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温州人九个商,还有一个会算账。”提起温州,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地人善于经商。在数百万温州商人的家中,记有无数账本。其中,那本“小康账本”最为特别。
11月24日,在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温州专场)上,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向大家宣读了这个账本:GDP超1.2万亿,市场主体突破百万,占全省五分之一多的低收入农户同步奔小康……
这本“小康账本”,承载着930万温州人满满的幸福感。
记账:从“会赚钱”到“会花钱”
“那时摆摊做小买卖,抓到是会被处理的。但是生活实在艰难,我豁出去了,在自家门口摆了张小圆凳,上面放了花布头、纽扣、针线……”中国第一位个体工商户章华妹谈起40年前第一次做买卖时场景如是说。
改革开放初期,像章华妹这样的温商还有许多,他们多是从铁井栏、环城路、木杓巷的“马路市场”走出来,卖的多是花边、针线等小东西,利润微薄,但就是凭着“不怕吃苦”的精神,愣是把小生意做成了大买卖。
进入新时代,“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的账本渐渐发生了变化。“温州人变得会赚钱也会花钱,舍得把钱花在科技上、花在人才上。”姚高员说。
章华妹的公司如今成为多家纽扣厂家总代理。温州市委网信办供图
温州三和量具仪器有限公司总裁张天宇是位新生代温商,在创业理念上,他与父辈不同,变得特别会“花钱”。据他讲述,公司全年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5%-10%,而研发人员占到总人数的40%。正因善于创新,公司生产的计量仪器才打动了富士康等大企业,赢得订单纷至沓来。
近年来,创新驱动渐成为温州发展的关键词。锚定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温州组织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计划”和“万亿产业培育计划”,形成“5+5”动能更新迭代格局。今年在疫情影响下,全市前三季度技改投资逆势增长24.4%,比全省平均高24.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一。
人才是最大的资源,在这方面,温州人“不惜血本”。当地连续两年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出台“人才新政40条”等高含金量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数据显示,去年温州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引进数分别增长169%和198%,本科毕业生引进数连续两年增长60%以上,人才实现净流入。
理账:精打细算算好成本账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有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创业,每9个温州人就有一位经商办企业。办企业需要算好成本账,有了政府“店小二”,温州企业家少了很多忧心。
疫情期间,温州市佳达化工有限公司在农行温州分行通过“纳税e贷”产品申请了8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原材料。作为首贷户,他享受到了十分优惠的利率。而这样的优惠政策,温州还有很多。
如何帮助企业减负降本?如何做强做大民营企业家群体?姚高员道出了背后的秘诀:“温州用‘加减乘除’,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温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谓的“加”就是惠企政策做加法,“减”就是企业负担做减法,“乘”就是平台拓展做乘法,“除”就是企业松绑做除法。
“中国锁都”瓯海区的一家企业正在生产锁具。温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2018年10月,温州拉开国内首个“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大幕,两年来,温州推动2019年146项具体改革举措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版新清单25条已全面落地实施。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试点、社会力量办社会事业、为侨服务“全球通”、惠企政策“直通车”、个人破产制度改革、便民服务“瓯e办”迭代升级、“无还本续贷”……一系列赋能举措,奏响了“民营经济看温州”的最强音。
“我们公司在科技园诞生,在科技园长大,如今已成长为行业的‘独角兽’,去年销售额达到了131.2亿元!”温州大卖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尚杰兴奋地说。借助于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优惠政策和科技扶持,该公司迅速成长为行业“独角兽”。
温州积极打造高能级平台,发挥“乘数效应”。国科大、浙大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开花,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光子集成创新研究院签约启动建设;北斗产业基地、中国眼谷·中央孵化园、大唐5G等标杆性项目加快建设……为民营经济增效提质赋能。
去年温州市场主体突破百万,诞生首家世界500强企业,今年在疫情之下仍然逆势增长,在册企业数首次突破30万户,增幅全省第一。上个月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温州位居全国第六。
出账:收益“一家人”共享
“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是温州最大的特色。”姚高员说。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就创办了民办幼儿园、民办初高中,诞生了全国首家民营医院,利用民资,为老百姓创造更优品质生活。在奔小康过程中,当地着力发挥社会力量办社会事业优势,全民共享小康成果。
