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到市民 过幸福的生活

杭州康桥文体建设走上“康庄道”

王萧萧

2020年11月27日14:14  
 

11月26日, 59岁的陈氏太极拳传人张国良带领团队正式入驻刚刚揭牌的杭州市拱墅区康桥街道文体中心,义务教居民打拳。1个月前,张国良老汉还自掏腰包举办了“健康迎亚运,活动新康运”中国传统武术功力挑战赛。

谈起初心,张国良表示,“就是想让更多的乡亲从牌桌、麻将桌边走出来,动起来,学习中国功夫,爱上中国功夫。”

在文体中心,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坐满了好学的孩子们,图书馆里书香四溢,大厅的墙上还有喜马拉雅的有声图书馆,扫一下二维码,不仅能免费听到大美运河、康桥故事、少儿国学等。

文体中心青少年活动发展中心徐娟老师说,未来,中心将继续贯彻执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有浙江少儿朗读者展演活动,诵读中华经典、描述家乡绿水青山;有新时代星星火炬浙江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实践展示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康桥故事;有中小学生创意主题作品浙江公益展评活动,挖掘有康桥特色的中国风英语题材内容,更好地为了解真实的康桥提供世界视角素材。

康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蒯骏介绍,康桥现在是杭州市大城北开发的核心地带,经过城中村改造以后,群众对文体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渐增高。除了文体中心,街道还把民生工程延伸到每个社区,建设了家门口的阳光老人家、阳光驿站、文化家园等民生设施,重点关注一老一小。阳光老人家有颐养、活动和健康中心,医养护一体化的陪护中心;阳光驿站提供给孩子们有趣的玩具、活动的空间;文化家园有阅览室、健身房,有美术、音乐、书法等培训班,还成立了舞蹈队、模特队、运动队,不断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街道还重点打造15分钟便民圈,建设理发店、超市、药房、菜场等生活必需场所,建立小型综合体,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责编:王萧萧、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