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打造“窗口型”先进制造业基地

夏晶莹

2020年12月23日08:54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温州打造“窗口型”先进制造业基地

  打响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12月22日,温州发布《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聚焦“5+5”产业链,以国产替代为核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着力将温州打造成领先浙江全省、服务全国、接轨国际的“窗口型”先进制造业基地。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既关乎国计民生,又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今年以来,温州着手编制传统制造业产业链分布图、产业链全景图、缺链招商图及亿元以上企业清单、产业链风险清单等“三图两清单”,探索“链长制”政企协作创新攻坚模式,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和急用先行项目,构建产业联盟、产业链党建联盟、行业互帮互助联盟,加速重构产业链。

  围绕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提升出台行动方案,意味着包括“强链、补链、护链、建链、畅链”在内的一系列行动在温州全面铺开。根据方案,到2025年,全市“5+5”产业链核心领域基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安全备份系统,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形成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强链——

       产业链协同创新

       数字新基建撬动

  “卡脖子”难题如何破解?技能人才队伍如何壮大?传统制造业如何重塑?行动方案都给出了应对之策。

  据介绍,温州将以制造业基础再造强链,聚焦模具、电镀、铸造等基础配套产业链,建立“产业链—基础领域—企业—项目”一体化储备机制,吸引高端企业落户温州。

  以产业链协同创新强链,组织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和急用先行项目,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及应用。加快中国长城(温州)自主创新基地建设,构建国产化网络信息安全生态。认定培育一批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首台套产品。

  以制造方式现代化强链,加快传统制造业重塑步伐,每年组织实施千企智能化改造工程,全面开展规上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咨询诊断,深入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

  实施数字新基建强链,建设一批数字新基建项目,三年部署5G基站3万个以上。推进“5G+产业”融合应用,加快建设正泰集团、华峰新材料等一批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平台。

  补链——

  加快国产替代步伐

  建立补链延链项目库

  疫情期间,上游一个配套零部件断供导致下游无法开工的“惨痛”经历,让不少企业不禁发出“金链银链,不如产业链”的感慨。

  断链环节补上、薄弱环节做强,一场补链行动已经拉开。

  可替代技术产品供应链重组补链,加快国产替代步伐,实施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三色清单管理,推动龙头企业建立同准备份、降准备份机制,支持本地民营企业融入国内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备份系统。

  全球精准合作补链,聚焦产业链断链、缺失环节,建立补链延链项目库,深挖大数据智慧招商红利。编制重大产业紧缺人才目录,探索人才飞地建设,面向全球密集地柔性引进产业链缺链项目与人才。

  创新平台赋能补链,打造产业链高能级创新载体,支持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大学、肯恩大学、市系统流程装备科学院等面向“5+5”产业链建设若干实验室,鼓励头部企业领衔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护链——

  构建产业联盟

  加快数字化转型

  根据行动方案,温州还将实施产业联盟带动护链行动,强化企业梯度培育,做大做强世界一流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分类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优化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打造分行业产业联盟体系,推动龙头企业、冠军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关键技术掌控、股权并购等方式,引入强链补链企业,构建产业联盟。

  实施工业互联网建链行动,推动构建智慧互联的企业“内链”,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技术软件化,支持制造企业深度上云上平台。打通智慧协作的“外链”,加强电商平台对接,利用消费端数据驱动产业链上游生产制造,推动出口产业链有序向内销产业链切换。

  实施涉企服务平台畅链行动,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组织实施网络化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项目,组织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迭代升级政府涉企服务平台,加快“帮企云”“企业码”推广应用,推动涉企部门业务协同、公共数据开放。

(责编:艾宇韬、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