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连绵,云霞相望,眼前的山村,一片希望。12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距离绍兴嵊州市区(县级市)约1小时车程的通源村,陆续有村民来到“农村电商物流服务点”取快递,也有村民骑着电动车来服务点往外寄香榧(坚果)、茶叶、红薯粉丝、笋干。村民邢园飞通过这个“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网点”,向上海寄出了5.5公斤香榧,快递费仅需16元。50岁的村民王善永告诉记者,过去农民卖农产品、取网购物品等要到石璜镇,乘班车来回至少一个多小时,而且班车一天只有六班,很不方便;自从三年前交通局在村里设了农村物流点,村民们取物、寄货方便多了,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
这个农村物流点惠及该村2000余村民,一年进出快件2万余件。而这只是嵊州全市241个行政村的一个缩影。
嵊州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地处浙江省绍兴地区东部,越剧的发源地,属长三角经济区,约百万人口,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嵊州属浙江省“1小时经济圈”,位于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圈的十字交叉点上,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中心节点城市,上虞-三门高速公路、宁波-金华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路太窄、不平整,快递、货物进出设点在乡镇,快递到不了村,村里的农产品出不去,农村物流“断流在镇与村之间”“堵在了最后几公里”,家门口能否实现农产品流通等,一直困扰着当地的老百姓。
嵊州市交通运输部门针对老百姓的诉求,打出一套接地气的“组合拳”。一是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把农村公路加宽、修平整,班车、车辆进出安全、快捷;二是以嵊州长运集团为运营主体,对“四通一达”等快递资源进行整合,将乡村和偏远山区村的快件统一配送;三是依托“村村通公交”的优势,以252辆城乡公交车和8辆农村物流配送专车为载体,由市区的城西、城东、城北三站物流部,依据货物量大小与多少,合理安排车辆,利用城乡班车,将货物及时送达至各农村物流服务网点,由村网点再进行分流;四是探索形成“农村电商+城乡融合+解决最后一公里新体系”,让农村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寄递取件、农副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为老百姓致富和民心工程服好务。
嵊州市政府编制了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自2018年—2020年完成750公里以上的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总投入达40.8亿元,农村公路由“村村通”上升至“路路好”,“四好农村路”为农村物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殿前村是嵊州名特产“榨面”的主产区。记者又赶至该村开办了1年的“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网点”,服务点的负责人是当地58岁的村民俞泉水,他向记者介绍说,我既为村民们服务,自己也得益,我一年下来卖出去2万斤榨面,多数通过物流快递卖出去。他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该村和其它村一样,利用嵊州开行的城乡公交班车线路定时定点完成快递包裹的取件和放置,有效解决了村民之前收寄快递跑镇上费时、费力的问题。
嵊州市长运公司卢少峰总经理对记者说,我们嵊州破解了老百姓“最后几公里”的难题,免收村民的服务费,公司贴钱给班车驾驶员和农村物流服务点的村民兼职服务员,真心为民服务,这是惠民工程。
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寄快递和收快递,体验到便捷与实惠。更为重要的,提高了物流效率,农产品寄往四面八方,远的土特产卖到了北京、河南、江苏、上海、安徽、广东等外省,近的也卖到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村民收入持续增收,有着2000余村民的偏远的通源村人均收入今年已接近3万元,有2500多人口的殿前村人均收入今年已接近4万元。
截至12月15日,嵊州全市乡村铺设了295个农村物流服务网点,实现行政村和偏远山村快递网点全覆盖。
构建起城乡“双向流通”渠道。乡村干部高兴地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现在,不仅有“工业品下乡”服务,还有“农产品进城”通道,政府利用城乡公交和物流配送专线车为村民销售香榧、茶叶、桃形李、榨面等农副产品,提供寄送服务,方便快捷,还降低了农户销售成本,助推了乡村振兴。
嵊州长运集团董事长宋鸿鸣介绍说,“农村电商+城乡融合+解决最后一公里新体系”建成后,长运集团已成功整合多家快递公司,创立“快快物流”,触角延伸至农村及偏远山村,每年的快递收发量在10万件以上。据统计,2018年乡村快递收件总量达11.76万件,2019年上升至15.47万件,预计今年将达到20万件左右。这既有效解决农村物流最初和最后一公里,又为农户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嵊州市委书记徐建役表示,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更是加快嵊州发展的现实需要;“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网点”的全覆盖,为老百姓农产品、货物进出打通了“堵心点”,保障了村民在“家门口致富”,提高了老百姓的满意度、幸福感。
嵊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钱凯丰对记者说,嵊州通过三年的努力,241个行政村全部设置“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网点”,还有54个偏远的自然村也设置了服务点,全市已有295个服务网点了。这项工作被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评委绍兴地区唯一的“农村物流创新发展项目”。
钱凯丰向记者透露,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意义重大。接下来,嵊州将继续加大投入,创新融合,实现“五统一”,即:统一“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网点”的综合服务功能,统一标识标牌,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服务形象,统一标准配置;借助信息化手段,提档升级,方便老百姓,减少村民的支出,降低物流成本,激活农民致富积极性,走出融合发展之路,推动乡村振兴与发展,把这项民心工程深入民心,争取明年拿“国家级创新发展项目奖”,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增添更多“嵊州风景”,贡献更大嵊州交通的力量。
碧水流转,青山妩媚。这就是浙江东部一个小县城普通农村的美丽蝶变,现实图景。农村美,农民富,幸福感获得感满满,这就是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一幅在广袤土地上徐徐展开的美丽画卷。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