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溪是温州苍南一条典型的山区性河道,自福建省福鼎市分水关村发源,向东流向浙江省内,而后与右侧松山、左侧木寨山的坑涧以及小沿溪、仙堂溪汇合,在桥墩镇后隆村注入横阳支江,全长9.07公里。其上游山高坡陡,河道比降大,支流呈树枝状汇入干流,遭遇大暴雨时洪水迅速汇聚,形成高洪峰,汹涌而下。而中下游是人口、经济聚集的平原,地势平坦低洼、河道比降平缓,宣泄洪水能力差,极易发生洪涝灾害。近年来,水利部门对平水溪开展了小流域治理,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给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有力保障。
源出浙闽分水关
笔者日前探寻平水溪源头,看到源头之水自分水关防御墙墙根迸出,墙的这边是浙江,墙的那边是福建。由于源头之水东西分流,各入一省,含义独特,所以各朝代方志都会着重记上一笔。明代弘治《温州府志》记载:“分水山……与松山连,泉发岭上,东西分派,以限闽浙……自福建来者,困于陟岭,至此山下,地名平水,始通舟楫,以达前(钱)仓”。民国《平阳县志》有类似的描述:“分水山……与松山相连,泉出陇上,东西分流,以限闽浙。五代吴越战守于此。其岭曰分水岭,水名平水溪……山腰凹处为关,曰分水关”。
更有文人墨客,路过分水关,见一水分二省,总是难以抑制感慨而吟诗作赋。南宋绍兴进士黄公度在分水关留诗云:“呜咽泉流万仞峰,断肠从此各西东。谁知不作多时别,依旧相逢沧海中”。清代“盘江逋客”路过分水关同样吟诗一首:“一道泉分两道泉,层层松栝翠参天。鹧鸪声里山无数,合向谁家草阁眠”。
分水关作为浙闽两省关隘,苍南、福鼎、泰顺三县通衢,既是商贸要道,也是封建割据的天险。发生在平水溪发源地的第一场战事,当是明代《弘治温州府志》记载的南朝陈后主至德元年(583),丰州(福州)刺史章大宝反叛,率兵攻打分水岭,永嘉内史毛喜遣兵御之。清代平阳诗人张綦毋《船屯渔唱》第十一首引用这场战事为典故:“界破瓯闽万叠烟,分流一派到关前。莫忘东晋关山险,曾记兵过至德年”。
而据清代乾隆《温州府志》及光绪《泰顺分疆录》等文献记载,发生在分水关的最悲壮的一场战争,应该算是宋景炎二年(1277),元军南下,瑞安、平阳失守,宋行军司马陈自中随秀王赵与檡入闽,提兵拒守分水关,阻击南侵元军十余日,守关将士的血,顺水流染红了平水溪。奈何大宋气数已尽,“食尽援絶,军帅欲降之”。陈自中“不从,朝服南向,再拜而死”。
而后几百年间,分水关更是战事不断,平水溪见证了历史兴衰。
得名治水古圣贤
平水溪干流水源虽在福建省,但河道全线在苍南县桥墩镇境内,流经的区域古名“平水里”,因而得名平水溪。“平水”二字含“平治水土”之义,据明代史学家宋濂所撰《温州横山仁济庙碑》及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此名来自西晋横阳治水英雄周凯,治理开发古温州沿海平原,持续十年之久,永康元年(300),一场“飓风海溢”袭击古温州沿海,周凯奋起抗击,最终英勇赴难。
为纪念他的功绩,邑长命名他的故里叫“平水”,即是现在的苍南县桥墩镇,平水溪也因此而得名。而平水溪沿岸至今留存着周凯古墓遗址,千年来百姓祭拜不断,详见温州日报风土版2019年10月9日《周凯:温州治水第一人》,10月30日《纪念治水先驱,承载水利情怀——苍南修缮桥墩平水古道》,2020年6月1日《横阳支江的前世今生》。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平水溪沿岸不同地段的村庄,对各自的河段有了不同的叫法,上游叫砰溪、下游叫官溪,中游叫桂兰溪,但水利专业部门,依然延续着17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一直沿用平水溪的名称。
通闽水路起止点
从明代弘治《温州府志》记载“地名平水,始通舟楫,以达前(钱)仓”可以看出,平水溪是古代钱仓经分水关至福建桐山水路的起止点。
古代浙江经分水关进入福建的路有两条,一条是陆路,《温州市交通志》记之为南港古道,不同的朝代,途经的地点各有不同;另一条则是水路,自平阳钱仓乘船,经横阳江南港(今称横阳支江)候潮而上,到达上游平水溪上岸,然后登山过分水关。这样的乘舟行进线路至少持续到清代后期。
清光绪《泰顺分疆录》记载:分水山“山左为平阳,右为福鼎,前为松山,后为八都诸村,山腰凹处为关……山下村名平水,达萧家渡,可通舟楫”。而后,随着地势的变化,《苍南县水利志》记载“建国前,横阳支江与鳌江直通,东海潮汐到达桥墩平水溪口,从鳌江候潮乘船可直达灵溪”。这一记载,说明了民国期间,潮水虽然还能涨到桥墩平水溪口,但乘船只能到达灵溪。如今平水溪的地形地貌,已经很难想象古代舟楫塞港的景象。
我们只能在古人的诗词中感受古平水溪宽阔的水面,优美的景观。宋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知海盐县林仰由闽及浙,翻越重重山岭,至分水关,正值夜雨初晴,晨烟缭绕,乡野之中充满蓬勃的生机,忽然看到山下平水溪有渡口,可假舟楫前行,一路的辛苦顿时无存,脚步便不由自主地轻快起来,喜悦之情涌上心头,便以平水溪右岸巍峨的松山为题,欣然写下了《松山》一诗:“梯尽瓯闽万叠山,山中喜见浙中天。好抛灵运崎岖屐,直上林宗散诞船。旷野夜收桑柘雨,平湖晓浸芰荷烟。宦游惯作东吴客,相望何人立水边。”诗人眼中的平水溪水面开阔犹如湖泊,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遐想。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铺开的当前,我们有必要深入挖掘平水溪的历史典故、人文遗迹,推动水利、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