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 浙江各地主动防御全力保供

张丽玮、张帆、王丽玮、金忠耀、郭扬

2020年12月29日19:05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今天(12月29日),浙江省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寒潮警报:预计强寒潮天气即将自北而南影响全省,浙江省将有剧烈降温、大风、雨雪和严重冰冻天气。目前“霸王级”寒潮前锋已经抵达浙江,浙江中北地区地区已出现大风天气,气温开始下降。29-31日全省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达12~14℃,31日至2021年1月1日早晨最低气温全省大部地区-4~-7℃,其中山区-8~-11℃,有严重冰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寒潮防御工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防御强寒潮工作的紧急通知》;省防指召开专题会议会商研判,并于2020年12月28日18时启动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面对这一波寒潮来势汹汹,全省各地、各部门也已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行动了起来。

供电:迎战寒流 国网浙江电力部署迎峰度冬电力供应保障工作

“±800千伏锦苏线青山段线路、铁塔运行正常,导线搭接处发热现象。”12月28日,在特高压湖州廊道监测指挥中心,李龙正对着监控平台对无人机传输回来的画面进行分析,而在20公里以外,输电线路运维人员黄松林正在操控无人机对线路、铁塔进行全方位“体检”。

这是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积极应对低温寒潮天气,保障特高压廊道安全稳定运行的缩影。就在几天前,黄松林在一次无人机巡视时,发现了±800千伏锦苏线线路搭接处存在安全隐患,该公司第一时间编制方案,采用不停电的方式消除设备缺陷,为特高压线路安全度冬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电力工人正在检查线路。湖州供电供图

为了保障雨雪冰冻天气下特高压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国网湖州供电公司深化特高压湖州廊道监测指挥中心应用,积极构建以无人机、视频监控装置、个人单兵巡视装备为物联终端的立体化巡检网络体系,运用5G技术将图像画面及时传输到电网监控指挥中心,通过图像智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特高压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及时掌握线路运行状况。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特高压湖州廊道安装1080套图像视频在线装置、85套在线监测装置、15套微拍装置,实现了特高压通道全程可视化、状态全感知。

据悉,上午10时,国网浙江电力启动雨雪冰冻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单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研究防御和应对措施,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这次寒潮来势汹汹,国网浙江电力各单位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一起发力:从供给侧来说,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控,寒潮期间全网保持“全开机、全接线”运行,除抢修外不再安排常规输变电设备检修;从需求侧来说,保持外松内紧,对内做好随时启动需求响应和有序用电的精心准备。

出行:贮备物资应对强寒潮 多方联动保高速畅通

今天15时,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金华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金华管理中心”)启动“寒潮及雨雪冰冻天气”Ⅲ级应急响应,全面部署、深入检查、靠前指挥抗冰雪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24小时协调指挥和值班值守,为广大司乘提供更为安全畅通的道路通行环境。

据了解,金华管理中心管辖杭金衢金华段、金丽温金华段、东永高速、诸永高速金华段和建金高速等共计330公里高速公路,其中易结冰路段分别为杭金衢高速上溪至郑家坞段、建金高速兰溪北至杨村桥段和金华山隧道段、诸永高速怀鲁枢纽至枫树岭隧道段,以及马宅互通至双峰隧道段。

针对此次强寒潮来袭,金华管理中心快速启动冰雪灾害天气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建立健全协同作战和信息报送机制,迅速采取统筹机械设备调配、应急物资供给、“一路多方”联勤联动等有力措施,不断强化人员保障、设备保障、安全保障、道路保障、后勤保障,全面提供全方位的暖心服务,有效推进抗冰雪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目前,管理中心下辖杭金衢上溪驻点、金丽温武义驻点、建金马涧驻点、诸永高速歌山驻点等11个抗冰雪驻点的175名作业人员已全面进入‘战备’状态,19辆融雪剂撒布车、4辆吹雪车、17辆工具车、29辆推雪车也已调试完毕、整装待发,共计储备各类融雪剂1106吨。”浙江省交通集团金华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金卓华介绍说。

眼下,金华管理中心已不断加大道路巡查频次,实时关注动态天气变化,并运用覆盖管辖全路段的40个桥梁凝冰预警系统,做到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时刻应对最强寒潮的巨大挑战,进一步保障高速公路正常的通行秩序。

教育:排查安全隐患 确保师生安全

近两日(12月30日、31日)学校可以适当推迟上课时间,学生实行弹性上下学,对不具备上学条件的学生可以不到校,其他学生可以迟到校、早离校。雨雪冰冻期间取消通校生晚自修。今天,嘉兴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雨雪冰冻期间弹性上下学的通知》,让很多担心孩子冰冻天气出行安全的家长放下心来。

