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苗疆的早晨》首播 一起听时代楷模陈立群的支教故事

沈听雨

2020年12月30日16:00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广播剧《苗疆的早晨》首播 一起听时代楷模陈立群的支教故事

12月29日,根据“时代楷模”陈立群事迹创作的三集广播连续剧《苗疆的早晨》在杭州举行首播仪式,陈立群本人出席了仪式。该广播剧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贵州广播电视台等联合出品,由FM93浙江交通之声承制。

《苗疆的早晨》根据陈立群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江民族中学义务支教五年的事迹创作。2016年,年届六旬的陈立群从杭州学军中学退休后,婉拒了杭州多所民办教育机构的聘请,辞别90岁高龄的老母亲,投身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台江民族中学的支教工作。他接手的是一个食堂宿舍破败拥挤、学风教风散漫、教学质量垫底的学校。面对与东部发达地区迥然不同的各种困难,陈立群从随堂听课做起,通过立章建制,抓教学质量提升;用个人积蓄设立“奖教金”勉励优秀教师;解决学生困难,挽留出走打工的学生;走遍全县,家访了解学生现状;组织社团活动与杭州学校互动,开阔学生眼界;通过励志树、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鼓励学生立志。

扶贫先扶志。在陈立群努力下,台江民族中学一年之内实现高考成绩历史性突破,辍学的学生少了,外出求学的生源回流了,苗寨乡亲重视教育了,陈立群用爱与责任在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教育脱贫之路。

《苗疆的早晨》每集时长为30分钟,全剧刻画展现了陈立群心有大爱、无私奉献、脚踏实地实践贫困地区教育、春风化雨感召师生和苗寨乡亲的形象。据悉,该剧历时13个月,剧本易稿达30次。正式录制后,乔琛、宋春丽、洪涛、季冠霖等也倾力加盟,录制过程也是反复打磨,精益求精,以“工匠精神”锻造精品力作。

此外,该剧的音乐也极富特色,采用了贵州当地民歌和《送别》变奏的双主题结构。全剧大量应用了民歌、芦笙、木鼓,富有浓郁贵州苗族特色,同时还加上了中国爱乐乐团副首席刘睿小提琴的深情演绎。该剧音效同样真实,细节丰富。陈立群拦车劝学生回学校读书、陈立群爬山过河去家访等剧情,都采用了台江民族中学现场声音实录和演播现场拟音相结合的形式,将或紧张、或艰苦、或欢快的气氛生动烘托。而陈立群看喷泉时和母亲谈支教、和老师们吃红薯等剧情,则采用了现场拟音,使角色动作更连贯真实。

12月29日起,该剧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FM93浙江交通之声、喜马拉雅FM等平台同步上线播出。

(责编:张丽玮、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