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能否向“无痛手术”靠拢?

风云

2021年01月07日08:46  来源:绍兴日报
 
原标题:道路建设能否向“无痛手术”靠拢?

  “道路周边环境变好了,破损的机动车道、人行道也铺平了,附近还添置了许多醒目的警示牌和围挡,看着挺清爽!”居住在绍兴越城区天工华庭小区的市民陈先生,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329国道(中兴大道至丁港直路段),最近附近路面的变化让他颇有感慨。

  市民感受到的变化,源于绍兴不久前集中开展的市区道路环境整治行动。由市综合执法局牵头,联合公安、交通运输、建设等单位开展的此次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三区智慧快速路、高速公路、高铁、轨道交通、高铁北站TOD综合体等建设项目工地以及周边通行区域。通过规范道路施工管理、扬尘管控、坑洞修复、交通疏导和绿化养护等措施,由点及面开展集中攻坚综合整治,及时消除路面病害,改善市民行车舒适性和出行便利性。

  道路建设施工,几乎天然伴随着周边环境的“脏乱差”“破缺旧”“拥堵塞”。客观而言,道路建设往往工程量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无论是道路改造本身的上架梁、下挖道,“开膛破肚”,还是工程建设必需的工程车进出,以及所牵涉到的线路改道、绿化迁移等,都会对原有道路周边生态带来根本性改变,有“阵痛期”也就在所难免。同时也应看到,这种种乱象的滋生,与施工方的粗放管理甚至是野蛮施工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部分施工单位早已习惯性地将环境脏乱、道路破损、交通拥堵视为工程建设的“副产品”,认为“买一送一”名正言顺,于是对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对工程车、渣土车缺乏必要的管理,过程管理缺乏严密的程序,由此进一步加剧了“行路难”,甚至让“阵痛”变成“长痛”,让短期后果变成次生灾害。

  “暂时的不便,将换来长久的畅通。”“您的理解和体谅,是对城市建设的最大支持。”这些施工方在道路建设施工现场设置的标语,总能让市民大都抱着“忍一忍”的心理,在畅想美好未来的日复一日中,默默承受颠簸、拥堵与尘土飞扬。但反过来,如果施工方能最大限度地正视交通参与人的利益,体谅他们出行的苦处,则完全可以助益整个交通环境的改善。比如在施工区域增设围挡,减少施工对过往车辆形成的困扰;增设喷淋设施,减少扬尘;加强巡检,发现坑洞第一时间填平,等等。这些工作,既是施工方该尽的责任与义务,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精力,不至于拖延工程进度。这次综合整治行动甫一开展,就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也从一个侧面印证,只要责任落实,“阵痛”完全可以不那么痛。

  无论是近几年的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迎亚运相关交通配套设施建设,还是今后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可以预见,绍兴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仍然处于道路建设的高峰期。让建设过程中的“阵痛”不再那么明显、持久,迫切需要施工方增强责任意识,做到施工区域内与区域外协同管理,抓工程建设进度与抓周边环境保护协同推进,握好“手术刀”,精细化谋划、施行。同时,各监管部门也要及时跟进,精准出击,加强施工前中后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少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中梗阻”“盲肠炎”,努力营造更安全、有序、便捷的出行环境。

(责编:艾宇韬、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