据悉,发布通知的不仅是嘉兴市教育局,今天下午,浙江省教育厅同样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做好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防范工作。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最强决心、最实举措、最优作风,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全面防范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和师生生命安全,确保师生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元旦假期。

全省各地各校要根据气象灾害预警等级和地方政府的要求,严格做好值班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值守的要求。值班人员要加强对校园设施、设备的巡查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坚决杜绝在校内使用明火取暖。要加强信息收集工作,及时掌握各地、各校的安全情况,发生重大校园安全事故或师生重大伤亡事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科学处置。

要做好应急准备,如校内道路出现积雪冰冻要采取铲除冰面、铺草垫等措施,做好学校主要通道的防滑工作;要加强安全检查,确保学校的校舍、设施、设备安全可靠,及时消除降雪、冰冻造成的安全隐患;要保障校车安全运营,校车运行前要进行认真的安全检查……

供水:提前部署 确保居民正常用水

为预防冰冻雨雪灾害天气对居民饮水带来不利影响,浙江省各地水利部门及自来水公司提前部署,将工作做在前面。

在丽水,市水利局于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供水保障和做好下一步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做好农饮水工程的低温防冻工作。

截至12月28日晚上7时,丽水市水利系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用水突发问题抢修电话,组建冰冻灾害防范抢险队伍132支共计564人,完成防护水厂数3221座,统管单位进岗到位人员及各乡镇街道、村委干部、网格员等共计1228人;应急物资准备充沛,已准备管道46500米,防寒毯500件、水表7200个及及各类有关配件共计187万元。一旦发生险情,一般险情可以在1至2小时内修复完毕,较大险情在4至6小时内完成抢修。

在宁海,早在12月25日,该县水务集团便紧急启动了《宁海县水务集团抗冻保供水应急预案》,以应对强冷空气影响。

宁海县水务集团对下属6座制水厂进行了全面地安全生产运行检查,不仅加强了对供水管网的全面监控和分析,还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对生产服务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分析与应急指挥,尽量减少低温天气对供水造成的影响。

为确保正常用水,建议市民采用以下防护措施:

彻底清理水表箱内的杂物(如有污水,请及时清理),对于裸露在外的用水设施,可以采用保温材料(如棉麻织物、塑料泡沫、旧棉衣等)进行包扎保暖;

气温低于0℃时,关闭邻近用水设施的门窗,保证室内温度高于0℃,夜晚可稍稍拧开水龙头,保持管内自来水流动,以防止夜间冻结,请用水桶等合适的储水器具接水,节约用水;

关闭所有水龙头,特别要注意放空热水器、太阳能、洗衣机等用水设施的水箱或管道内存水,以免对设施产生影响;

如用水设施冻结无法用水,可用电吹风烘吹,或用热毛巾包裹后慢慢用温水浇淋化冻,或者等气温升高后,用水也可自行恢复正常,切记不能用明火直接烘烤或用开水急烫,以免造成管道或者水表爆裂。

海事:避免事故险情 严阵以待,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受今年最强冷空气南下影响,29日傍晚至30日,宁波沿海海面将有9-11级大风,对船舶安全作业造成极大影响。为避免事故险情,保障通航安全,宁波海事局于27日15时发布寒潮大风预警,督促相关单位、船舶及早调整作业计划,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目前,海事部门已参照防抗台风要求提前布控,对辖区四类重点船舶、无动力船舶、长期停航船舶等重点船舶开展全面排摸,督促落实防风措施。辖区所有施工船舶已于29日12时前全部停工撤离避风,所有客渡运船舶已于29日下午全部停航停运。

此外,海事部门已全面部署应急力量,应急船艇、应急人员全部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并通过政务窗口、巡航、微信、电话、VHF播发等方式发布安全信息,提醒相关部门、航运企业、水上施工单位及有关船舶密切关注寒潮大风动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执法人员在辖区航道、锚地、施工作业区等重点水域现场巡航巡查。戴海智 摄

台州各海事处密切关注强寒潮期间天气变化动态,第一时间通过短信、电话、VHF等方式及时发布气象和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单位及早采取大风防范措施;温岭市海上搜救中心高频不间断广播告知辖区锚泊及过往船舶。

此外,台州海事部门通过多方联动,确保重点水域安全。联合渔政部门,对大量返港避风的渔船进行指引,有效清除进出港航道,确保船舶正常通航秩序;加强重点水工水域管控,对华电玉环1号海上风电场工程、灵门千吨级货运码头工程、西沙门大桥工程三处施工水域开展电话核查,并及时与项目部、指挥部进行沟通,要求其尽快调整施工计划,落实寒潮避风措施。

截止29日1500时,台州参与风电施工的20条船舶、152名施工作业人员已安全返回温岭石塘避风。

(责编:张丽玮、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