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小小书院点亮村民精神家园

陈洪晨

2020年12月04日09:28  来源:台州日报
 
原标题:小小书院 点亮村民精神家园

市、区、街道每年送百余场文化活动进村,周末有讲座、寒暑假有培训……这些家门口的“福利”,在村部大楼盖起来之前,台州湾新区三甲街道朝阳社区新王股份经济合作社(原椒江区三甲街道新王村)的村民们是不敢想象的。

2014年,崭新的村部大楼盖起来后,响应村民的呼声,村干部们在大楼内开辟了和合书院,建起了文化礼堂,村部大院里搭建了文化大舞台,不远处还建起了村史廊和文体公园……每年一点新变化,这一带逐渐成为这个1400余人村庄的精神家园,继而发展成为三甲街道的文化中心。

明亮的玻璃窗,柔和的阅读射灯,木质书柜上各类书籍整齐地摆放,绿植点缀其间,古色古香的桌椅被擦得干净如新……这个“小而美”的阅读空间,便是新王书院的主体部分,承担着借阅图书的功能。

“这里虽然不大,但我觉得环境不输给我去过的大书店,很温馨很安静,书也很多,离家近,随时可以来。”村民雯雯自豪地告诉记者。

第一次走进书院时,雯雯才7岁。如今,她不再需要母亲的陪同,一有空便独自或与邻家的孩子结伴前来。她熟练地走到“少儿读物”书架前,抽出两本书走向休息区坐下。“如果没读完,可以借回家继续看,一个月内及时归还就行了。你看,那里有台自助借阅机器。”雯雯指了指门口。

新王书院负责人王雪红告诉记者,在村文化用地规划建设之初,村干部们就考虑将借阅图书的书吧和举办讲座的讲堂设于村部大楼一楼。便利的位置,成熟的设施,为开辟新王书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书吧目前有藏书一万余册,实现了与椒江区图书馆通借通还,工作人员时常来更替图书。学生群体最喜欢来这里,一到周末、寒暑假,就成群结队地来。所以藏书中,数量最多的门类就是少儿读物。”王雪红说。

书吧另一侧,以两面书架墙隔开的空间,名为“道德讲堂”,政策理论宣讲、老年电大培训以及安全知识、健康知识等讲座,都在这里举行。

村部大楼外侧就是该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讲堂成为老人们最爱去的地方。“村里的老人平常就在这一带锻炼、娱乐。每次听说讲堂有讲座或培训,不用我们特地去组织动员,老人们都乐于前来‘充电’,每场活动都座无虚席。”王雪红介绍。

除了为老人和孩子带来精神食粮,经过六年多的修整和完善,以新王书院为中心,村部大楼一带逐渐延伸出丰富的文化设施。2014年以来,当地陆续建成室内活动中心1000余平方米,设有老年活动室、展示展览厅;建成文体广场约2400平方米,设有演出舞台、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建成文化公园1000平方米,设有健身器材30套……

凭借优良的硬件设施,新王逐渐成为三甲街道的文化中心,承担起展示街道悠久历史与现代发展、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任务。

在村部二楼的乡村记忆馆,陈列着从古至今当地农民使用的农具、渔具等实物,通过墙绘和图文资料再现古时人们耕种、纺织、赶海的劳作生活。弘德厅里,展出了先进人物的事迹。还有三甲文化展示厅,通过“沧海桑田”“古韵悠扬”“润物无声”“潮涌东海”等篇章全面展示了三甲街道的历史变迁、文化遗产、名人贤士、产业发展等。

王雪红介绍,为了丰富乡村生活、和睦村民关系,在市、区、街道三级的指导和帮助下,村里自发地组织了一系列活动。“有儿童启蒙礼、少年成年礼、暑期‘春泥计划’等针对少儿的活动以及春节趣味农俗、端午节包粽子、重阳敬老礼等节庆活动,村民们很热情,参与度很高。”

“新王书院像一个载体,把村干部和村民、村民和村民联结在一起。”王雪红说。

(责编:王萧萧、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