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开局之年。在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杭州聚焦重点,坚持保护优先,在传承文化根脉上作示范;推进活态传承,在发掘文化内涵上出精品……杭州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的成果特色亮点,可谓源源不断、精彩纷呈。
这份“精彩纷呈”再次被“聚焦”。
日前,“浙江省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集中采访报道行前会”在杭州举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中央及省市级主流媒体齐聚杭州,他们从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手工艺活态馆出发,途经余杭段运河综保工程、上城区、滨江区运河古迹,至浙东运河萧山段等,深度走访、解读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传承利用以及令人憧憬的“未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亮眼”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如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感慨于新做的丝绵袍质量上乘,白居易曾诗兴大发,特意赋诗一首,余杭的清水丝绵就是这诗中精品。
“清、纯、淡,是清水丝绵制绵用水的标准,也是整个制绵过程中最大的亮点之一。”从事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宣传工作多年的余杭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丰国需向记者们介绍道。
本次采风活动中,大运河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成效显著,尤为亮眼,令记者们频频“叹服”。
据悉,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中国蚕桑丝织传统技艺”的子项目,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这份独特的技艺、千年的“记忆”,余杭还出版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借此让这份非遗文化能得到更好地传播和发展。
如果说清水丝绵是在余杭温婉曼妙的江南水乡风姿下诞生的,那么省级非遗名录项目西兴竹编灯笼就是滨江“喜奔竞,善商贾”的繁华商业氛围中的产物。
始于南宋宫廷用灯,行销于全省各地乃至江苏、安徽等地的西兴灯笼,其竹篾细如发丝、编制技艺纷繁复杂,手艺人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吃苦耐劳、经营有道的处事风格在其中可见一斑。在滨江人的苦心经营下,西兴灯笼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照明首选工具。
“在大运河文化建设中,沿线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其中西兴竹编灯笼为主要培育对象。”滨江区文联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文艺创编创作的舞蹈《西兴灯笼》,被改编成广场民间舞蹈搬上舞台后,获得了省级金奖1个、银奖1个,市级金奖2个的佳绩。同时,为了加快文化传承,滨江区在西兴成校建立了非遗保护基地,每年组织开展相关培训班2次,有效培育了西兴竹编灯笼编制类传承人20人。至2017年6月底止,滨江区还拥有西兴祝福、西兴年规戏、西兴盘纽扣、西兴编制挑花带等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8项,在“非遗四进”(即进企业、进校园、进广场、进社区)活动中,普及人群达2万余人次。
持续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在大城北这片孕育了千年运河文化、百年工业文明的热土上,绘好新时代美丽画卷,规划是最重要的“起笔”。
记者们来到了位于运河边的“杭州大城北规划展示馆”,它是一座集规划展示、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
“大城北示范区,位于京杭运河沿岸和杭钢基地两大区块,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市运河集团相关负责人给大家讲解大城北核心示范区的建设情况,表示会继续充分挖掘运河文化遗产地的内涵价值,秉承“续运河文脉,树城市标杆”的使命精神,推动文化与艺术、科技的融合发展,打造杭州艺文融合科技的创新高地,引领带动大城北区域的发展,实现“工业锈带”向“文化绣带”的转型蝶变,不断擦亮大运河这个城市“金名片”。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正在加力加速推进中。”市运河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沈杨根详细介绍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综合保护成果和目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情况,介绍包括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等7项重点项目以及目前举办的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中国(杭州)新年祈福走运大会等五大品牌文化活动。
近年来,市运河集团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为例,通过“统筹规划、生态保护、项目抓手、文化引领、产业培育、运营前置”等方面创新理念,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经营,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文化性、公益性项目运营成本和收益平衡,实现国家文化公园可持续经营,并在2020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上喜获“2020年中国旅游集团融合创新发展十大案例”第二位。
接下来,杭州将继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着力打造国际运河文化示范城市,奋力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的“杭州样板”。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