托管代养项目是秀洲-龙泉山海协作结对帮扶的一个重要举措,由王店镇东兴奶牛场提供奶牛给下锦村饲养,增重部分以每公斤30元结算,由东兴奶牛场回收。“今年养了50头奶牛,每头增重约200公斤,能为下锦村带来30多万元的总收益。”杨祝平笑着说,“我们又扩建了400平方米,明年收益将更多!”

而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二次合作了。去年7月,双方就已合作代养了第一批25头奶牛。至去年12月18日回到嘉兴,这些奶牛平均每头增重175公斤,25头奶牛带动村集体增收5.4万元,带动农户增收7.4万元,下锦村直接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村集体家底厚起来的同时,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自从这些奶牛来到村里,我就一直在养牛。”下锦村52岁的低收入农户张官清介绍,为了谋生,前些年他和同乡一起外出在矿上打工,一次矿难中,身边的同乡就在他眼前离去,而他死里逃生后回到了村里,“我现在每个月都能赚三千多块钱,再也不用‘拼命’了!”

饲养员、割草工……和张官清一样得到了满意工作的低收入农户,在龙泉还有很多。消除村集体经济之“薄”的同时,龙泉还注重消除低收入农户个体经济之“薄”,为他们量身定制“消薄”手段和方法,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人一户一村掉队”。

下锦村虽地处偏僻山区,但拥有着良好的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守着金山银山,为何一直过着穷日子?如何让这些“冷”资源变“热”?该村拧开了“问海借力”的金钥匙。

实施粽叶基地项目,示范种植了105亩箬叶,生产的粽叶由秀洲真真老老公司全部按市场价保底收购,来年预计带来20多万元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村民增收22万元以上;利用秀洲山海协作结对帮扶资金流转土地50余亩,实施鲜食玉米基地和牧草基地项目,吸收下锦村劳动力350余人次,村民劳动增收4.2万元,土地租金收入2.2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3.145万元;利用秀洲结对帮扶资金和项目资金,总投资35万元,实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发电量61000度,可为村里带来每年3.3万元的收益……如今的下锦村已建起了集体经济发展的“蓄水池”,打好了富民强村的“消薄”歼灭战。

吊机林立、机器隆隆,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的萧龙科创园正如火如荼建设,这是萧山—龙泉“科创消薄”飞地经济项目,也是两地山海协作成果的有力见证。

2018年6月,两地签订《飞地产业园合作协议》,明确在萧山建设龙泉消薄科创“飞地”,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拿出了“压箱底”的好地块。该项目总投资7.96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龙泉市130个行政村先后分2批,筹集资金1亿元(其中财政扶持5976万元,村级自筹4025万元),委托龙泉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参与项目。

目前,龙泉已收到2018年、2019、2020三年收益共300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面向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生物医药等领域招引企业和人才,成为龙泉探索经济薄弱村“消薄”增收的新路径。

九姑山绿色油茶基地

村企结对 “联姻”消薄促增收

瓯江上游,龙泉溪畔,沿着西街九姑山公园城市绿道走下去,一路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站在九姑山顶放眼望去,视野瞬间开阔,青山幽林处,270亩绿色油茶长势喜人。

而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山。变化要从2018年说起。当年,龙泉市深入推进“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广邀大企业来龙推动高质量“消薄”。西街街道蓁部村等6个经济薄弱村与物产中大集团“联姻”,投资300万元开发建设了这个油茶基地。后者是世界500强企业,营收规模位列省属国企首位。根据协议,双方合作期限为30年,进入经营生产期后,近3万株油茶可为6个村每年新增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

丽水素有“浙南油库”美誉,油茶种植面积占全省40%左右,龙泉是丽水油茶的重要产地。物产中大集团与6个村的绿色油茶示范基地建成后,除给薄弱村带来经济收益外,还将呈现常年“绿化景观”、花季“花园景观”、结果及采摘期“人文景观”,有利于当地农村电商直播场的打造,扩大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龙泉山地立体气候条件优越,是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绿色宝库”。多年来,物产中大集团结合专业优势和龙泉资源禀赋,持续结对当地低收入村和困难群众,探索实施“土地承包+产业链整合+收益共享”的“造血”机制,让龙泉的山货走出了山门,助力龙泉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与西街街道蓁部村、“供销e城”运营商共建村企合作平台,建设300多亩土地蔬菜供应基地;推进“一年土鸡养殖计划”,每年出栏5000羽左右……物产中大集团与龙泉联合打造了优质农副产品电商平台,当地农民获得了土地流转收入、劳务收入、集体经济分红三重收益保证。该集团还通过食堂采购和指定消费两种途径,以订单形式帮助结对村打开农产品销售市场。2019年,集团总部及部分成员公司采购了180多万元的农副产品,为6个结对村集体经济实现了35万元的经营性收入。

自村企结对工作开展以来,龙泉市致力于谋深结对项目,拓宽“消薄”路径,积极探索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推出了“结对企业+结对村党支部+结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产品销售企业+农业主体”的产销对接新机制。在去年龙泉市组织举办的村企对接推介会上,该市共签订产销协议13份,涉及资金1061万元。

“去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专业水稻合作社合作种植了50亩生态水稻基地,作为浙勤集团的节日福利采购用米及浙江中瑞大厦餐饮供应指定大米,为村里带来了6万元经营性收入。”龙泉市兰巨乡下沙桥村党支部书记曾辉介绍。

下沙桥村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但过去村集体经济“囊中羞涩”,是捧着金饭碗却没饭吃的典型经济薄弱村。2018年,浙江浙勤集团有限公司与下沙桥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成为村里的“消薄”顾问团。当年,集团帮助下沙桥村销售香菇、木耳等农产品12万元。去年,集团又将“输血”式农产品采购转变为“造血”式共建订单农业基地,选定两个优质稻品种进行种植,当年村合作社就收到了大米销售款15.2万元,水稻合作社农户增收10.4万元。

积极争取村企结对政策、主动对接企业,目前,龙泉市共有60个村与杭州、宁波、嘉兴、丽水等地的78个国企、民企和商会“联姻”,共实施村企项目52个,总投资2789万元,项目全部完工后每年可为结对村增收315万元。

(责编:康梦琦、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