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一城“初心”书写创城“样本”

2020年12月08日15:54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显山露水,荟萃海滨城市风华;承旧启新,熔铸海上国际门户。

信步街道社区,感受“志愿红”的热情洋溢;驻足城市街头,体验车水马龙间的秩序井然;流连海滨桥畔,品味霓虹夜景的流光溢彩……诗画般悠然的动人意境,印记着“千岛之城”舟山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创城三年,舟山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着眼“四个舟山”建设大局,站在为全面小康增色、为城市注入魅力、为市域治理固本、为民生福祉加码的战略高度,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带领全市人民以势不可挡的攻坚合力,坚持不懈地向全国文明城市阔步迈进。

一路创城好风景,城有芳华润人心。屹立于东海之滨的海上花园城散发着今非昔比的气韵,文明的光芒力透“海岛风景线”,演绎了一幕幕区域发展、百姓幸福的生动故事。

各美其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夜幕降临,定海海滨新天地灯火辉煌、人流不息,曾经破旧的城中村如今晋级定海时尚地标;漫步新城长升路,樱花公园在灯光勾勒和渲染下美妙绝伦,细微之处彰显着城市品位……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在舟山,城乡生活皆可“诗意栖居”。

创城以来,舟山以显山露水的“大写意”、提升改造的“大手笔”、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精心打造城市轴线、建筑轮廓线、“山海城”优美天际线,保护古城古街古建,塑造了可阅读的建筑、可漫步的街区、有记忆的城市。

三年间,一幅港产城一体发展画卷徐徐展开,“南居、北业、东游、西新、中秀”城市格局加速形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渔农村也不是被遗忘的角落。走在如今的乡村,“赤膊”几十年的外墙画上了写意的墙绘,空中乱“走”的线路逐渐“隐身”,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违法搭建的窝棚不见了,随处可见村村美景。

舟山通过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竞赛,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整治氛围,全市渔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2019年舟山15个乡镇(街道)获评乡镇(街道)组“洁美杯”,21个村获评村组“洁美杯”;另有3个乡镇(街道)、14个村因在全市排名靠后被通报。通过竞赛,上下推进渔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合力共建美丽渔农村氛围。

自2018年以来,舟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不断补齐,创建区域内硬件设施改造、修补36万余处;清理积存垃圾43.6万余吨、卫生死角21.2万余个,拆除违章建筑106.2万平米。截至去年底,舟山建成省、市美丽乡村精品村125个,建成AAA级景区村庄24个,培育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60个,打造美丽海岛生态廊道、主题风景线17条。

如今的舟山,城与乡如一枝芬芳的并蒂莲:城市品质功能加速升级,美丽经济欣欣向荣,城市文明与渔农村风情深度融合,城乡公共环境、公共服务、公共秩序和社会风气全面提升,城乡统筹发展的崭新画卷更加绚丽多彩。

共建共享,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创城,比拼的是构建高品质城市的视野和气魄,考验的是干部群众砥砺奋进的担当和干劲。舟山市委市政府把创城当做“一号工程”来抓,“一盘棋”攻坚。

号角嘹亮,战鼓擂动。舟山市四套班子领导“分片包干”,带队督查指导常态化;各地各部门各行业亮出创城任务清单,建立健全考核督查问责机制……压力层层传导,责任落实在一线。

走街巷、入社区、进市场,专题研究、暗访巡查……舟山市领导作表率,用脚步丈量每条街巷,在现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创城“查漏补缺”,确保各项创城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5+2、白加黑,坚守一线、挥汗“掉肉”……舟山19个创城专项组紧盯基础设施的短板、城市管理的不足、群众反映的热点,力推马上办、限期改、回头看。

面对重担和难题,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干在一起、冲在最前,300多个“兼合式”党组织近3万名在职党员“8小时”外积极参与创城,秉着一股“拼”劲,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老旧小区改造是群众呼吁强烈的需求之一。去年,舟山投入资金超3亿元,改造400余幢老旧住宅,惠及群众11000余户。今年,舟山老旧小区计划改造800幢以上。自创城以来,舟山累计完成“城中村”改造52个,完成拆迁22283户;改造老旧小区1838幢,惠及住户39150户。

随着人口聚集、车辆增多,一些“成长”的烦恼逐步显现,游览滨海大道新城段遭遇停车难便是其中之一。今年4月,新城大桥下方启动提升改造工程,舟山市城投集团利用桥下空间增设131个停车位,同步提升周边道路与景观绿化。自创城以来,舟山共整修道路151.8万平米,新增机动车车位13.7万个,新建无障碍设施2238处,新建改造公厕456个。

物质生活条件好了,群众精神需求也变得迫切。创城以来,舟山新增绿化面积446.4万平米,新建、改造公园22个,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宣传引领,文明底蕴不断增强

