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系列报道①

城乡牵手 山海联结 东西携手 浙江打造共同富裕样本

王丽玮、商叶儿

2021年01月18日20:12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当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公司享受退税政策时,台州农创客茹秋凯通过创业担保贷款获取了资金;当城市居民王小青享受大医院医疗资源时,村民王建国也在乡镇卫生院完成了一场小手术;当浙江平阳县中心小学的林心茹正在听名师讲课时,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民族中学索项加也在接受名师教育……

这是浙江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一个个生动画面。近年来,通过城乡统筹、山海协作,浙江已成为全国省区农民收入最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区域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浙江的“致富经”也向西部“输出”,中西部对口扶贫地区农民和浙江人民一起,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统筹城与乡

2003年,“八八战略”在浙江落地生根,其中提出,要发挥协调发展优势,为城乡共荣夯实基础。此后,浙江陆续实施了“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让民富景美渐成乡村标识。

城乡共富,产业是基础。2018年,浙江推出投资额超5000亿元的重点项目清单,省市县三级分别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储备库,优化乡村营商环境,推动多路资金投向乡村。

建设特色农业强镇、壮大农村电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浙江多举措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今年疫情期间,浙江启动浙江在线“扶贫助农”专栏、网上农博“扶贫产品馆”、丰收购“扶贫产品专区”,为低收入农户开辟网上增收渠道。

城乡共富,人才是保障。近年来,浙江深挖乡村人才“蓄水池”,通过推动“两进两回”行动,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计划、“千名引领、万名培育”农创客发展工程等,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素质过硬的“乡村工匠”。

 90后农创客唐平冬查看鸡脚上的智能溯源脚环。温州宣传部供图

今年疫情期间,泰顺“跑步鸡”在抖音上热销,一个月就卖出了1.5万只。90后农创客唐平冬2016年大学毕业后返回乡村,创立了“跑步鸡”项目,将数字技术融入畜牧养殖,产品一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热烈欢迎。

城乡共富,服务要共享。“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拍CT做检查,甚至还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诊断,比原先方便多了!”说起镇卫生院,浙江德清钟管镇来看病的市民们纷纷为医院点赞。自医共体建设以来,“专家跑”代替“病人跑”,简单的小手术在当地门诊即可完成。

不止医疗资源,如今在浙江,所有行政村道路都已实现硬化并开通了客运班车;4G网络、通邮覆盖所有乡镇、行政村;所有县(市、区)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这些都是城乡均衡发展的缩影。2019年浙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达98.7%,八大领域均等化实现度全部达标。

联结“山”与“

统筹发展不仅在于城乡,还在于“山”与“海”。2002年,浙江印发《关于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帮助省内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自此开启了“山”呼“海”应的全新探索。十余年来,“山”“海”携手的成绩单也愈发亮眼。

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将舟山海岛与内陆连为一体。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团成立,港口一体化取得重大突破。“义甬舟”大通道的打通,将沿海港口、海岛和浙中内陆山区连接起来,形成了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走廊……经过十多年发展,浙江建成了一大批海陆基础设施,不但实现了陆海一体化以及浙中山区—沿海港口的互为联通,还主动与长三角一体化接轨,对外辐射“一带一路”。

“通过丽水无水港海铁联运出口,一年可为我们节约陆路物流成本70多万元。原来出口货物从提箱到完成装箱,需要10多个小时,如今1个小时就能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为我们合理安排生产、装箱出运及库存管理提供了便利。”纳爱斯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景宁—温岭“飞地共建”项目签约仪式。景宁宣传部供图

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也是“山海协作”的题中之义。2017年6月,平湖和青田两市县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探索“飞地经济”,青田县265个经济薄弱村抱团参与“飞地”投资,经营收入年均可增加5万余元。同时,各区域还依靠科技创新,消弭地区差异,人才不断“上山下乡”,仅台州市2018年就引进乡贤1.3万名,带动落实项目5200个,涉及资金160亿元。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实践,浙江已逐步形成一套地区创新发展模式,构成了以海引陆、以陆促海、陆海统筹、海陆联动的总体发展格局。如今,加快发展地区已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携手“东”与“西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18年以来,浙江累计向对口帮扶的四川、贵州、湖北、吉林四省80个贫困县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01.50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857个。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树上挂的,只要适合当地的产业,我们都帮助发展。”省对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2018年以来,浙江持续强化东西部产业协作,因地制宜立体式发展种养殖业,猪、牛、羊、茭白以及杨梅等产业纷纷在对口帮扶地区落地见效。

 5000余头湖羊踏上援川路。沈勇强摄

2020年6月,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双林镇、善琏镇三个乡镇精心挑选的5000余头湖羊踏上援川路,“待湖羊产崽后,将把羊崽分发至各村,让当地群众通过养羊增收致富。”南浔区在广安区农业农村局挂职的干部张开荣说。

在产业合作的基础上,与对口帮扶地区合作共建的扶贫协作产业园、“飞地”产业园拔地而起,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合作的新样本。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近三年来,浙江已有200余名党政干部、7700余名专技人才背上行囊,不远千里对口帮扶四川、贵州、湖北、吉林四省。通过组团帮扶、技能提升,对口帮扶地区的教育、医疗、农业、科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全国名校长”陈立群到来之后,曾经出了名的“差校”台江民中,面貌焕然一新。据悉,截至目前,浙江已构建起“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格局,超过1700所学校参与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东西部教育帮扶实效。

临浙江之北眷,壮沧海之宏流。进入新发展阶段,浙江将对标“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努力走出一条有浙江特点的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之路。

(责编:王丽玮、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