“嗖——”滑雪爱好者黄小杰从眼前一跃而过。国庆期间,温州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但小黄却在家门口的一方冰雪世界里驰骋,体验了一把北国风光。作为由社会力量建成的全国首个建于污水处理厂顶部的冰雪运动中心项目,建成后,大大方便了周边群众进行体育活动。
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线下示范点桃花岛冰雪运动中心。温州市体育局供图
“非禁即入,只要是社会力量愿意办、能够办的领域,都放手让社会力量去办;一视同仁,不管是本地民间资本、在外温商资本,还是非温籍外地资本甚至海外资本,都给予同等待遇。”姚高员说道。在这两种导向引领下,温州市社会力量办社会事业热情高涨。
截至目前,温州拥有民办学校1306所,承担了全市1/3的教育任务。由社会资本在工商登记的体育类市场主体多达2.5万家,民营医院占到医院总数的68.7%,社会力量已成为温州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
温州还邀民资共唱城市建设大戏。由社会资金参与组建“大建大美”基金,打造了瓯江两岸、塘河两岸、中央绿轴、三垟湿地、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五大城市金名片;由民间募资参与建设的市域铁路S1线今年建成通车,拉大了城市框架、缓解了交通压力;引导千亿社会资本下乡共建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幸福感是高水平小康的坐标尺。我们始终坚持富民与强市相统一、金‘杯’与口碑相一致,温州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姚高员说。
如今漫步在温州街头,处处洋溢着幸福喜悦的气息。改造后的五马街头“月光经济”一片繁荣,热爱夜生活的青年们流连于各个“网红打卡地”;塘河两岸绿意盎然,不少运动达人边欣赏美景边锻炼身体;三垟湿地里,一家人享受悠闲时光。在930万温州人努力下,这本“小康账本”收益满满。
浙江省发布“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人民网杭州11月24日电 (艾宇韬)记者近日从浙江省政府新闻办获悉,经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详细】
浙江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 打造“掌上办事”之省 人民网嘉兴11月24日电 (郭扬)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时值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召开之际,浙江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新闻发布会也在水乡乌镇举行。会议展示了浙江…【详细】
姚巍:智能供应链建设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重要战场 人民网嘉兴11月24日电 (郭扬)11月23—24日,2020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嘉兴乌镇举行。在主题为“数字赋能新智造”的“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论坛”上,传化智联总裁姚巍分享了传化智能物流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企业降本增效…【详细】
浙江金华:精准有力强化政治监督 打造政治生态绿水青山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在推进清廉金华建设的实践中,金华市纪委市监委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净化政治生态摆在首位,精准有力履行政治监督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大数据平台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详细】
绍兴建立智慧民意感知体系 推动警务改革高效发展 “真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民警花了三天时间帮我组织调解。”绍兴越城区的陈女士最近和邻居发生了纠纷,但面对派出所的调解结果,陈女士一直不甚满意,认为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因而导致纠纷仍未化解。之后,陈女士尝试着向绍兴市民意感知系统提出诉求,最终…【详细】
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开幕 人民网嘉兴11月23日电 (郭扬)今天上午,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桐乡乌镇开幕。论坛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当天,两场分别围绕“数字经济与科技抗疫”“科技发展与创新驱动”议题的主论坛…【详细】
浙江桐乡:两个重大项目在乌镇开工 人民网嘉兴11月23日电 (郭扬)今天下午,“乌镇之光”暨中科曙光年产20万台高端服务器智能制造项目开工仪式在乌镇举行。 “乌镇之光”项目按照“新一代、全功能、智能化”的技术要求,一期投资20亿元,预计于2021年竣工,为国家级和省级重…【详细】
杭州亚组委发布官方网络安全合作伙伴 人民网嘉兴11月23日电 (郭扬)正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上,杭州亚组委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恒信息)在乌镇会议中心举行签约仪式,安恒信息正式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网络安全服务合作伙伴,安恒信息也成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