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用“不容易”三个字来形容即将过去的2020年,对张媛来说,尤其如此。这一年,她所从事的演出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她所立足的演出公司经历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幸运的是,这段艰难的路,她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蹚过来了。
张媛,杭州演艺集团杭州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2020杭州国际戏剧节的幕后操盘手,在演出行业已摸爬滚打十余年。
采访她的那天,突袭杭州的寒流刚刚退去,金色的阳光从蓝色的天空流淌下来,有一种别样的、饱含隐喻意味的暖意。在那样一个安详的中午,这一年跌宕的记忆开启。
“有一瞬间,感觉天都快塌了”
“入行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有一瞬间,感觉天都快塌了。”
2020年的春天本该有个梦幻般的开局。公司主推的剧目《牛天赐》将连演5场。这个剧品质相当棒,但成本颇高,当初,公司是咬着牙签下来的。全员上下铆足了劲,出票情况不错,春节前票房已经超过了200万元。
然而,疫情一来,演出行业瞬间冰封,整个公司也掉进了冰窟窿。
“200万票房,辛辛苦苦几个月做出来,一下子没了。那种难受啊,没法形容!”
损失远远不只一部剧,好些已经谈好的项目全部搁置,像《东方快车谋杀案》、靳东主演的《麦克白》,还有从国外引进的音乐剧《红与黑》,全泡汤了。恐慌,无助,焦虑,迷惘,各种情绪在张媛心头交织。“每天醒来,我都不知道我该干嘛去。”
疫情稍稍稳定,张媛就带着团队四处找寻机会。“剧目做不了,可以去做会展,做活动,凡是能做的都去做,只要有项目就去争取!”做了无数个PPT,做了无数套演出活动方案,可绝大部分都没成功。
有个项目,跟了半年时间,本指望拿下整个项目,结果只分到了一个几分钟的小节目。这样的活儿以前根本看都不看一眼的。现在要不要接?接!公司得生存,活下去是第一位的。“当大环境发生变化时,你必须有迅速反应的能力,不能死守着老一套。”所以,再小的项目,哪怕是一个小丑表演、杂技魔术之类的小节目,能接下来的都接。
“最开心的事情还是杭州国际戏剧节的成功”
回望这一年,张媛最开心的事情还是做戏剧节,“有突破,有亮点,很有成就感”。
疫情不可意料,包括乌镇戏剧节在内的众多戏剧节展都取消了。今年的杭州国际戏剧节还能不能做,她的心一直悬着。直到5月,基本确定今年要做,张媛的心稍稍安定一些。
但是,做,就意味着面临一大堆棘手的问题。
最首要的是“钱”的问题,尽管有政府投入,但仅靠这笔经费难以支撑起整个戏剧节。怎么办?为了解决经费问题,本届戏剧节尝试与两家著名的商业综合体和地产商合作,经费压力有所缓解。
其次是剧目。杭州国际戏剧节往届都要邀请众多国外剧目,但今年国外剧目进不来了。怎么办?让国内戏剧挑起大梁!于是,本届戏剧节逆势突进,一口气邀请到了13部国内特邀剧目,数量创下历年之最。
已经办了8年的戏剧节得出新出彩,怎么办?戏剧节做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尝试,让戏剧走出剧场,进入商业综合体。跨媒介环境戏剧《绿光大厦》,VR舞蹈作品《眼眶》……让观众一次次获得别样的艺术体验。
戏剧节期间的那场“黄昏朗读”让张媛记忆犹新。黄昏时分,观众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汇聚到国大城市广场,他们中有都市文艺青年,有刚下班还来不及脱下工作服的超市营业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大家齐声朗诵《恋爱的犀牛》的经典台词,“那场景,比专业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还要令人震撼。那一刻,我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而身边好多人,泪流满面。”
这一年,让张媛深刻认识到做演出的意义,“是精神上的胜利和满足。”
眼下,张媛每天依然要处理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手头正在争取的项目还困难重重;明年戏剧节又要开始谋划了……“问题总是存在的,走一步,解决一个,最终,不是都解决了吗?”
她微笑着说,“未来,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演艺行业,在逆境中的突破
张媛的2020,是整个杭州演艺行业的缩影。在疫情面前,演艺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杭州演艺行业的从业者们没有哀叹,没有等靠要,而是及时调整自己,积极转型,在逆境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譬如印象西湖。就在上周,《最忆是杭州》结束了它的2020演出季。这一季演虽然比往年短暂,但却有着同样的精彩。在那些苦苦等待开演的日子,印象西湖人并没有白白浪费,而是一步一个脚印,默默积蓄力量。从2月下旬起,印象西湖便开始“双线作战”,一边抗疫,一边积极为复演做准备。6月,《最忆是杭州》终于重新回到观众面前,比往年迟到了近三个月。此后,印象西湖抓住每一个节点积极营销:复演首场,专为700多位“抗疫英雄”推出;七夕之夜,为情侣带来浪漫之约,国庆中秋,发起了“全家福征集活动”,让刚刚经历了汹涌疫情的观众感受团圆的温馨……努力得到了市场的回应,演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尤其是国庆长假期间,每天的首场演出上座率稳定在九成以上,部分场次满座,甚至需要加座。
再譬如浙江京昆艺术中心(京剧团)。疫情暴发,剧团普遍都不能正常演出,在这种情况下,浙京主动出击,从外围突破,硬生生杀出一条路来。4月,浙京将山水实景京剧《宝莲灯》带到了长兴县八都岕景区,并与长兴县文旅部门签订了文旅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一系列的文旅合作。6月,浙京在胜利剧院推出“菊苑芬芳六月红”京剧折子戏专场,成为疫情以来杭城戏曲院团的首场演出。此后,他们又带着现代京剧《渡江侦察记》、神话京剧《宝莲灯》、现代京剧《生如夏花》分赴长兴、天台、宁波、深圳上演。就在这几天,剧团在银川参演“2021年宁夏牛年戏曲春节晚会”,让惨淡开局的2020年,有了一个红红火火的结尾。
这种直面困难、不断奋进的勇气,正是杭州演艺行业“未来会越来越好”的底气所在。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