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楞扎那将非遗艺术与流行歌、摇滚乐相结合

他希望有更多观众欣赏呼麦

韩轩

2020年12月11日08:21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他希望有更多观众欣赏呼麦

呼麦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喉音一响,就能把人的思绪带到辽阔的草原。昨天(12月10日),“2020非音未来年度音乐盛典”上演,作为十强选手的呼麦演唱家都楞扎那吟唱一曲《蒙古游牧》,把一度失传的呼麦艺术带上舞台。把呼麦与民谣、摇滚等风格结合,都楞扎那希望更多人能走近这门古老的艺术。

班上坚持学呼麦的“差生”

“你可以叫我大象,我的名字在蒙语里是大象的意思。”这位1989年出生的蒙古族汉子直爽而纯朴。都楞扎那的父母都是牧民,父亲是“乌兰牧骑”的文艺工作者,他自己也从小爱唱歌,但第一次听到呼麦,已是他上高中的时候。

“呼麦在我小时候是没有的,在内蒙古已经失传,后来无意间在电视上听到。”当时的他也不知道这是蒙古族的传统技艺,只是特别喜欢这种声音,“很磁性,很男人,而且能同时发出多个声部的音,很神奇。”

2008年前后,都楞扎那开始跟老师学呼麦。他的老师们刚刚从国外的呼麦大师那里把它传播回内蒙古,都楞扎那也是草原上第二批学习呼麦的人。“一开始很难,呼麦的发声方法和唱歌是相反的,唱歌要放松,而呼麦要让喉结这部分紧张起来。”都楞扎那学过美声,很难找到呼麦的发音方法。他开玩笑说,在艺校学呼麦的班上一共有12个学生,一开始他是最差的一个。

经过一番辛苦的练习,都楞扎那找到了窍门。等三年学习时光过去,班上坚持唱呼麦的学生,只剩他一人了。“那时候学呼麦的专业人士少,很难分辨出来谁唱得好、谁唱得坏,学这个也赚不到钱。”都楞扎那却没想过这些,“我是个比较执着的人,可能当时我也说不上学得特别好,但我觉得还是要坚持。”

不畏质疑用呼麦唱流行歌

机会留给了能坚持的人,2013年,都楞扎那被特招为内蒙古军区文工团的演员,他开始有了更多机会登台并与其他音乐人交流。2016年,他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张艺谋导演的舞台作品《对话·寓言2047》中,他还担任《长调 呼麦·云纱》的音乐作品改编。

从他进入文工团开始,都楞扎那对呼麦的感觉就有了变化,“我想我要好好把它做起来。”他心里有一个目标:“不只让蒙古族喜欢呼麦,我希望全国观众都能欣赏这个音乐。”传统的呼麦十分原生态,基本是唱两个音,旋律上也没有太大的波动。都楞扎那觉得呼麦那么好听,也可以表达感情。于是,他开始尝试用呼麦的方法唱歌。

《拉萨酒吧》是都楞扎那最早改编的一批歌曲之一,这是一首藏族风味的歌曲。“这个歌的旋律感特别好,本身有民族风格,我把呼麦融入进去,歌词又是普通话,很容易被接受。”都楞扎那还在央视的节目中改编过很多经典歌曲,他用呼麦方式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广为传播。

他的尝试曾被人质疑,质疑多来自于内蒙古地区唱呼麦的人。“当时他们接受不了,觉得我把呼麦和流行音乐结合,破坏了传统的、原始的呼麦文化。”都楞扎那说,他一直没想把关注点放在内蒙古,而是希望全国观众都能来关注,“现在四五年过去了,他们中也有人开始走我的路线了。”

呼麦绝不只是蒙古人能唱

“不去破坏呼麦,而是在风格上改编,让更多的人接受,这个东西才能传承下去。”都楞扎那的想法很简单,包括这次参加“非音未来”的活动,他也是希望告诉年轻人,呼麦不是那么“土”,“想学,你也可以。”他不喜欢别人把呼麦说得特别“玄”。“总有人说,唱呼麦嗓子会出血,会把嗓子唱废了,或者说这个声音只有蒙古族能发出来。”都楞扎那觉得这都很误导人,也影响这项非遗艺术的传承。

他希望全国观众都能从他的歌声中了解呼麦,了解内蒙古。这次他演唱的《游牧》,唱的就是老家的游牧生活。“那是我小时候的经历,夏天早上四点多,就跟着母亲起床赶牛。母亲会挤牛奶,五点多拿着两个桶回来熬奶茶。”都楞扎那把这些生活中的美好写到歌里,开口一唱,就仿佛回到了草原。

作为年轻人,都楞扎那也爱听流行歌,他喜欢民谣,就把呼麦和安静的民谣结合,未来打算创作更多用普通话演唱的呼麦歌曲。他所在的大象乐队,则偏重创作金属摇滚风格的歌曲,“呼麦很有磁性,加上摇滚就更有力量。”在他看来,这样的音乐充满力量,一直在往前走。

(责编:王萧萧、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