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跨区域河流如何实现协同治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自2012年实施以来,以经济手段调动各方生态保护积极性,激励上下游协同治理水污染、共同守护生态环境。试点以来,新安江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从新安江探索出的合作路径,正扩展到更广阔和更综合的生态领域。
一江碧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
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的新安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为杭州的重要水源地千岛湖提供了60%以上的入湖水量。2012年,财政部、原环保部等有关部委在新安江流域启动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设置补偿基金每年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3亿元、皖浙两省各出资1亿元。如果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浙江就拨付给安徽1亿元,否则相反。
试点以来,流域总体水质为优并稳定向好,跨省界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千岛湖水质实现同步改善。新安江流域湿地保护率达62.8%,黄山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背后,上下游地区为保护水质和生态环境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推行网箱退养,发展绿色生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山市徽州区石川村靠近丰乐湖,村民多是渔民。王顺喜曾是石川村村主任,刚上任不久,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启动,第一步就是网箱退养。那时,王顺喜所在的村民组50多户人家中,网箱养鱼的有32户。
网箱养殖,对水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为保护水生态,拆除网箱,势在必行。
“拆了网箱,我们怎么生活?”一些村民不同意,这可难坏了王顺喜。他一边了解村民意见,一边了解相关政策,往返于村子和镇政府之间多次,挨家挨户做工作,村民们终于全部接受了补偿方案:网箱按面积补偿,各种鱼按一定价格回收。
补偿网箱退养的资金,来自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这笔资金,也成为许多村民的转产启动资金。
拿到自己家网箱退养补偿的6万多元,王顺喜盘算:不如办个农家乐,补偿金刚好用来装修。如今,丰乐湖畔的两层小楼房里,王顺喜一家的农家乐办得红红火火。清澈干净的河水,原汁原味的农家菜,吸引了不少游客。“现在年收入达到了二三十万元,是以前网箱养鱼的20多倍。”他说。
为帮助渔民“退得下,稳得住”,当地还组织了油茶、香榧、茶叶、中药材等种植技能培训,引导农户转换产业。
除了转产,传统产业也在探索绿色转型。
黄山盛产茶叶。山里人家,房前屋后,总有几株茶树。漫山遍野的茶园,郁郁葱葱。
程智成今年52岁了,从打理自家的六七亩茶园,到负责一个1200多亩生态茶园,他和茶叶打了半辈子交道。老程说:“去年我们进行了新尝试,用上可粘虫黄板!黏性强,效果好,最重要的是环保。”
黄山的茶园大部分在新安江流域内。过去有的茶园使用化学农药,药效虽好,但农残超标。“雨水会夹带着农药往新安江里流,给水质造成影响。”程智成表示,他打理的这片生态茶园,现在使用生物农药、太阳能杀虫灯、粘虫黄板等,从源头上保护好新安江。
持续改善水质,树立环保意识
产业转型,是生态保护的第一步。要保持水生态,清理环境垃圾也是关键一环。
江水中,一艘小船格外引人注目。3米多的长杆,细密的网兜,长杆主人站在船上用力一伸,网兜准确罩住了漂浮物。拉上来一倒,网住的有时是生活垃圾,有时是水草。这样的动作,一天要重复成百上千次。这就是新安江河面打捞人员钱洪福的日常。
作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关键一环,黄山市政府通过招标,将河面打捞和垃圾转运工作交给中环洁环境有限公司负责。支付给中环洁公司的钱,除区县自行付费外,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也给予了补助。
钱洪福已从事河面打捞工作7年。谈起7年来新安江水质的变化,他感触很深。“以前我最怕下雨。一下雨,就涨水,河面上塑料袋、玻璃瓶,各种生活垃圾漂得到处都是。现在垃圾一年比一年少,捞上来的多是水草和枝叶。”
及时、全面地打捞河面垃圾只能治标,要想彻底改善新安江水质,还得从思想抓起。为了树立流域居民的环保意识,生态美超市应运而生。
这天刚一大早,徽州区潜口村村民孙玉仙便拎着两个大袋子往村里赶,时不时还望向路边的绿化带。原来,村里开了个进行垃圾回收的生态美超市,鼓励村民拿着矿泉水瓶、塑料袋等垃圾,来这兑换食盐、肥皂等生活日用品。
“这是个好事儿!”孙玉仙兴奋地说道。她是生态美超市的常客,一年兑换了40多次垃圾,被评为全镇“生态之星”。出门散步时,她都拎着塑料袋,走在路上看到垃圾就习惯性地捡起来放进塑料袋里。村子里,家家户户也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如今,平均每个生态美超市收集垃圾的效率相当于3名农村保洁员。
守护绿色源头,拓展合作空间
一大早,黄山市环境监测站的3名工作人员匆匆往街口断面赶。街口断面,也是皖浙两省的跨界断面。从监测站出发,70多公里路程,几乎都是山路,几百个弯道,开车花了两个多小时。
第二天,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舒了一口气:数据稳定,接近Ⅰ类水标准!这样的结果,扫去了奔波的辛劳,也不枉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以来多年的努力。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浙皖两省推进合作,创新开展了上下游联合水质监测、联合垃圾打捞、联合执法应急等跨区域联动机制,有力促进了两地的治水合作。按照街口断面水质监测情况,根据第三轮协议,浙江省2019年先行拨付安徽省1亿元,并与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协商对接,谋划第四轮协议合作和考核内容。在货币补偿的基础上,还探索多元化的补偿方式,推进杭州市与黄山市加强合作。
黄山市也持续深化与杭州市多层面的合作,推动生态环境共治、交通互联互通、旅游深度合作、产业联动协作等领域协同发展,与杭州市共同开展黄杭绿色产业带等课题研究,推进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杭黄绿色产业园、杭衢黄旅游线、杭临绩高铁等项目同时在加快落地。
从新安江探索出的合作路径,正扩展到更广阔和更综合的生态领域。浙江省内已有35对38个县(市、区)签订了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安徽签订跨界水域联防联控协议29份,其中与苏浙签订12份。
“新安江实践”还在森林、湿地、耕地、空气等领域推广。安徽依据各市PM2.5和PM10平均浓度季度同比变化情况实施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2019年,安徽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16%,淮南等三市生态赔付343.5万元,其余13市获得补偿2000多万元。
在其他省份,粤桂九洲江、闽粤汀江—韩江、赣粤东江等多个跨省份流域也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地表水一度降至劣Ⅴ类的九洲江,2015年建立跨地区生态补偿试点,如今九洲江跨省区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清净澄澈的新安江,展现着上下游协作保护生态的成果,也承载着未来跨省份合作、共同呵护江河流域生态的更多可能。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3日 第 07 版)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