大街小巷,道路整洁有序;斑马线前,车辆减速慢行礼让;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或热情指路,或文明劝导……这是属于舟山的气质。

生活在这座城市,总能不期而遇那份美好,总是油然而生一份感动:遭遇车祸的小东东,成为舟山年龄最小的捐献器官者,让7人获得新生;年轻的垃圾清运工不小心碰到边上车子的前雾灯,就手写了一张小纸条,愿为自己的失误埋单,在朋友圈收获无数个“赞”……

城市有温度,人民更幸福。把创城当作检验干部担当作为的“试金石”,其背后是舟山精神的物化和凝结。让文明创城,涵养这座城市的温度,舟山一直走在实践路上——

干部合不合格,创城一线见真招。正面激励、反向倒逼,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考虑干部的“第一现场”。街头巷尾、工地一线,领导干部激情创业、拼搏赶超,黑了、瘦了,那是这支创城“先锋队”的最鲜明特征。

舟山力量在创城中被凝聚。领导干部带头干,基层群众跟着干。那一抹抹“志愿红”,俨然成为舟山最亮丽的风景。在8月27日发布的《浙江省志愿服务大数据报告》中,舟山以绝对优势拿下全省志愿者综合活跃度第—。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在磨砺中释放洪荒之力,为共同目标凝聚起强大合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溢出效应的另一种解读,正是舟山精神的再度升华。

纵观今年的经济数据,舟山不仅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更以11.9%的GDP增速引领全省,舟山力量澎湃激荡。

专项整治,城市顽疾逐一破解

创城,不能满足于小打小闹、修修补补,必须出重拳、大手笔,坚持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

循着《舟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的创城图线路,舟山紧盯市民素质、诚信建设、市政设施、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和城市管理等六大方面,系统施治,攻坚克难。

在舟山,一些水果店或小吃店每天开门营业后,负责人总会把店门口打扫干净,或将门前的自行车推到停车位里。在舟山市升级“门前三包”责任制后,这些成了经营户每天的“必做功课”。“门前三包”,这项举措在舟山实施已超过20年。去年起,舟山将以往的“门前三包”责任制逐步更新为“环境卫生责任区责任告知书”制度,并结合“路长制”管理模式进行常态化管理。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舟山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能级。打响“五大会战”,加快实施城市道路、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一系列改造提升工程。

综合整治,城市发展释放新空间。舟山打响城中村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系列攻坚战,乱丢烟蒂、马路市场、占道经营、车辆“滴漏抛洒”等城市“顽疾”得到有效治理。

19个创建专项工作组,对市容环境、公共秩序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整治,上百项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了管理处罚力度,城市管理乱象得到有效制止。从一面墙到一根杆、从一块广告牌到一个垃圾桶……舟山精打细磨,让城市“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翻开三年创城成绩单:舟山建成第一条“准高速”东西快速路,改造提升道路151.8万平米,改造老旧小区1400余幢,新增机动车车位13.7万个,新增绿化面积446.4万平米。仅今年以来,舟山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9.4万起,重点路口早晚高峰期间基本达到“零违法”;查处乱丢烟蒂3140起,查纠跨门占道经营1.4万余起,沿街卫生秩序得到很好改观。

创城,如一场破立之间的城市质变之旅,焕新了一座城。

制度创新,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创城,不是秀场。文明素质养成,不仅需要软引导,更需要硬约束。地方立法、建章立制,不仅为舟山创城加分赋能,更倒逼这座城市塑造自己的特质。

2018年3月《舟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舟山市政府将其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并配套设立统一的投诉平台,一系列“组合拳”促成文明新风尚。

从末端管理向源头治理转变,舟山积极创新管理机制,《舟山市城市管理导则》《舟山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覆盖创城各个领域的80余项新制度先后出台实施,瞄准不文明行为“末梢”施策、发力,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定海给燕巢装上护泥板防止燕子排泄物掉落;普陀为5000多个牛奶配送箱装上透明卡槽杜绝乱涂乱写……直面“老大难”问题,各地各部门想对策、出实招,涌现出了一批创城好举措、好经验、好成果,成为创城路上亮丽的海岛风景线。

今年战疫中,在创城中得到历练的社区干部、志愿者、点位长变身战疫宣传员、服务员、战斗员,成为战疫基础力量。创城的点位责任制、小区结对共建、社区人员排查、基层力量发动等成熟经验做法,无缝对接到战疫阻击战中,筑起了防控疫情的坚强堡垒。

全域创城,共建共享,创城红利满溢千岛。除了创建区,舟山243个渔农村纷纷打响整洁村庄专项行动,田园综合体、民宿经济等吸引人气,渔农民在家门口收获“金山银山”。

以创城为契机,舟山持续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大幅下行的背景下,舟山主要经济增速大幅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连续11年获生态省和美丽浙江考核优秀,连续15年荣获“一星平安金鼎”。(王建军)

(责编:康梦琦、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